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6,017
日前,《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閉幕,會議主題為“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泉州作為依山傍海的城市,濕地星羅棋佈。如今有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棲息,更是與泉州的濕地環境獨特、生態系統複雜多樣有關。
“我們常說‘濕地就像海綿’,其對水有蓄積、淨化作用,能保護土壤防止侵蝕,濕地還是重要的‘儲碳庫’和‘吸碳器’,紅樹林濕地能起到消浪的作用。當今世界上,代表現代文明的大都市基本上都坐落在濕地周圍,江河哺育著人類,也孕育了燦爛的文明和古今文化。濕地的價值遠遠無法用貨幣來衡量。”泉州市濕地學會會長李裕紅介紹,濕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它與森林、海洋、草原、荒漠一樣,是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它一般被認為是“包括沼澤、灘塗、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區、河流、溪流、湖泊、水庫、池塘、稻田等”。
濕地對於沿海城市居民來說並不陌生。泉州依山傍海,擁有大陸海岸線541公里,分佈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三大類型濕地。據統計,泉州市濕地面積96171.67公頃,其中:近海與海岸濕地面積69711.98公頃,占全市濕地總面積的72.49%;河流濕地面積11279.84公頃,占全市濕地總面積的11.73%;人工濕地面積15179.85公頃,占全市濕地總面積的15.78%。目前建有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泉州灣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惠安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
在這些濕地中,泉州灣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是泉州濕地的一大特色。“泉州灣河口濕地主要是泥灘,相比於沙灘、礁石灘,泥灘蓄積的養分較多,能支持更多的生物多樣性。”李裕紅說道。
據泉州市林業局消息,泉州市濕地環境典型獨特,沼澤灘塗廣闊,生態系統複雜多樣,已成為眾多野生動植物的重要生長棲息之地,尤其是越來越多的珍稀瀕危水鳥前來越冬和繁殖。每年到泉州市越冬水鳥數量達數十萬只,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有黃嘴白鷺、黑臉琵鷺、卷羽鵜鶘、小青腳鷸、東方白鸛等10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有小天鵝、岩鷺、花臉鴨、白胸翡翠、大杓鷸等25種。
泉州灣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灘塗濕地、紅樹林及其自然生態系統。泉州灣河口濕地保護區內紅樹林面積已由建區前的257畝增加到近10000畝,洛陽江河口人工種植紅樹林也是中國東南沿海人工恢復面積最大、生長最好的集中連片紅樹林,已成為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的一張生態名片。
“濕地是我們生態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家都有責任去保護。目前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濕地建設,在監測、保護、宣傳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舉措。但是僅靠部門是不夠的,群眾的保護意識也要跟上。”李裕紅認為,群眾的力量很重要,我們都是依賴著濕地的資源而生存,因此應該以身作則,保護濕地,約束自身行為,不做破壞濕地的行為。
泉州灣的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黑臉琵鷺(林清賢 攝)
泉州市濕地學會致力於凝聚各界力量共同保護濕地家園。近十年來,學會加強濕地相關學術交流,舉辦海峽兩岸青少年研學活動,開展濕地資源保護公益活動,希望讓更多境內外朋友關注泉州的濕地資源,讓更多的專家提供智慧支持。
泉州灣河口濕地早在1990年就已經進入亞洲濕地名錄,1994年中國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的優先保護區域名單也早將泉州灣和晉江河口納入其中。“泉州只要練好‘內功’,保護和利用好自己的濕地資源,就能佔據主動。”李裕紅笑著說,泉州的濕地資源很有特色,早就引起國際上的關注。
此外,李裕紅認為,泉州不僅要關注河口濕地,其上游的河流濕地健康也需要加強關注,例如晉江、洛陽江河流濕地。“人類和其他生命都需要水。濕地離不開水,水的安全離不開濕地。只有相關部門科學處理,各方共同保護,才能讓泉州豐富的近海和內陸濕地資源得以可持續發展。”
作者 郭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