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運河畔,御河楊柳依依,點染西青古城韻味;稻田地中,農民忙碌穿梭,盡顯西青豐收碩果;從老舊小區改造到公園廣場建設,再到一個個民生項目的落實,西青大地上充滿歡聲笑語……
乾淨亮麗的街道、安全通暢的交通、文明有禮的居民……這些看得見的成效,透出的是文明西青的「底色」。西青區牢牢抓住文明城區創建惠民這把「金鑰匙」,著力改善民生,努力提升西青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奮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區。
文啟民智,在以文化人中培育文明創建的向心力
文化是城市的血脈和靈魂,創建文明城區離不開厚重的文化作為支撐。
傳統文化底蘊深厚。西青區積極挖掘和培育西青特色文化資源,形成了以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楊柳青段為代表的運河文化,以「蓮年有餘」為代表的年畫文化,以石家大院為代表的大院文化,以開拓津疆商貿為代表的趕大營文化,以愛國武術家霍元甲為代表的精武文化以及民間花會展演、元宵燈盞等為代表的民俗文化。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家大院、國家級非遺項目楊柳青木版年畫、香塔音樂法鼓等文化資源,連續舉辦四屆「運河記憶」非遺展,集中展示京津冀魯豫皖蘇浙運河沿線八省市非遺精品,33座運河城市積極響應,新華網、央廣新聞等廣泛宣傳,搭建起運河沿岸非遺項目交流展示的平台,成為西青區新的文化名片。編撰了《中國木版年畫集成楊柳青卷》《天津市西青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等書籍20餘種,保留了珍貴的文化資料。
文化投入不斷提高。街鎮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建成「15分鐘文化服務圈」。面向西青居民發放文化惠民卡,可用於全市各大劇場的數千場的文化演出,全區設置多處文惠卡服務站,便捷西青本地居民購買全市文化演出產品;區文化館以「青」叩家門主題活動為載體,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微信公眾平台推出線上培訓活動,讓廣大文藝愛好者足不出戶就能接受藝術培訓;「文化惠民超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系列活動,「科普大拜年」「流動書車進鄉村」、「花城故事會」「文藝輕騎兵」等品牌項目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將曲藝、圖書、數字文化等帶入群眾日常生活當中,倡導文明新風尚。
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今年6月份,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區文明辦會同西青遊客集散中心,組織開展漢服文化主題月活動。通過「穿漢服·行古禮」「射五毒·祈平安」等五大環節,吸引廣大市民遊客體驗文房四寶、參與執箭投壺,在沉浸式體驗中傳播文明理念、增強文化自信。經過多年努力,打造了元宵燈展、民俗文化旅遊節等具有跨地區影響力的特色文旅活動品牌。燈展連續舉辦26年,多次被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專題報導。民俗文化旅遊節連續舉辦18年,打響「近代中國看天津,民俗文化看西青」的旅遊品牌,文藝大舞台連續20年不間斷,累計演出近600場,吸引觀眾400餘萬人次。2021年春節期間,承辦第一屆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通過央視頻、國家公共文化雲平檯面向全國全程直播。西青區以特色文化底蘊和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城區文明氣質。
德潤民心,在道德引領中增強文明創建的感召力
一城好人,滿目春風
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好人」……一個個閃耀的榮譽,刻寫了先進人物的凡人善舉;一串串感人肺腑的故事,標注著西青這座城市的精神坐標與文明高度。
七一前夕,西青區「勇擔復興大任 爭當時代新人」主題講述活動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天津好人李桂芳等10餘名道德模範作為先進模範代表,接受全場觀眾致敬。多年來,西青區大力倡導崇德向善社會風氣,不斷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常態化推進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評選,連續舉辦七屆「感動西青」模範人物評選,湧現出姜威威、王婭等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近五年來共獲評「中國好人」等7人,天津市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6人、「天津好人」144人。
經常性開展「道德模範交流展示」「好人事跡分享」等活動,在群眾中形成了發現典型的常態長效機制。同時,積極運用基層巡講、道德講堂、「善行義舉榜」、交流座談會等形式,把道德模範的榜樣力量轉化為全區群眾的生動實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氛圍愈加濃厚,為建設幸福西青匯聚更加強大的精神動力。
「志願點亮『西』望 文明溫暖『青』城」
當視線聚焦西青街頭,隨處可見的「紅馬夾」讓人眼前一亮。這些志願者有人手持清潔工具拾垃圾、撿煙頭,有人協助維護交通秩序……他們來自群眾,也活躍在群眾之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傳遞正能量。
中北鎮侯台社區,「好大媽幫幫團」的成員們與高齡空巢老人「結對子」,從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細心照顧,解決老人後顧之憂。
張家窩鎮組織本鎮藝術培訓機構的志願者,開展手繪文明牆活動,對小區圍牆牆體進行彩繪,通過打造「會說話」的文化牆,讓原本素顏的牆面成為該鎮眾多創文元素中的一道靚麗景觀。
李七莊街鄧店村是「國畫之鄉」,為了讓「國畫之鄉」的歷史文脈薪火相傳、後繼有人,鄧店十月書畫院打造了「彩筆繪世界 童心築夢想」少兒免費書畫培訓志願服務項目,致力於讓中國傳統文化走近中國少年,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之風吹遍鄧店。
精武鎮付村,緊貼「一老一小」需求,開展「文明實踐志願關愛行動」,開設老人家食堂,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志願者送餐上門。在母親節、中秋節等開展插花、包月餅等敬老活動。依托五愛教育陣地等場所開設「社區課堂」,志願者面向村內青少年進行繪畫、舞蹈、器樂等培訓。
無論是疫情防控、鄉村振興,或是衛生清整、文明關愛,處處都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身影…..目前西青現有註冊志願者超21萬人,志願服務團隊1200餘支,湧現出了全國最美志願者孫玄等各級志願服務先進典型近300個,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他們不斷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守護著社會的文明風尚,時刻感召著西青人民積善成德、聚沙成塔,為建設幸福西青提供著寶貴的精神動力。
福惠民祉,在聚焦民生中擴大文明創建的影響力
人民滿意是文明城區創建的本質要求和本質屬性,文明城區創建,歸根結底是為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使人民群眾在城市建設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西青區財政收入的80%以上用於民生支出,每年通過開展20項「民心工程」,用「微實事」撬動「大民生」。
在廣場公園、營業網點、交通場站等公共區域增設無障礙通道,施劃無障礙停車位等,並在志願服務站中增加為視聽障礙殘疾人提供無障礙服務的設施以及人員配備,讓城市文明更具溫度。
張家窩鎮多條道路老化,為廣大居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在全面排查摸底後,張家窩鎮制定了路面修復工作計劃,並進行集中整修,共修復35個點位,累計修復面積664平方米,大大方便了居民出行,也減少了安全隱患,群眾生活更加舒心。
聚焦居民 「裡子」問題,全區所有背街里巷逐一落實「街巷長負責制」,「百花巷」「睦鄰巷」等特色小巷成為了周邊群眾打卡地;楊柳青鎮結合群眾需求,打造的公共晾曬區,讓群眾「曬」出文明;精武鎮打造生態停車場,既解決了大面積交通擁堵,也成為群眾陶冶身心的綠色「風景線」;全國文明單位西青區經開集團、四季花城等單位,積極建設24小時愛心驛站,成為戶外勞動者的溫暖港灣;赤龍南街為居民安裝便民愛心座椅,方便社區內老年人散步休息……越來越多的群眾共享文明創建帶來的福祉。
全面改善生態環境,放眼文明宜居目標,鞏固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成果,在全市率先實現國家衛生鎮全覆蓋,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全區黑臭水體徹底消除,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超過40%,人均公園綠地率超過12平方米。實施《公園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利用街頭巷尾和小區周邊的「邊角料」,打造「口袋公園」,提升城市的生態水平和宜居程度。大力推動「1010」工程生態環保項目,以生態環境保護助力全區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用地結構不斷優化,以高水平生態賦能高質量發展。
不斷優化便民服務,建成南北兩個市民服務中心和9個街鎮分中心,實現「政務一網通」,承諾辦理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減少60%以上,元氣森林等項目「拿地即開工」,改革創新跑出了「西青速度」、創出了「天津紀錄」。
人民的好口碑就是給予這座城市的獎盃,而創建惠民就是提高這個獎盃「含金量」最寶貴的「金鑰匙」。如今,站在新起點上,西青區步伐不停歇、姿態更昂揚,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文明浸潤西青,讓創建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