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愛拼敢贏韌勁足 激流勇進穩大盤

今年4月底,一趟滿載紙尿褲、鞋服等日用品的中歐班列從泉州東站駛向歐洲。“在家門口就能搭上便車出國,既省時又省錢,我們公司走了30個貨櫃。”在國際海運一櫃難求、運費高企的形勢下,泉州中歐班列於本土疫情結束後迅速恢復常態化運行,讓美佳爽(中國)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邱志強長舒了一口氣。
像這樣,擁有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製造業大盤的泉州正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精准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在助力經濟爬坡過坎中不斷釋放“穩”的力量。回望過去半年,泉州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傳承弘揚“晉江經驗”,不斷利用好泉州經濟底氣硬、韌性強、潛力足等優勢,全力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防風險,把經濟大盤牢牢穩在自己手中,再度詮釋了這座城市“愛拼敢贏”的精神特質。
高效統籌穩增長
前五個月外貿進出口總值超千億元
穩經濟就是“穩大局”。作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高效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泉州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和社會大局穩定,就是為全國全省穩住經濟大盤作出應有貢獻。
開年起步加速跑——泉州錨定發展思路:大力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發達、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歷史厚重、在外泉商和僑港澳台資源豐富等“三大比較優勢”,做好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兩篇文章”,實現當好全方位推進高质量發展超越主力軍“一個目標”。甫一開年,就在福建省率先出臺方案,力促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春節期間,又先後召開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動員大會,發佈支持民營經濟發展“1+1+13”政策“大禮包”,擂響项目攻堅2022及抓城建提品質、抓開放招商促项目落地、加快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1+3”專項行動戰鼓。
戴著口罩抓發展——面對3月份來勢洶洶的奧密克戎病毒,泉州市盡銳出戰,“快准嚴實細”防控,歷時40多天打贏疫情殲滅戰。其間,閉環生產的場景比比皆是:泉州、泉港兩級黨委政府成立服務專班,福建聯合石化公司1600名員工有序入住指定酒店、廠區及生活區,生產節奏沒有亂、步伐沒有停;晉江信泰公司將外宿員工遷回宿舍,各大產品線實現八到九成開機率;南安中泰(石井)石材集聚區內,輔料通過網格員無接觸式配送至各企業,共創“無疫工廠”……泉州市超七成、近4500家規上企業連續生產,石化、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等產業產能保持八成以上。
搶回時間補損失——疫散雲消,泉州以最短的時間追趕福建省步伐。擴大有效投資,突出開放招商、項目帶動,前五個月,泉州市工業投資完成361.20億元,增長26.0%,比上年同期提高26.9個百分點,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5個百分點。促進消費回暖,“愛泉州·大樂購”促消費暨泉州優品數字化工程系列活動送出福利,預計撬動泉州市消費300億元、帶動商品銷售1000億元。拓展外貿市場,中歐班列、海上巴士、水水中轉貨運通道暢通,兩個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中國第二大國際陸地港等紅利釋放。今年前5個月,泉州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03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
層層遞進穩主體
加快復工復產、滿工達產、增資擴產、提質強產
穩經濟關鍵“穩預期”。今年,泉州市圍繞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與新材料新能源、金融與新興產業、紡織鞋服、建材家居與工藝製品、裝備製造、食品飲料與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及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等“8+4”現代產業體系,一產一策一專班、一規劃一計畫一方案、一產業一平臺一園區一基金,全面加快強鏈延鏈補鏈擴鏈。泉州經濟發展根基穩固、未來可期,進一步提振了數量雄踞福建省設區市首位的泉州132萬戶市場主體信心,企業復工復產、滿工達產、增資擴產、提質強產之路越走越寬。
加快復工複產——針對物流難,創新推出“泉通行”APP,在國內率先開發貨運車輛電子通行碼;針對供應鏈配套難,開展“萬家企業手拉手”,搭好“企業供需協作信息對接平臺”,推動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產能對接超300億元。
加快滿工達產——結合“領導到一線、局長走基層、幹部下車間”“萬名幹部進萬企”活動,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開足馬力。其中,截至5月末,泉州市累計發放福建省前六期中小企業紓困專項資金4647筆,放貸規模達215.85億元,占福建省34.1%,居全省首位,有效緩解了疫情衝擊帶來的資金周轉困難。

加快增資擴產——根據龍頭和優質企業產能擴張、技術改造意願,分類引導企業建設數字生產線、智能車間和燈塔工廠,同時培育更多專精特新、單項冠軍和獨角獸企業,提升產業吸附力競爭力。其間,食品飲料與生物醫藥產業策劃生成增資擴產項目超50個,有望年度新增投資超26億元;全球首個日用陶瓷5G雲智慧工廠项目在德化啟動;永春美嶺水泥“日產4500噸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及配套12兆瓦餘熱發電系統”升級改造项目,通過產能置換,將對原生產線進行提檔升級……泉州市力爭全年新增數字化生產線超120條、企業“上雲上平臺”超1000家。

加快提質強產——堅持存量增量一起抓,既推動物理空間、生產工藝技術“雙改造、雙提升”,深化數字賦能、科技賦能、鏈條賦能、資本賦能、生態賦能,又瞄準產業上下游關鍵領域和核心環節,精准培育招引一批強鏈、建鏈、補鏈的優質項目。截至5月底,泉州市已累計簽約項目932個、投資總額6952.91億元。

多措並舉保就業
全省首發援企穩崗促就業十條措施

穩經濟必須“穩民心”。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對於製造業大市泉州而言,解決好就業,經濟大盤就有穩定的基石。

用真情拴心留人——黨委政府引導企業支付疫情停工期間工人工資,補貼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交菜巴”“抗疫流動農貿市場”“封控社區愛心廚房”將物美價廉的生活物資送到“家門口”;受疫情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或滯留的困難人員,最高可獲3000元臨時補助;企業同樣積極響應,福興集團總經理公開承諾“不裁員、不減薪”,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員工住宿水電費全免……一系列暖心之舉,讓200多萬名外來務工人員挺過疫情“倒春寒”。

全方位穩崗留工——各級各部門穿透兌現國務院33條、省48條和市69條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千方百計推動“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早在復工復產初期,泉州就在福建省率先發佈援企穩崗促就業十條措施,從社會保險費、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支援企業穩崗穩就業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銀”援助企業、惠及群眾。其中,對符合條件、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規上工業企業給予每人500元一次性穩就業獎補,已發放1000萬元。

逆週期招工引才——盯緊就業形勢風向標和人才流動新變化,泉州搶抓機遇,開展百場就業服務、百家企業勞務合作、百校百企對接的“三個百”招工引才活動,截至5月底,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會592場、新招聘7萬餘人。以最大誠意禮遇人才,6月9日,泉州重磅推出“湧泉”行動,拿出20條政策乾貨,與人才“港灣計畫”吸引高層次人才(團隊)25個方面47條政策措施無縫互補,吸引集聚天下英才湧入泉州。

高质量雙創示範——泉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濃郁,近年來,豐澤、晉江先後躋身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蹚出各具特色的雙創示範之路。在豐澤,泉州軟件園、海西電子信息產業育成基地、華僑大學(豐澤)創新創業園等園區林立,1家國家級、3家省級、6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及51家市級以上眾創空間遍佈,創新創業載體數量居泉州市前列。在晉江,安踏、恒安、勁霸、361°等近20家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加強創新協作,帶動近百家中小企業配套發展,推動43家企業進軍品牌供應鏈,培育出百鋒、懋達、百怡3家OEM標杆企業,有效推進大中小企業與雙創資源之間融通創新。放眼全市,已培育96家眾創空间(其中,國家級11家、省級59家),彙聚創客5632名,孵化出“雙創”企業1019家。致力打造青年人才創新創業首選地,泉州近期更是積極向高校畢業生、技工院校畢業生拋出“橄欖枝”:只要繳納社保3個月以上並落戶泉州,就可以享受1萬元的一次性生活補貼和每月不超過600元、最多24個月的社保補助。

守牢底線防風險
探索疫情防控平戰結合工作新機制

穩經濟更要“穩安全”。越是形勢複雜,越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努力把各類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才能為穩住經濟大盤創造良好環境。

織密疫情防控網——泉州及時總結汲取3月疫情經驗教訓,全鏈條梳理預警響應、核酸檢測、流調溯源、轉運隔離、社區管控、醫療救治、物資保障、交通檢疫、環境整治、民生訴求、輿論宣傳等11個環節平戰舉措,探索出超900萬人口城市常態化疫情防控應急機制,持續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擰緊生產安全閥——泉州推動國務院安委會15條硬措施落深落細,細化75項具體舉措,今年全面鋪開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專項行動,對所有企業實行“紅橙黃藍”分級分類精准監管,力爭泉州市5.2萬家企事業單位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全覆蓋。泉州市還把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作為“主戰場”,首批14個試點有望年底建成,從根本上解決本質安全問題。

保障社會更安定——泉州深入實施藍天、碧水、碧海、淨土工程,1—5月,泉州市生態環境质量總體保持優良,市區空氣達標天數比例99.3%,39個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94.9%。糧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有序,完成春收糧食作物面積14.27萬畝、糧食儲備規模50萬噸。用電用氣、食品安全等各領域風險有效防範,39個為民辦實事全面推進,讓群眾高品質美好生活更加有感。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眼下已步入今年下半場,泉州市上下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以“晉江經驗”提出20周年為契機,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更好結合,“泉州號”經濟巨輪將無懼風浪、行穩致遠!

作者 陈林森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