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人首蛇身、「月光寶盒」、豬鼻龍形……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廣漢市公佈了三星堆遺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數件造型奇特的青銅器體現了中國古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三星堆遺址位於中國四川省廣漢市,面積約12平方公里,最早被發現於20世紀20年代。1986年發現的1、2號「祭祀坑」,出土金杖、青銅人像、青銅神樹等珍貴文物上千件。迄今,三星堆遺址歷次考古出土的文物數量超過5萬件。
自2020年以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組成聯合考古隊,在1、2號「祭祀坑」旁邊,相繼發現、發掘了距今約三千年的3號至8號六個「祭祀坑」。截至目前,六個「祭祀坑」共出土編號文物近13000件,其中相對完整的文物3155件。
目前三星堆3、4號「祭祀坑」已結束野外發掘,5、6號「祭祀坑」正在開展埋藏文物的室內清理,此次公佈的新發現主要集中在7、8號「祭祀坑」。
考古工作者們清理了灰燼層、提取了象牙之後,最精彩的文物層顯露出來,青銅器、金器、玉器層層疊疊地堆滿了「祭祀坑」。
「過去的認知裏沒有這東西,一下就覺得這一定是前所未有的發現。」負責7號「祭祀坑」發掘的四川大學教授黎海超說,第一眼見到「月光寶盒」的時候,他非常震撼。
「月光寶盒」是黎海超給龜背形網格狀器起的別名,這件文物相當於一個裹著絲綢的精巧銅盒裏裝了一塊美玉。「銅盒」上下是對稱的龜背形網格狀青銅器,側邊「暗藏玄機」,一側類似合頁,還附帶了四個青銅龍頭把手和兩三根青銅「飄帶」,最讓人稱奇的是,這件青銅器裏還裝了一塊大小形狀相合的青綠色玉器,在燈光下反射出溫潤的光芒。肉眼不可見的還有附著在上面的絲綢。
「這件東西形態獨特、工藝精湛、設計巧妙,可以想見當時人們對它的珍視。」黎海超說。
此外,7號「祭祀坑」還發現了成捆的長條狀玉鑿、三孔玉璧形器、玉斧、玉瑗,銅頂璋龍形飾、小件的青銅鳳鳥、銅鈴等。
在7號「祭祀坑」鄰近的8號「祭祀坑」,三星堆典型的青銅人頭像目前就發現了近70件,比1986年發現的1、2號「祭祀坑」加起來數量還要多。除了今年初已經公佈的虎頭龍身的青銅像,考古學家還發現了金面罩銅頭像、頂尊蛇身銅人像、精妙複雜的銅神壇、「機器狗」一樣的銅巨型神獸、「裹裙坎肩大背頭」的銅立人像、銅豬鼻龍形器、銅戴象牙立人像、銅神殿形器蓋、石磬等,許多文物都是首次發現。
「文物造型非常複雜,充滿了想像力,反映出當時人們想像中的神仙世界,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多樣性和豐富性。」8號「祭祀坑」發掘負責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趙昊告訴記者,其中頂尊蛇身銅人像尤為奇特。
整件文物分為三部分,中間部分是一個人首蛇身、凸目獠牙、戴有牛角面具的銅人像,具有古蜀文明青銅人像的典型特徵,它的雙手撐在一個帶方座的青銅罍上,頭上還頂著一個硃砂彩繪觚形尊。
「方座銅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三種文化因素集合到同一件器物上,說明三星堆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說。
三星堆「祭祀坑」還發現了非常多的青銅龍,冉宏林認為,這些龍形文物,加上三星堆已經發現的玉璋、玉戈、玉琮,銅尊、銅罍等器物,在中國國內其他地區,尤其是中原地區、長江中游地區都能大量見到,是中華文明早期交流互融的實證。
「三星堆奇特的新發現是古蜀人豐富想像力和精湛手工業的完美結合。但其想像表現出的內心世界依然是中華文明『天人合一、萬物共生』的和諧理念,與中華其他區域文明對世界的想像高度一致。」冉宏林說。
考古學家們還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發現了竹子、蘆葦、大豆,以及可能被作為祭品的黃牛、野豬留下的「蹤跡」。
在8個「祭祀坑」周邊,考古學家還發現灰溝、建築基址以及小型祭祀坑,出土金器、有領銅瑗、跪坐石虎、跪坐石人、石琮、石璧、玉鑿、綠松石和象牙等珍貴文物。
據介紹,下一步考古學家們還將在祭祀區以外的區域,通過更多工作勾勒出整個三星堆古國的樣貌。
出土文物的保護修復也在進行中,佔地面積66畝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建設預計將於2023年完成,建成後公眾可以在博物館的「開放式」修復館裏與文物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