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722 泉州刣獅(獅陣)發源于福建泉州,由宋至今,數百年來薪火相傳,遍佈於泉州市各地鄉村。獅陣幫助閩南人鑄就愛國愛家、愛拼敢贏的集體性格特質。明清時期,不少閩南民眾播遷落籍於東南亞各地以及台灣地區。東南亞迄今尚有“青獅陣”“武獅陣”,台灣地區遍佈“金獅陣”“宋江陣”等10餘種陣頭和200餘個“藝陣”組織,這些陣頭都與泉州獅陣同根同源。2021年,以石獅獅陣為代表的泉州刣獅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泉州刣獅(獅陣)是集兵戰陣法和武藝訓練于一體的傳統體育表演形式 演武形式於明末清初定型 泉州刣獅(獅陣)發端于宋代,是集兵戰陣法和武藝訓練于一體的傳統體育表演形式。在明代抗倭戰爭中,為保家衛國,閩南各地鄉村練武成風,名將俞大猷以太祖拳棒和兵戰陣法訓練軍民抗擊倭寇,所向披靡。這種兵戰陣法和武藝訓練是為“陣法武術”。至明末清初演化有二:一是套用《水滸傳》人物進行擺陣演武,稱為“宋江陣”;二是融入“殺獅技擊”,稱為“獅陣”。在反清複明的民族鬥爭中,天地會以“殺青獅”暗喻“殺清師”。“殺”者閩南方言為“刣”,故稱為“刣獅”或“獅陣”。有的地方的“宋江陣”也有舞獅,稱“宋江獅陣”。這些陣法演武形式在明末清初定型,是泉州武術發展的成熟階段和完備標誌,成為閩南各地武館普遍存在的傳統演武形式。 獅陣表演亮相2010年國際南少林武術大匯演 據石獅市文化館館長黃嘉介紹,泉州刣獅廣泛分佈于閩南各地鄉村,石獅市的盧厝、沙美、東園等鄉村的獅陣傳承發展至今,仍保持古樸齊整的陣法,是獅陣傳承的核心區。 由於地域廣闊,獅陣雖同出一宗,但因地理環境和師承不同又各有所尚。山區如永春縣、德化縣、安溪縣部分鄉村,有武術和刣獅,沒有集體陣法操演。而沿海大多數社區鄉村如鯉城區的富美、霞州、延陵,南安市的水頭、樸裡、桃源,晉江市的大梧塘、青陽、磁灶、金井等,則保留了較為古樸的獅陣。 熱鬧的鑼鼓聲給表演帶來很強的節奏感 1990年在泉州成立“國際五祖拳聯誼總會”,每年舉辦年會和武術大賽,發展至今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百餘個武術館社為會員單位。近10年來,各國及台灣地區武術團體多次組隊參加在泉州舉辦的“世界閩南文化節獅陣武術大匯演”,在石獅市舉辦的三屆“海峽兩岸獅陣大匯演”,增強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對中華傳統文化同根同源的認同感和民族歸屬感。 獅陣展現閩南人愛國愛家、愛拼敢贏的集體性格特質。(陳小陽 攝) 演武理念彰顯家國情懷 《泉州府志》記載“宋皇族南外宗正司徙泉”,傳入“宋太祖拳”和鬥陣演武形式。《東京夢華錄》記載:“表演時引百余人成行列,擊鑼者指呼,兩兩出陣格鬥。”這就是泉州獅陣沿襲的古老演武形式。據介紹,泉州獅陣的陣法操演主要有青龍陣、蝴蝶陣、蜈蚣陣、蛇蛻陣、藤牌陣、八卦陣、連環陣等10餘種擺繞陣法,有駐陣和戰陣四形,還有藤牌兵對陣實戰的“長短兵迭用法”。以“5人一組”或“10人一甲”為作戰單位,藤牌鏢刀在前抵擋,大斧拭刀鉤鐮槍在後,砍殺鉤刺,充分發揮集體協同殺敵的特點。在武術演練方面,其拳術有五祖拳,還有太祖拳、羅漢拳、猴拳、鶴拳等古樸傳統南拳;兵器有長兵、短兵、雙兵、軟兵,還有信手拈來皆為兵器的扁擔、鋤頭、雨傘等農具,應用器械達40餘種。對練有徒手對練和各種兵器盤打,有雙人對打和多人群打。 表演中亦有徒手對練和兵器盤打的展示 明清以來,“泉州刣獅”隨華人足跡遠播于港澳台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地,特別在台灣有註冊的“藝陣”組織就達200餘個,臺灣各高校設有民俗體育系,都有獅陣和“宋江陣”。東南亞各地亦有歷史悠久的華僑武術館社練武弄獅,至今尚有“青獅陣”“武獅陣”。 刣獅(獅陣)是陣法武術的“活化石” 泉州刣獅傳承至今仍保持古樸齊整的陣法(陳小陽 攝) 黃嘉稱,泉州刣獅(獅陣)保留了中國古代珍貴的十幾種陣法,是陣法武術的“活化石”。其演武理念是“練拳頭保自己、練獅陣顧鄉里”,彰顯家國情懷。獅陣幫助閩南人鑄就愛國愛家、愛拼敢贏的集體性格特質,隨著時代發展,這種家國情懷又轉化為建設家鄉、熱心公益的精神動力。而今,獅陣在節慶民俗慶典活動中,承載著驅邪祈福的美好願景,凝聚民眾團結力、向心力,對發展文旅事業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作者 吳拏雲/文 石獅市文化館/供圖(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