大陸首座跨海高鐵橋全橋貫通
【本報綜合報導】日前,隨著最後25.4立方米混凝土澆築完成,大陸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福廈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成功實現全橋貫通,福廈高鐵向2023年通車目標又邁進一步。
新建福州至廈門高速鐵路(簡稱「福廈高鐵」)是大陸首條跨海高鐵,位於福建省沿海地區,北起福州市,南至廈門市和漳州市,正線全長277.42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第6標段為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標段,路線起於泉州台商投資區,跨越泉州灣進入晉江市,全長27.455公里。其中,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泉州灣跨海大橋全長20.287公里,海上橋樑長8.96公里。
疊加了高鐵施工和海上作業的雙重難度,福廈高鐵泉州灣跨海大橋的施工可謂難上加難。為此,項目部採用了多種先進工藝、創新工藝。據瞭解,跨越泉州灣的主橋長800米、主跨400米,為雙塔雙索面鋼混結合梁半漂浮體系斜拉橋,主梁為鋼箱梁形式,由77個節段組成,採用分節懸臂吊裝,先邊跨、後中跨合龍總體施工工藝,已於今年8月初實現毫米級高精度合龍;引橋長19公里,結構類型多,施工工藝複雜,其中海上連續剛構及T構共37聯,全部採用現場澆築工藝。
據中交二航局項目常務副經理劉福星介紹,海上連續梁施工高峰期投入掛籃70對同步施工,面臨戰線長,組織協調難度大、海上高空作業安全高等一系列挑戰。為此項目團隊專門成立掛籃安全管理架子隊,全面負責掛籃拼裝、預壓、行走安全檢查及掛籃拆除、轉場、維護等工作,同時科學制定掛籃施工標準化實施流程,使施工組織更加安全合理高效,保證了連續梁施工的順利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大橋深水區引橋採用了多聯無支座3×70米連續剛構,共21聯,該形式在大陸鐵路施工中尚屬首次。據中交二航局項目總工翁方文介紹,該連續剛構結構形式新穎,施工工藝複雜,為此項目團隊多次進行方案討論、工藝細化,研發了「多聯無支座交接墩主梁掛籃懸臂澆築施工技術」,即依靠「掛籃」的移動,實現橋樑的空中「生長」,解決了傳統支架現澆施工方法中支架搭設難度大且工程量大的施工難題,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及工效,此次澆築的合龍段即為該形式。為保障長2米、重64噸的合龍段澆築的微膨脹混凝土初凝強度符合質量要求,項目團隊選擇在低溫的夜間時段進行澆築,最終順利完成合龍施工。
合龍後的跨海高鐵大橋與相距85米的跨海高速大橋形成「雙龍臥波」的奇觀,在藍天碧海的映襯下十分壯觀,將成為泉州未來的一張新名片。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的全橋貫通,項目將全面進入無砟軌道施工,預計明年上半年可完成軌道施工。
福廈高鐵建成通車後,福州、廈門兩地將實現「一小時生活圈」,對推動福州、廈漳泉兩大都市區加速崛起成為福建發展主引擎,加快海西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作為京福高鐵的重要延伸,福廈高鐵建成後將使福建6地市實現「高鐵進京」,有效解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鐵路「瓶頸」制約問題,對促進福建快速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發揮沿海高速客運通道具有重要意義。
泉州開元寺 「桑蓮法界」結緣「海絲之路」
泉州開元寺是宋元時期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於唐垂拱二年(686年)創寺,經歷代興擴,主體格局定形於宋元時期。寺院坐北朝南,由中路主體建築群、東西兩路附屬組群及東西石塔等組成,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
1982年,泉州開元寺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古塔」郵票一套4枚,第二枚就是泉州開元寺鎮國塔。
在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後廊,有一對雕刻有印度教神話故事的石柱,柱上雕刻的圖案以毗濕奴及其化身的神話故事為主,配以八幅中國吉祥圖,有中國人喜歡的菊花、牡丹花等圖像,充分體現了中印文化在泉州這個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的相互融合、和諧共存。
前世傳奇 一對石塔高古至尊
講述人 黃明珍(泉州市海上絲綢之路申遺中心副研究員)
公元1250年,泉州開元寺內的東西兩座塔建成,至今為全國建築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對石塔,是中國的「四大名塔」之一。可以說,東西塔是宋代佛教石雕藝術的珍品。
泉州開元寺創建於唐武後垂拱二年(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原名「蓮花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為「開元寺」。位於中軸線上的大雄寶殿,因傳說建殿之時有紫雲蓋地,所以又叫「紫雲大殿」。大殿上方巨匾上寫有「桑蓮法界」四個魏碑風格的大字,以應「桑開白蓮」之說。
關於開元寺,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記載,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產絲綢,開元寺這片地原是泉州富商黃守恭的桑樹園。傳說,一天,黃守恭夢見有一個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說等桑樹開白蓮花後就獻地結緣。幾天後,滿園桑樹果然都開出白蓮花,黃守恭深被無邊佛法所感動,果然把這片桑樹園捐獻出來。其實,黃守恭本來就是一位樂善好施的人,「桑開白蓮」之說乃是人們敬慕佛祖,附會而成,但這一神奇的傳說卻為泉州人民所津津樂道,世代相傳,因而開元寺也得了「桑蓮法界」的美稱。
作為唐初本地富商,黃守恭的經商理念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他認為,僅憑一己之力,發展始終有所限制,只有相互協商,互相幫助,才能達到商業上的共贏。黃守恭的豁達胸襟和遠見卓識,得到了當時泉州所有商業同行的尊敬。在他的帶動下,唐朝以後的泉州,絲綢業逐漸形成了分工明確的產業鏈,有人栽桑,有人養蠶,有人緙絲紡紗,每年有數十萬匹絲綢源源不斷銷往海外,泉州也逐漸發展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
在開元寺的後迴廊中央,有兩根雕刻精美、造型別緻的十六角形石柱,它們是古印度教石柱,曾被明末泉州名僧木庵稱為「石柱牡丹」。石柱的每個圓盤內分別雕刻有印度教古代神話故事圖案,配以中國古代傳統吉祥圖案及花草圖案。這些故事的主要內容,和印度著名史詩《羅摩衍那》有關。在大雄寶殿前的月台須彌座束腰處,有73尊印度教的獅身人面像青石浮雕,這在全國的寺廟裡也頗為罕見。
談及開元寺,就不得不提東西塔。位於開元寺內的東西塔,是開元寺的鎮寺之寶,也是古城泉州最具標誌性的地標。唐朝建寺時,最初建的是木塔,因為火災,宋朝重建時改為磚塔,後再改為現時的石塔。東塔名鎮國塔,高48米;西塔叫仁壽塔,高45米。
如此高的石塔,到底要用多少石頭奠基?用多少大石頭造塔身?傳說,當年造塔時用的石頭從西街排到泉州城郊,即現在泉州城東南的東海鎮法石村,所以這個地方叫「石頭街」。
在800年左右的歷史當中,東西塔經歷了颱風、地震、冰災等自然災害,依舊安然無恙,特別是西塔連大修都沒有過,就只有過幾次的小修。
東西塔各建五層,每層有飛簷,有樓閣;塔身八角形,四面開圓拱門,設佛龕,每層的拱門和龕互相調換;塔尾有一粒銅葫蘆,8個角有8條鏈和塔尖相連;每層塔角掛風鈴,整座塔共掛40個風鈴,風鈴隨風飄動,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塔身的浮雕石像,刻有武士、天王、金剛、羅漢,每座各80仙,造型生動,神態各異;塔底座的中部還有40幅青草石繪畫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