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專刊】牡丹花開紅色古村

文:唐頤

福鼎佳陽畬族鄉周山村,民間俗稱周佳山,是閩浙邊界聞名的「南國牡丹之鄉」。每逢人間四月天,牡丹花期如約而至,遊客如織,趕赴一場牡丹花會。
福鼎屬於南方較高溫高濕之地,牡丹難以如意生長,因而其他地方少見,但周山村卻是獨領風騷200多年,堪稱奇事。周山人對此解釋很自豪:因為周山的牡丹是皇帝賜予的,她必須忠實地在這裡年年開花。
周氏宗祠至今懸掛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御賜的「聖旨」匾,褒揚周山人氏周國鑌,官居洛陽候選州同「從政清廉,遵例急公,家教有方」云云。雖然聖旨裡沒有記述賜予洛陽牡丹的文字,但周山人口口相傳,御賜的牡丹是陪伴著聖旨而來的,所以,周氏後人將聖旨製成大匾懸掛宗祠正堂,將牡丹精心栽種在祠堂天井之中。從此,身披皇權光環的富貴之花,年年奉旨開花,花為粉紅色,花冠大如盤。她與聖旨皆為鎮祠之寶,一是鎮祠之匾,一是鎮祠之花。

村頭老樟樹(白榮敏 攝)

辛丑霜降季節,我與福鼎幾位文友再訪周山村,宗祠天井裡的牡丹花已進入落葉過冬狀態,枝條依然遒勁,充滿生機。老周告訴我們,她雖不是200多年前的那株神品,但幾經劫難,基因未改,得以傳承,也有二三十歲了,年年開花,光華絢爛,被尊為花王。說來奇特,宗祠門前的牡丹園,花開得也好,但前些年在山坡背面新種一片牡丹,卻不成功。我笑曰,花王威武矣!只有在她視野所及之處,才是牡丹花開萬紫千紅。
老周是周山村原黨支部書記,也是老村醫,年近古稀,村情自然爛熟於心。他引領我們走到村頭,觀瞻周山肇基始祖手植的老樟樹。老樟樹蒼勁挺拔,枝繁葉茂,樹身需五六人才能合抱,樹齡超過1000年,掛牌為福建省古樹名木。老周指著樹身一個小洞,說:「我六七歲時,能夠從樹洞鑽進鑽出,想不到老樟樹有著旺盛生命力,這一個甲子仍在生長,樹身越長越壯,樹洞越變越小,現在只能伸入一隻手臂了。」
周氏宗祠始建於明萬曆癸酉年(1573),歷代有修葺,屬中軸線對稱分佈的三進府宅結構,縱深70米,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有120根木柱,規模宏大,華麗精美,文物薈萃,古風悠悠。周氏宗祠於2002年入編福建省文化廳《八閩祠堂大全》,現為福鼎市級文保單位。祠堂大門前磚雕楹聯:「百世宗支繩汝南,千秋祖德仰佳山」,明確無誤告訴後人,周氏宗親溯源於中原。據周山家譜記載,該村肇基始祖系東周平王之後,於五代後晉天福三年(923),從河南遷徙而來,擇居天湖山下,因「其山之佳」,稱之「佳山」,又為周姓聚居之地,故又名「周佳山」。
徜徉周氏宗祠,8塊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吾輩認真品讀,有一個小小發現,令人更加興致盎然。8塊牌匾皆為清乾隆年間的文化遺產,除了乾隆皇帝「聖旨匾」外,還有7位高官名士題匾,蘊藏著豐富的信息。
如按時間順序排列,福寧府知府李拔題匾時間最早,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嘉獎周氏族人周佳隆「淳樸可風」。這4個字,也是對周山民風民情的高度評價。李拔應是福寧府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郡守,他主政閩東僅一年多時間,「修城垣、建橋道、築三壩、禁停棺、勸農桑、課書院、修府志」等等,官聲極好,堪稱「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楷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主持纂修的《福寧府志》,成為後人瞭解閩東歷史重要文本。

上東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紀念碑 白榮敏 攝

著名文臣、鴻臚寺少卿陳科捷於乾隆丙戊年(1766),根據乾隆皇帝口喻,特為周氏宗祠題贈「世德堂」匾。堂號本是一個宗族的標誌,周氏特有堂號「愛蓮堂」,早已名聲在外,此後周山又多了這麼一個勸善懲惡,激勵後人的堂號,難能可貴。
翰林院侍讀學士阿肅於乾隆三十三年,為自己門生周堇題贈「文元」匾。
刑部尚書孫希旦為浙江瑞安人,多次造訪周山,曾受托寫《福鼎周佳山族譜序》,並於乾隆四十八年題贈「瓜瓞綿綿」匾。
大理寺卿藍應元於乾隆四十九年,題贈「楷模多士」匾。
文華殿大學士蔡新於乾隆五十年,為自己門生周邦熏題贈「繩澤式茂」匾。
溫州知府張慎和題匾時間最遲,於乾隆五十七年,為國學生周錫朋之母王氏「大壽」題贈「賢助芳聲」。
乾隆皇帝執政60年,創造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而周氏祠堂8塊牌匾,跨度30多年,同樣證實了這個小山村的盛極時期,與王朝一脈相承,堪稱王朝「盛世」縮影。往事三百年,耐人尋味,令人慨歎唏噓。

牡丹花開(王婷婷 攝)

想起乾隆年間大學士紀曉嵐寫有一副對聯:「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我以為,這也是為周山人寫照。「以讀為進,學以教化,優則為仕」,周山人向來崇尚讀書,至今書卷味濃郁的「內書堂」和「外書堂」堂號猶存。到了國內第一次革命戰爭時期,有一個青年才俊在村裡念了幾年私塾,卻因父親病故承擔不起學費而輟學,只好到外地私塾當教師,做店員。這個青年才俊飽經磨難,見識世面,接受了馬列主義,走上革命道路。他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投身閩浙邊界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歷任中共瑞(安)平(陽)泰(順)縣委書記、平陽縣委書記、雲和縣委書記等職,因積勞成疾,突染重病,於1943年4月29日,不幸病逝於雲和縣一個小山村,年僅37歲。這位青年才俊的姓名:周建生。
而今,周建生烈士故居修繕完好,大門匾額新鐫刻「書籍林泉」4個大字,字跡雖新卻是祖輩遺存,昭示著家門文脈悠遠。佳陽畬族鄉黨委書記詹華壽說,修繕周建生烈士故居時,浙江雲和縣黨史部門很關心,還捐獻了一筆資金。他給我們講述了周建生與雲和縣的感人故事:
周建生1940年6月調任雲和縣委書記,「皖南事變」後,他組織領導「隱蔽精幹」工作和「反清鄉」鬥爭,並在下寮坑等偏僻山村籌建革命武裝,不幸病逝於沈莊村橫坑。那期間,革命形勢異常嚴峻,國民黨反動派三番五次前來「清剿」,為了保護周建生烈士遺體不被敵人破壞,當地地下黨員和群眾先後三次緊急轉移烈士遺體,易地安葬。沈莊人三遷墳墓護英靈的故事,至今仍在雲和縣廣為傳頌。周建生參加革命後曾化名「周天生」,說自己是「鼎周人」,因此,當地黨組織很長一段時間未能尋找到烈士後人。上世紀60年代,周建生的兒子寫信給曾任浙南遊擊縱隊司令員的龍躍,請求幫助尋找父親。龍躍任中共浙南特委書記期間,曾和戰友周建生一起到過周山村,自然瞭解戰友情況。在龍躍幫助下,雲和縣委終於弄清楚了,周天生即周建生;「鼎周」,是福鼎與周山村的合稱;中共雲和縣委第4任書記周建生,是閩浙邊界人。

周氏宗祠裡的御賜「聖旨」匾(林昌峰 攝)

周山村西北與浙江蒼南礬山鎮接壤,東北與蒼南馬站鎮為鄰,(蒼南縣上世紀80年代才從平陽縣析出設縣)。1933年,在閩東革命風暴推動下,閩浙邊界工農運動蓬勃興起,1935年6月,中共閩東特委在周佳山成立中共鼎平縣委。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紅軍挺進師進入鼎平地區後,鼎平縣委領導根據地建設,建立蘇維埃政權,開展土地革命鬥爭,那時期,革命形勢如火如荼。
而今,走進周山村,瞻仰紅色舊址,緬懷革命先烈,聆聽壯烈故事,已成為一種遊學方式。村口山坡上矗立一座花崗岩六角亭,亭內立碑,正面刻著「中共鼎平縣委員會舊址」,由葉飛同志親筆題寫。背面刻錄那一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歷史。紀念碑由福鼎縣委與蒼南縣委1995年共同樹立。
在周氏宗祠背後高坡上,上東區蘇維埃舊址只剩下一座地基。它在血雨腥風年代,被國民黨反動派焚燬,1995年福鼎縣委、縣政府立碑於此。
走進樸素簡約的「周山革命紀念館」,可以進一步瞭解到,這座傳統古村落如何發展成為閩浙邊界的「紅色堡壘」,粟裕、劉英、葉飛、龍躍等老一輩革命家如何出生入死,為信仰而戰。二樓牆壁上,靜靜地掛著一張革命烈士英名錄,周佳山24位革命烈士的身份和簡歷讓你過目不忘:紅軍戰士、游擊隊員、赤衛隊員、新四軍戰士、志願軍戰士,其中3位任過革命時期的縣委書記。烈士名錄第一位是周建生。
佇立池塘之畔,眺望新建的「周山革命紀念館」已經封頂,紅牆黛瓦,白框鑲邊,莊重大氣,屹立村口,與古香古色的周氏宗祠遙遙相望。這兩座周山村最好的建築,似乎共同守護著它們之間清且漣漪的「愛蓮池」和一壟壟來春綻放的牡丹花;似乎昭示著千年古村與紅色土地一脈相承,瓜瓞綿綿。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