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中國看泉州】石獅萬壽塔:軟硬件提升刷新“顏值”,保護中傳承世遺文化

矗立于石獅市寶蓋山最高峰、花崗岩質地的萬壽塔,歷經800多年風雨至今保存完好。作為泉州重要航標,它見證了宋元泉州的輝煌歷史,於去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點。如今,探訪寶蓋山,不僅能夠感受萬壽石塔之姿,還可以瞭解泉州申遺成功以來該遺產點周圍生態環境、旅遊設施的建設提升與未來規劃。
景區軟硬件大提升
申遺成功遊客劇增
在寶蓋山半山腰,一座石塔矗立於山頂處;腳下石臺階已鋪設平整,原來的采石窟已被改造成一處處公園,架上健身設施,植花種樹,成了市民休閒的好去處;入夜,一條從山腳下出發的夜景棧道,一直延伸到萬壽塔下,方便市民遊覽……
據介紹,如今市民遊客可以從山腳下的花海穀公園中部內側的石板路棧道登頂寶蓋山,迴旋而上至半山處,便有一段銜接姑嫂塔的鋼構登山道。較之石板道配置的草坪燈燈光效果遠看如“點點星光”,這段鋼構道的景觀燈更為通透亮堂,既像長龍般盤臥半山,又似一段“迷你”城牆橫亙其間,大氣又浪漫。
“申遺成功後,景區軟硬件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遊客前來旅遊。”萬壽塔管理站工作人員小朱介紹,今年十一假期進入景區的遊客達3萬多人次,比往年多出1萬人次。
為了便於市民遊客登山休閒,以更多角度欣賞寶蓋山周邊的景致,相關部門結合景區生態修復提升、配合A級景區創建,先後打造了多條登山道。尤其是寶蓋山北側的花海穀公園、旅遊集散中心等建成後,適時新增的幾處登山道,既有效打通了“萬畝城市公園”各景點間的串聯路徑,也使得寶蓋山北側的許多景觀更好地呈現在市民面前。
加強技術防範水準
防雷工程竣工驗收

“保護世遺是一項常態化的工作,申遺是一項成果,是一個更高的起點。首先從技術防範上,需要更專業的保護措施。”石獅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說。

萬壽塔上安裝了避雷設施,設立塔體傾斜觀測點及監測儀器。
為了加強對於萬壽塔的監測,石獅市文旅局在萬壽塔上安裝了避雷設施,設立塔體傾斜觀測點及監測儀器,以獲取相關的數據,為塔體穩定性保護研究提供科學數據。今年5月,福建省文物局組織專家已對萬壽塔防雷工程進行竣工技術驗收。
李國宏表示,萬壽塔地處石獅最高點,雷雨天氣易遭雷擊,通過這套系統能最大限度將雷電引入地下,從而將損害降低。此外,還計劃在塔體周圍設置安防設施,“對塔體地基的沉降傾斜,以及石質塔體受海風侵蝕度等方面,進行即時監控監測,起到保護作用。”
多部門聯合一起管
設立“護寶觀察點”

“保護世遺是一項系統工程,在人力防範上,需要各部門整合資源,相互協調,齊抓共管。”李國宏認為,對世遺點的保護並不是一家之事,而是需要各部門力量擰成一繩。

原來的采石窟已被改造成公園,成了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據悉,今年7月29日,即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石獅市人民檢察院、石獅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在萬壽塔、石湖碼頭世界遺產點聯合設立“檢察護寶觀察點”,由司法部門及相關管理部門落實,擴大保護網的覆蓋面。
“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使歷史文脈得以保護延續,生態環境得以修復提質,從而提升了民眾的獲得感和城市美譽度,讓遺產點真正活起來。”李國宏表示,在世遺點設立“檢察護寶觀察點”,有利於部門整合資源,形成齊抓共管,推動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他同時表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要高度重視,提高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共同保護文化遺產的參與感。
作者  林福龍 王柏峰 文/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