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泉州台商區打造對台樣板

泉州灣畔潮聲湧動、海絲新城揚帆起航。日前,在泉州市“晉江經驗”20周年招商簽約大會上,泉州台商投資區14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330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以來,台商區累計集中開工項目47個,總投資336.9億元。一個個發展“火車頭”的隆隆轟鳴聲,奏響了台商區發展的激昂樂章。

台商區打造了最美海岸線、綠色山岸線、海絲文脈線等三條特色景觀展示面,“顏值”不斷提升。
十年前,經國務院正式批復,泉州台商投資區升格為國家級台商投資區,十年來,台商區扛起使命、勇於擔當,全力打造“兩岸融合主陣地、產業發展主戰場”,取得良好的發展成效。十年征程再出發,江海揚帆正當時!台商區將牢記使命、負重拼搏,保持定力、久久為功打造“兩岸融合主陣地、產業發展主戰場”。
堅守實業
GDP及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實現翻番
十年征程,台商區的經濟騰飛,離不開“晉江經驗”這一制勝法寶。
心無旁騖的實業堅守,令台商區發展底氣十足。台商區發揮國家級開發區、台商區、高新區、創新示範區的品牌優勢,保持定力、久久為功打造泉州市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主戰場,去年,全區GDP總量達355.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達25.6億元,較十年前均實現翻番。
傳統產業更加堅實,十年間,台商區實現國家綠色工廠、省100強企業、泉州經濟年獎等多個領域零的突破。高新產業不斷湧現,培育了26個省級以上“小巨人企業”、3個單項冠軍企業、63家高新技術企業、24個省級科研中心,新引進了烯石新材料、中信重工、中烯新材料、德譜樂電網、立亞新材等龍頭企業。
特色產業加快培育,台商區用活用好江河湖海林田草的生態優勢和“唐雕、宋橋、元港、明回”的千年文化積澱優勢,培育海洋經濟、文旅經濟、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特色產業,引進八仙過海、新華新概念文旅等優質項目,初步形成現代化文旅產業體系。

台商區引進了八仙過海文旅項目,圖為八仙過海歐樂堡景區。
對台樣板
建立就學就醫養老等全領域惠台政策庫
泉州與台灣一水相隔、血脈相連,在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過程中,台商區牢記使命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打造了台商區的對台樣板。
以通促融方面,台商區規劃建設了2個專業台資產業園,建立5個市級以上對台交流示範平臺,舉辦300多場兩岸創業、雕藝、攝影交流活動,實現兩岸優勢產業互通、高端人才流通、民間交流連通、職業資格共通。
以惠促融方面,建立涵蓋台商台胞生活創業、人才、就學就醫、住房養老等全領域的惠台政策庫,落實同等待遇。
以情促融方面,爭取設立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規劃建設台商產業社區、優才大廈、台灣人才公寓,打造台商時代廣場等台灣商業特色業態,讓台商臺胞感受相近的人文氣息、生活氣息。
新城魅力
打造“產城人”融合發展精品城市
千帆競發、氣勢磅礴的項目建設,鑄造了台商區的新城魅力。台商區主動融入泉州市環灣發展戰略,發揮山河湖海林田草的獨特生態優勢,打造“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活力新城。區面積拓展至36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升至55.6%。
“台商區越來越美了!”——這是近年來,市民們最直觀的感受。台商區強化城市設計界面的管控,指導和控制天際線、生態廊道,在城市規劃建設上彰顯個性特色、突出區域風情,提升城市品位,打造了最美海岸線、綠色山岸線、海絲文脈線等三條特色景觀展示面,湧現出海絲生態公園、藝術公園、月亮灣、玉沙灣、洛陽古街古橋等一批網紅打卡點。
城市建設不僅要美,還要兼備完善的功能。台商區把歷史文化、風土民情和低碳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的理念滲透到城市建設管理的各個層面,打造精品城市。
作者 遊怡冰 文/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