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獅”話 | 木偶獅頭在賣萌

“喜怒哀樂一台戲,寸木窺人生百態。”木偶戲是泉州一張享譽世界的閃耀名片,在泉州經典木偶戲劇碼中,常常可以看到獅子的身影,甚至不少以獅子為主角,如《元宵樂·舞獅鬧街》《獅子舞》等經典木偶劇;在世界各地的木偶收藏愛好者的手中,木偶獅頭也是不少人的心頭好。
精彩絕倫的表演藝術背後,有精湛的木偶雕刻技藝支撐。有著悠久歷史的泉州木偶頭雕刻,刀法洗練精確、粉彩工藝水準極高,木偶雕刻大師江加走更是被國際木偶界譽為“木偶之父”,代表著泉州傳統木偶頭雕刻藝術的集大成者。
近日,國家級非遺“江加走木偶頭雕刻”的第四代傳承人、泉州市級非遺傳承人黃雪玲,在傳統木偶獅頭的基礎上,吸收了泉州傳統青獅、古城石敢當及實物幼獅等形象元素,創作出有別于傳統、萌趣十足的木偶獅頭。
造型可愛萌趣十足
“最近有個台灣收藏家,將他收藏的早年我父親創作的一個木偶獅頭圖片發給我,我便萌生了創作一隻不一樣的木偶獅頭的想法。”在位於泉州市鯉城區棋盤園的黃義羅木偶雕刻藝坊內,黃雪玲正細心為一個獅頭上粉。
台灣收藏家收藏的黃義羅木偶獅頭作品(黃雪玲 供圖)
她手中的獅頭,與常見的木偶獅頭相比,嘴部較為突出,耳朵是豎起來的,臉型更為瘦削,圓圓的眼睛讓其神態既有傳統獅子的神氣,又不失萌趣;顏色上,也有別于傳統的青獅及獅頭,藍色、金色、白色、粉色等組合更為柔和,加之獅頭、眉毛和臉頰上一些“小金堆”的點綴,讓其增加了幾分可愛的氣質。
黃雪玲介紹說,這只獅頭是在其父親創作的泉州傳統木偶獅頭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嘴部融合了古城石敢當嘴巴的造型,臉部和耳朵則是參考幼獅的形象,“仔細觀察會發現,相比成年獅子,幼獅臉型更為瘦削、耳朵是立起來的。”在顏色上,既保留了傳統青獅的綠色,但是較輕,沒有那麼飽和,偏向于莫蘭迪色。獅頭、眉毛和臉頰上的“小金堆”,運用的是江派傳統技法堆沙,這樣處理讓獅頭看起來更加立體。整只獅頭相較于傳統的形象,少了幾分威嚴,多了幾分幼獅的萌趣。
幾代木偶頭雕刻師創新不止
黃雪玲的這次創新,並不是心血來潮,是在繼承泉州幾代木偶雕刻大師優良傳統上的一次探索。
江加走是泉州傳統木偶頭雕刻藝術的集大成者,又是突破傳統的轉折性人物。他一生最大的貢獻是師承、發展了泉州傀儡頭雕刻的優秀傳統技藝,在虛心吸取了前輩和同輩的木偶頭雕刻家豐富創作經驗的基礎上,深入民間生活,觀察各種人物和寺廟佛像的特徵,加以提煉創新,把50多種木偶頭像繼承發展創作到285種。他所雕刻的木偶頭,形神兼備,內心刻畫細膩,想像力極為豐富,已臻出神入化之境。因此,他被國際木偶界譽為“木偶之父”。

黃雪玲創作的木偶獅頭,形象、神態和顏色都有別于傳統獅頭。
黃雪玲的父親黃義羅是“江加走木偶頭雕刻”的第三代傳承人,也是該項目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聲名遠播東南亞等地,製作的木偶頭便備受海內外收藏愛好者的推崇。黃義羅在繼承前輩優良技藝的基礎上,銳意創新,將木偶頭造型發展到400多種。
創新不是天馬行空的“胡編亂造”,而是在尊重歷史、立足現實的基礎上。黃雪玲說,每當父親要嘗試新的創作,會翻閱大量材料,從書籍、電視、圖片中尋找靈感,提煉新形象、新特點,再結合早期祖師爺創作的形態進行創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為江派第四代傳承人,黃紫燕、黃雪玲姐妹在繼承前輩優秀傳統的基礎上,也著力對臉譜和人物進行創新,她們在保留作品的傳統韻味的同時,嘗試融合一些現代元素,以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眼光,從而促進木偶頭雕刻藝術的傳播和傳承。
“幾代木偶頭雕刻師珠玉在前,要在方寸之上有所突破,其實很難。”黃雪玲坦言,她們更多的是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作品當中,比如這次的獅頭創作,她更多是將自己此刻對獅子的理解表達出來。
作者 黃寶陽 文/圖(除署名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