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5,983 宋元時期,泉州海外貿易進入鼎盛時期,刺激並推動了泉州及其周邊地區貿易商品的生產,其中陶瓷商品尤為顯著。泉州地區制瓷自然條件優越,該時期各地窯址數量急速增加,遍佈全市各地。近日在泉州博物館舉行的泉州宋元瓷器展,集中展出了泉州市多個地方窯址生產的宋元時期陶瓷文物。探尋這些珍貴文物背後的窯址,可以從中窺探宋元時期泉州發達的窯業及繁盛的外貿盛景。 晉江磁灶窯 龍紋軍持 專為外銷定制 進入展廳,一件元磁灶窯綠釉堆龍紋軍持十分亮眼。其獨特之處在於,腹頸部堆塑一條盤龍為把手,龍身繞過壺頸,龍尾伸出,於另一側鼓腹處自然曲折成把,肩部還附有對稱的四個豎向橋型系,腹部刻劃了很淡雅的蓮花紋。軍持外壁及內口沿施釉,盤龍及蓮花施黃釉,其他部位均施綠釉。底露胎,胎呈灰白色,胎質較稀鬆。 據悉,軍持是梵語的音譯。在紛繁龐雜的佛教器皿中,軍持是佛教僧侶用於飲水或洗手的水瓶,也是東南亞地區穆斯林貯水、隨身攜帶以備旅途中做禮拜時淨手用的器物。在眾多產品中,用龍作裝飾的軍持最富有特色,備受東南亞人民喜愛。 宋元時期,磁灶窯的許多產品以海外市場需求為導向,出現了產品“定燒”的經營理念和商業模式。這些定燒產品都帶有濃厚的異國風味,軍持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磁灶窯燒制的軍持,按造型可分為帶把和無把兩種,按釉色可分為青釉、醬釉、綠釉、黃綠釉等多種,裝飾則以堆貼和刻劃蓮花紋最常見。而貼塑龍紋的軍持是磁灶窯特有的產品。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崇拜,磁灶窯工匠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性地把“龍”裝飾到佛教、伊斯蘭教的聖物上。龍紋軍持伴隨著數不清的日用器皿遠渡重洋,成為東南亞土著居民日常生活的神聖禮物和財富象徵,它承載的不僅是悠遠的商品貿易史,還折射了燦爛的中外文化交流之光,是泉州海絲文化沉甸甸的歷史見證。 生產龍紋軍持的磁灶窯位於晉江市磁灶鎮嶺畔村、溝邊村,包括梅溪兩岸的土尾庵、蜘蛛山、童子山、金交椅山等窯址。晉江磁灶在南朝時即建窯制陶,歷經唐、五代,至宋、元而盛,是宋元時期泉州重要的陶瓷外銷窯口。考古調查共發現南朝至清代窯址26處,其中宋元時期窯址12處,均分佈于晉江支流九十九溪兩岸的小山坡上。 宋磁灶窯釉陶六足小座瓶 磁灶窯的產品,胎骨較為粗糙,呈灰白色,若瓷若陶,釉色種類繁多,有綠、青、黃、黑、醬色等。其中以綠釉瓷和彩繪瓷最具特色。綠釉瓷色澤鮮豔,富有光澤;彩繪瓷分為素胎褐彩和釉下褐彩,特別是其釉下彩繪,實開泉州之先河。 宋磁灶窯醬釉四系罐 磁灶生產的瓷器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地均有發現:日本多個地方出土有磁灶童子山所產黃釉下鐵繪花紋盆,蜘蛛山窯所產綠釉剔花器、龜形硯滴等;菲律賓曾發現磁灶土尾庵所燒制的雙龍搶珠纏枝牡丹花紋飾綠釉軍持和黑釉軍持等;馬來西亞沙撈越博物館收藏有磁灶窯產的綠釉盤、黑釉龍紋的軍持;印尼出土有土尾庵、蜘蛛山窯的軍持、執壺,金交椅山、童子山等窯的執壺等。 德化窯 牡丹紋粉盒 備受青睞的日用品 在展廳的一個角落,一件宋德化窯青白釉牡丹紋粉盒看起來十分精美。青白釉亦有影青、隱青、罩青之稱,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麗潔,胎質堅致膩白,色澤溫潤如玉,所以歷史上有“假玉器”之稱。青白釉瓷器在宋元時代窯址的器物中占了很大部分,是當時德化窯的代表。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紋樣的凹下處積釉稍厚而較青,胎薄的花紋在迎光下若隱若現。 宋德化窯青白釉牡丹紋粉盒(泉州市博物館供圖) 粉盒蓋上印製的牡丹花紋,從圖案的組成和紋飾的採用上,儘管不是太繁複,但卻富於變化。盒蓋花紋一般是選用簡單的花卉等圖案,如牡丹、蓮花、菊、荷花、梅花、葵花、雲紋、單鳳、雙鳳、嬰孩、錢紋等。 宋元時期,德化是泉州地區最重要的外銷瓷生產基地。在品類繁多的德化窯外銷瓷中,粉盒佔有不小的比重,而從“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各地區不斷出土發現的德化窯粉盒來看,粉盒顯然是當時備受青睞的一種日用瓷。 據《德化縣文物志》記載,目前德化縣境內發現的古窯址多達239處,其中青銅時代1處,唐代1處,宋元時期42處,明代30處,清代177處,民國時期55處。這些窯址遍佈德化全境,很多窯址規模大,延燒時間長,有的從宋元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 宋元時期,得益于泉州海洋貿易的繁榮,德化窯迅速崛起。那時,德化境內窯場林立,生產規模龐大,瓷器品種豐富多樣,在器形與紋飾上迎合海外市場需求,其產品大量銷往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元德化窯青白釉軍持和青白釉芒口碗 如今,屈鬥宮德化窯遺址上依然殘留著大量窯具殘片,可見昔日古瓷窯的窯火之盛。屈鬥宮古窯址的發現,證明自宋元以來,在德化尚存一種古老的“雞籠窯”窯爐類型,填補了德化窯爐發展歷史的一個空白,是研究中國古代南方窯爐技術體系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資料之一。 尾林窯址考古發掘揭露的四座窯爐橫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第一次較為完整地揭示德化窯從宋元時期的龍窯至明清時期的橫室階級窯的發展演變過程,同時填補了德化窯古代窯業技術史的缺環,為展示德化古代制瓷工藝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材料。 西沙“華光礁一號”宋代沉船、“南海一號”宋代沉船、菲律賓馬尼拉聖安娜遺址等一系列國內外考古發現表明,德化窯陶瓷是宋元泉州港海外貿易的重要外銷產品。“南海一號”宋代沉船出水遺物豐富,其中德化窯瓷器約占三分之一,主要產品是青白瓷盆、碗、盤、罐、碟瓶、執壺等。 宋磁灶窯青釉雙耳執壺 南安南坑窯 珠光青瓷 在日本被視為寶物 展廳中的展櫃上,擺放著來自南安南坑村侖坪壙附近出土的宋代青釉蓖劃花紋碗。整件器物通體晶瑩、有開片,雖然沒有華美的雕琢,也沒有豔彩圖繪,但瑩潤的釉色給人以柔和流暢的視覺感受。這種青瓷在日本又被稱為“珠光青瓷”,因15世紀日本茶道始祖村田珠光法師喜用此類茶碗而得名,在日本被視為寶物。 中國古陶瓷圖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陶瓷圖典》,對珠光青瓷作了概念性詮釋:“南宋至元初福建南部沿海地區瓷窯生產的一種青瓷。特徵是質地比較粗厚,青灰胎,青釉較薄,玻璃質強,釉色多數泛黃,有的淺淡,有的較深,有的泛褐色。碗盤類器物滿釉,外壁只在中腹以上部位施釉。各類器物在內壁用刻花、劃花和錐刺手法作出犀利而流暢的水波遊魚、卷枝蔓草或朵雲流水等紋飾,間以篦狀工具錐刺出的篦劃紋,再戳出篦點紋。器物外壁刻傘骨狀複綫紋。” 南坑窯址位於南安市東田鎮南坑村、藍溪村,已查明有宋元窯址30多處。其中南坑村的窯址分佈於該村的槍仔嶺、頂南埔、侖坪壙、大壩垵、格仔口等20處山坡上。窯址依山而建,出產青瓷、白瓷、青白瓷。主要產品有碗、碟、盞、洗、壺、杯、罐、盆、爐、器蓋和動物玩具等。胎骨呈灰色、白色、灰白色,質地堅硬細膩,釉色晶瑩潤澤,釉均勻。裝飾技法有蓮瓣、菊瓣、草葉、纏枝、斜直線、篾紋和絃紋等。 宋格仔口窯青白釉弦紋淨瓶(泉州市博物館供圖) 南坑侖坪壙古窯址窯爐遺跡保存較好,下層燒青白瓷,上層燒青瓷(又稱珠光青瓷),印證了青白瓷比珠光青瓷出現得更早,解決了考古界長期爭議的“哪一個出現得更早”的問題。 宋侖坪壙窯青釉蓖劃花紋碗 宋元時期,很多船隻專門運載東田南坑瓷器產品。近年來,在臺灣地區澎湖出土的大量陶瓷中有許多篾點劃花青瓷,而在日本、菲律賓等國家,也陸續出土泉州宋元陶瓷產品,其中不少是南坑窯的陶瓷,這也印證了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 泉州市區東門窯 古陶瓷碎片力證泉州外貿繁榮 與其他完整器型的文物不同,展廳中有個展櫃上擺放著一個或數個古陶瓷碎片,標籤寫著宋元東門窯青白釉瓷片,這些碎片主要來自青瓷碗、青白釉瓶、青白瓷花口碟以及青瓷缽等器型。 青瓷缽(張紅興攝) 在泉州所有古窯址中,東門窯址離海最近,直線距離不到1000米,也是宋元時期離後渚貿易港最近的陶瓷生產窯場。東門窯址的南、北窯,中間有一條溪流,自西向東直達潯尾(美)港。因離後渚碼頭最近,並有溪流相通,窯場運載貨物十分方便,所產瓷器順流而下,至潯尾(美)港普濟橋渡口,再轉運出海,源源不斷地銷往海外。 東門窯址出土器物器型主要有碗、洗、蓋罐、粉盒、爐、碟、盤、缽(含擂缽)、杯、杵、燈、瓶、硯臺、軍持、持壺、茶盞、盞托、器蓋、不知名器等,其中碗、洗、盤、粉盒、爐、擂缽、茶盞占主流。器型敞口大方,凝重渾厚,獨具素雅大氣之美。 宋東門窯青釉瓷片 器物絕大多數素面,少量帶有花卉圖案,主要為刻劃和壓印手法。器物裝飾紋樣較為簡單樸素,主要有蓮瓣紋、纏枝花紋、牡丹紋、菊瓣紋、卷草紋、直道紋、篦紋等。採集的陶瓷標本顯示,這裡生產的產品以日用品為主,也有少數陳設器,以青釉、青白釉瓷為主,典型的宋元時期龍窯支釘、支圈燒制,器物圈足或器物內底留有支釘或支圈的痕跡。 從歷次考古調查勘探採集的器物標本上看,泉州東門窯址生產的瓷器大多是供外銷用的貿易商品,這在中國水下考古發現宋元時期沉船出水的器物和國外考古出土的器物上,都得到了印證。 東門窯址的產品在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和地區多有發現,證明在宋元時期,東門窯址產品外銷到日本和東南亞諸國,為福建古代外銷陶瓷的主要生產地之一,是泉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環節。專家認為,東門窯址的興起與發展,以及對泉州港對外貿易的繁榮所發揮的作用,歷史脈絡清楚,對於泉州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作者 許文龍 文 / 圖(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