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52,187 蛙叫塘畔,蟬噪枝頭,又到了炎炎夏日。在享受現代科技、現代文明給我們帶來消暑降溫清涼的同時,禁不住想穿行文海字林,去看看古人又是如何“納涼”的。 泉州地處低緯度,東臨海洋,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天氣溫高,濕潤多雨。在這樣氣候條件下的閩南人,有著自己獨特的防暑降溫智慧,尤其是作為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天熱吃什麼,用什麼,怎麼住,不僅有來自海外的經驗傳遞,更是有著中原士族南渡後最前沿的文化時尚。一張竹床、一把蒲扇,讓閩南人在暑天依然能有一覺好眠;一件薯莨衫,一碗海邊人獨有的石花膏,更構成閩南人暑天“納涼”好風景。 吃 宋代泉州人 嚼檳榔以消暑避瘴 早在周代,中國就已經有了冰窖,但這個時候的冰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用得起的。到了宋代,一切有了很大的改變。 元 劉貫道 《消夏圖》 局部。榻旁不遠處一個三彎腿帶束腰的四足小幾,幾上置冰盤,冰盤裡夏果數枚,尚依稀可辨。 “宋朝政府比較重視防暑工作,成立了‘冰井務’,專門負責制造研製解暑降溫的冷食品工作,一到夏日就每天賞賜給大臣們冷食品,以解暑降溫。上行下效,宋朝民間的冷食品業是非常發達的。”本地宋史愛好者楊波介紹。 明 《夏景貨郎圖》 故宮博物院藏,“上林佳果玉壺冰水”。 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汴京城:“六月時物,巷陌路口、橋門市井皆賣,冰雪涼水、荔枝膏”等夏日冷品;夏日爽口解暑的冷食品有“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兒”“砂糖綠豆”等,這些東西如何做已不可考,但從字面意思看,似乎又非常熟悉。“我們經常吃的綠豆湯,和孟元老說的‘砂糖綠豆’應該差不多。還有泉州最常見的石花膏、豆腐花、永春白粬等,吃上一碗,都是清涼解暑的最佳食品。”泉州美食達人雨虹介紹。 吃冰解暑是常態,但通過吃檳榔消暑避瘴氣,卻是泉州人在宋代盛極一時的流行風尚。在泉州灣宋代海船出土的文物中,就出土了51粒檳榔。這些檳榔呈黑色,最大的直徑2.5釐米,最小的直徑1.8釐米。據瞭解,宋元時期,海上貿易興盛讓泉州的檳榔貿易非常頻繁,嚼檳榔是當時的文化風尚,也是一種待客之道。長期致力於地方歷史文化研究的泉州師範學院陳桂炳教授表示:“吃檳榔確實是泉州古代的食俗之一。” 據查證,有關閩南人吃檳榔的習俗記載,可以追溯到北宋。《八閩通志》引《泉州圖經》雲:“閭裡朋友,吉凶慶吊,皆以檳榔為禮。”在宋代詩人鄭域的《檳榔》一詩中,就有“日啖檳榔當啜茶”之句。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雲:“福建下四州與廣東、西路,皆食檳榔者。客至不設茶,唯以檳榔為禮。” 包好的檳榔 與現代人嚼檳榔不同,宋代泉州人有一種特殊的流程,堪比點茶。一般是先把檳榔切成碎粒備用,然後將蜆殼燒磨成粉末,取大約一銖蜆灰放在葫蘆葉上(注:宋制一兩等於四十八銖),用水調和,再把檳榔粒像包烤鴨肉一樣包裹後,送入嘴裡咀嚼。當然你也不能咀嚼兩下就這麼給咽了,得先把第一口咀嚼出來的紅色檳榔汁給吐出來,之後再咀嚼出來的檳榔汁,就可以咽下去了。 檳榔樹上的果實 “這種吃檳榔消暑的方式是有地域性的,如果不是生活在海邊的人,是沒辦法有大量的蜆灰的。蜆灰來自蜆殼,是一味中藥,碾成灰之後具有化痰止嗽,祛濕和胃之功效,和檳榔搭在一起適合在夏天祛瘴。”雨虹說:“現代人知道,這種吃法雖解暑祛瘴,但對身體也有不利的地方,所以漸漸被摒棄了。” 穿 古時海邊人 穿透氣易幹的薯莨衫 古人的夏季衣服面料是相當輕薄的。以宋人為例,所穿夏衣的面料分為很多種,包括絹、絲、綾、羅、綢、緞、麻、葛等在內,這些衣料被宋人統稱為“絺(chī)綌(xì)”,在宋代詩詞中多有提及。福州出土的南宋黃昇墓有一件深煙色牡丹花羅背心,僅重16.7克。整件背心不僅輕盈若羽,同時剔透似煙,一個火柴盒能塞下兩件這樣的薄裳。炎熱的夏天,穿上這樣輕巧、超薄的背心,非常貼身透氣。 黃昇是貴族,自然用料高級。但對於長期行走在海邊,汗水貼身的老百姓而言,易幹廉價的薯莨衫則是首選。 薯莨染布晾曬 “生活在海邊的人更喜歡一種用薯莨浸染的衣服,叫薯莨衫。”泉州人莊小姐說。 “薯莨”是何物?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就有記述。它是一種藤本植物,形狀有點像地瓜,外表呈紫黑色,內為棕紅色,搗碎後有許多液汁,煮沸後變成深褐色,是浸染織物的天然好物。薯莨汁泡浸漁網,可以經久不腐。用薯莨汁煮染衣布,則有著上千年的歷史。 “安溪、永春、德化等地都產薯莨,而我們蟳埔女服飾會用薯莨染出來的布料做衣服,耐髒,沾到粉塵,甩一甩,衣服就乾淨了。防潮,還很通氣,穿在身上,不覺得熱。即便是流汗,也不會貼在身上。新做出來的薯莨衫往往硬邦邦,經酸性會變軟,所以越多汗的人浸漬出來的效果越好,穿洗得越多越久,越柔軟值錢。”蟳埔女服飾製作技藝第八代傳承人黃晨介紹,現在的蟳埔女服飾不會用薯莨染的布料了,一方面是因為它的工藝非常複雜,必須經過十幾遍的晾曬,晾曬過程對太陽、風力等要求也非常嚴格。“更重要的是,泉州產的薯莨現在已經非常稀少,年輕人也不願意上山去挖。我曾經在網上買過其他產地的薯莨來染,但就是和泉州本地的不一樣。”黃晨還保存了幾件以前用薯莨染就的衣服,“非常珍貴,可以保存幾百年。” 住 閩南古厝 冬暖夏涼藏智慧 閩南傳統建築(古厝)有冬暖夏涼之特點,這裡面其實藏著大智慧。 古厝雙坡曲設計讓房子冬暖夏涼 閩南古建築專家楊先生介紹,閩南古大厝首先在建築材料上就會有降溫的作用:紅瓦做頂,能隔熱保溫;紅磚做牆不容易導熱。“出磚入石”是一種就地取材的獨特砌牆方式,用這種方法砌牆堅固防盜、冬暖夏涼。另外閩南建築中的燕尾脊、雙坡曲不僅美觀,還能起到散水作用。 閩南古厝天井設計,非常有利於夏天防暑降溫。(肖小俊 攝) 在設計方面,閩南古厝都會有“天井”。它是對宅院中房與房之間或房與圍牆之間所圍成的露天空地的稱謂,四周高屋圍堵,狀如深井,閩南方言又稱“深井”。這樣的設計不僅能保證廳堂軒敞明亮、通風採光,還因為空氣對流的原因,夏天能感覺非常舒爽。“閩南古民居是勞動人民的奇思妙想,用簡便的手法和普通的材料,創造了宜人的居住環境,體現的是樸素的生態觀。”楊先生如是說。 閩南古厝必備的井 (肖小俊 攝) 唐代時的“空調房”,稱之為“涼殿”。殿中安裝機械裝置以傳動,以扇輪轉搖生風,以冷水循環去熱,甚至將冷水送至屋頂,“人工造雨”,多管齊下,降溫效果頗佳。 作者 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