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俗話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作為歷史上的移民大省,千般滋味匯聚於此,這裡的人愛吃、會吃,傳統飲食的製作方法也成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各種陶制炊器、碳化稻穀,成為四川人自古便是「好吃嘴」的證據。川菜發展至今,經過移民潮帶來的口味融合以及歷代大廚的巧思創新,共擁有24種味型,講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風靡全國甚至全球,給人的印象卻常在「麻辣」。
成都川菜博物館的副館長張輝強對此頗有幾分無奈:「麻辣在川菜的基本味型中僅佔不到三分之一。」「不信你來我們博物館看一看就知道了。」他又補充道。
2007年,張輝強和師父一起創建了川菜博物館。兩位川菜大師在過去的職業生涯中,除了灶前「舞刀弄鏟」,最大愛好就是收集和川菜有關的文物和資料。
這既是個人愛好,也出於憂慮。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川菜中的烹飪技法,如「漲發技藝」「整料去骨」已經漸漸鮮有人使用,一些經典名菜如雞蒙葵菜、鍋貼腰片現在也很難在餐桌上見到。「我們收集了眾多菜譜文獻,就是想讓各個時期的川菜都有跡可循。」張輝強說。
如今,佔地40餘畝的博物館內收藏有器物、傢具、文獻等6000餘件和川菜文化相關的文物。2021年,川菜烹飪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張輝強對推廣川菜文化也有了更深的認識:「開餐館、做表演,‘送上門’的菜是很難讓人真正感受到川菜的魅力的,我們現在是讓遊客自己親自到博物館來做菜。」
遊客在參觀之餘,現場觀摩川菜的烹飪技法,親自體驗祭灶神、做菜。做一道急火短炒、一鍋成菜的糊辣荔枝味宮保雞丁,便離「五味調和,百味生香」的川菜文化內涵又近了一步。
「川菜是一個具有包容力和創造力的菜係,我相信只要技法背後的文化不消失,川菜不管何時都有勃勃生機。」張輝強說。
與川菜博物館相距不遠的四川省郫縣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廠區,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醬香,「川菜之魂」——豆瓣醬正在這裡生產。
明末清初,人們無意間發現在特殊情況下將發黴的胡豆瓣與辣椒拌食,滋味竟然奇佳。隨後郫縣人潛心鑽研豆瓣製作技藝,總結出「晴天曬,雨天蓋,白天翻,夜晚露」的傳統手工製作技藝。豆瓣醬的使用,讓川菜更加細緻多變,因此被譽為「川菜之魂」。2008年,豆瓣傳統制作技藝(郫縣豆瓣傳統制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廠內建起了亞洲最大的陽光曬場,用條池取代醬缸,用機器取代人工翻攪。隨著頂棚的自動開合,豆瓣曬日光、吸夜露,一口醇香百年不變。年產近4萬噸的豆瓣醬遠銷海內外,創造了高達4億元銷售額。
技術要進步,傳統也要保留。為了讓非遺傳承不斷代,豆瓣廠成立了非遺傳承人大師工作室,廠內還延續著傳統的「師徒制」,如今有各級傳承人20餘人。「各個生產環節也建立起了更加科學嚴格的標準,傳承也將變得更理論化系統化。」技術總監黃家全說,「我們的工匠精神也要不斷延續。」
工藝技術主管張駿是豆瓣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人,他感慨:「做醬20年,翻過的醬缸不計其數。」如今不再需要日日翻缸,像張駿這樣的「老資格」們也開始和年輕人一起,琢磨怎麼讓豆瓣走得更遠。
「現代家庭生活節奏都比較快,一整罐的豆瓣醬可能就不太適合他們了。」張駿說,「所以我們就做了像快餐店番茄醬包那樣的簡易小包裝,用起來很方便,賣得也很好。」
老醬缸不要丟,存一存還能搞旅遊。2020年,廠區內規劃了工業旅遊線路,遊客可以體驗豆瓣醬製作全過程。行走在懸於4000多口老醬缸上方的棧道,一覽眾「缸」小,吸一口三年陳醬的香氣,讓人直呼「上頭」。
川菜博大精深,正如四川這個地方一樣,高山峽谷、平原湖泊,高低起落,融入灶塘爐火裏,造就了百般滋味。
五味調和、煎炸烹炒,「舌尖上的非遺」傳承了味道和文化,也延續了根植於四川人內心的信念——吃,從來都是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