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4,462 千年古城,街巷深深。在泉州老城區,古街巷就像一條條從歷史延伸至今的脈絡,保留著泉州城市的風貌格局,也延續傳承千年歷史文脈。從2017年到泉州古城辦掛職以來,莊勝宏作為項目建設組副組長,先後參與實施金魚巷微改造工程、中山中路示範段提升工程、中山中路周邊街巷綜合提升工程等系列保護性提升工程,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留下了汗水和足跡。 1800多個日日夜夜裡,莊勝宏和他的夥伴們下足“繡花”功夫,只為讓古城街巷再度煥發生機,“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魂留鄉愁”。他坦言:“情懷不是用嘴說出來的,是幹出來的。做古城的事,先要有一顆愛古城的心。” 修舊如舊 拿出“十八般武藝” 問 古城是世遺泉州的核心。在實施古城街巷保護提升的過程中,您和團隊建設者在“修舊如舊、原汁原味”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和努力? 莊勝宏:泉州古城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其中中山路和西街、府文廟、城南三個歷史文化街區這“一線三片”是古城最重要的核心區。最難得的是,古城的街巷肌理基本保持原狀,這在全中國也是少見的。所以我們在做古城街巷保護提升時確定的方向就是“古城做減法”,力求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提升街巷原有風貌。 按照規劃先行的理念,我們以《泉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為上位規劃,以《泉州古城雙修規劃》為抓手,深化拓展古城保護規劃體系,也和中規院、清華、同濟等優秀規劃團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以規劃來引領古城保護性提升項目的實施。 在前期設計階段,我們的團隊經常入戶調查走訪,到大街小巷去走、去看,跟人、跟物、跟歷史對話。閩南建築的很多細節都體現了泉州的包容性,比如手巾寮、南洋風格的古大厝,裡面包含著工匠的智慧,你親身去走,就會有很多感受、很受啟發。 為了做到“一街一特色”,從金魚巷微改造開始,我們在原材料、老工匠、古法工藝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可以說把十八般武藝都拿出來了。古法燒制的紅磚跟電燒的紅磚一看就不一樣,我們就到各縣(市、區)去收購磚石、舊構件。閩南建築的老工匠們也分散在全國各地甚至東南亞,我們把他們召集起來,組織閩南傳統建築營造技藝傳承人“師帶徒”參與古城街巷立面修繕工作,讓不同的團隊在修繕中山路街巷中互相交流、提升。像劉大山、蔣欽全等都是著名工匠,他們是用修文物的手法、要求來修繕的,所以中山路的很多細節都經得起推敲。 精修細作 一切為了群眾 問 古城街巷點多面廣,怎麼才能讓改造提升“潤物細無聲”? 莊勝宏:做古城街巷提升,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提升群眾的生活環境、生活品質,你看我們微信工作群的名字就叫“一切為了群眾”。所以我們要考慮到每一個細節,與群眾溝通,用更加溫和的“微改造”“微更新”方式,為古老街巷進行“微創手術”。 泉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我們又是在人口非常密集的區域施工,所以動工前各項目組就跟當地社區一起做了很多入戶調查,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我們還在施工現場設工作站,直接接受群眾諮詢。像街巷中有一些原來的公建企業,我們就先拿來做試點,打造一些小公園、小角落等公共空間,讓人覺得很舒服,讓群眾看了心裡有底。 為了保障群眾正常生活和出行,我們上門發放了交通出行手冊和24小時便民服務卡,項目組就近搭建免費電動車停車棚,設置24小時保安,採用微型機械、邊施工邊保潔,設置商家導購牌為商戶引流,水電交接過程中把桶裝水送到群眾家裡。 在工作方法、施工方案上也有不少調整。項目組採用扁平化管理,設計、施工、監理人員都在一線,碰到問題一起研究解決、加快進度。個別施工節點需要深夜施工的,我們就提前上門告知群眾,取得群眾的諒解。有一次做地下管網到淩晨1點,一位阿姨還蒸了100個饅頭送給現場施工人員,大家都非常感動。 見人見物 保留城市的“包漿” 問 作為土生土長的泉州人,您對打造“世界的古城、活著的古城”有什麼體會? 莊勝宏:保護、利用,最重要的目的是傳承。古城街巷保護提升是一個載體,傳承的是閩南的歷史文化,是我們的工匠精神,也承載著我們的文化自信。 金魚巷實施微改造以後,泉州文旅集團通過以修代租等形式,把一些古厝、店面打造成青年文創的孵化基地,從最初的10多家到現在有160多家青年文創團隊進駐這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展示作品、交流創意。其中的一些作品在福建省文創產品的比賽中獲獎,做成了伴手禮,成為古城文化傳播的載體和符號。我覺得這非常好,古城就應該是這樣一個地方,既有老人在留守,又能把年輕人吸引進來,形成互動。 我們說“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魂留鄉愁”,就是你不經意間走過古城的街巷,會發現你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東西,也許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卻有城市的“包漿”。這裡的生活場景很親切,保留著古城的煙火氣,是閩南文化特有的氣息。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有機會參與古城建設,我覺得非常榮幸,也是一種自我提升。 作者 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