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8,532 “桃溪水流過的地方,就是我的故鄉。”在鄉愁詩人余光中的心中,泉州永春是鄉愁的起點。一生漂泊的他,寫下了名揚四海的《鄉愁》,將永春當成了“落錨”的家,並創作了《洛陽橋》《五株荔樹》等作品。他曾擔任泉州“代言人”,助泉州獲評“中國最佳魅力城市”。他為家鄉的余光中文學館花了不少心血,助其成為泉州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名片。 人物名片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出生於江蘇南京,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先後出版詩歌、散文、評論和翻譯著作50多部,在海峽兩岸和香港出版著作逾70種,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現當代散文家梁實秋曾稱讚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與“父鄉”永春的故事 在余光中出生前已開始 1928年,祖籍泉州永春的余光中出生在江蘇南京,父親是永春人,母親是常州人。9歲之前,他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南京和常州度過的。因此,他將永春稱作“父鄉”,把江南稱為“母鄉”。 1935年,7歲的余光中第一次回到永春,並在洋上村新阪堂小住;1972年在臺北廈門街“二十分鐘一揮而就”《鄉愁》,享譽海內外。 1937年,安穩的生活戛然而止。為躲避戰亂,余光中與母親從江蘇輾轉到四川。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他才隨家人遷回南京。1947年,余光中考入了金陵大學,但在一年後又隨父母南遷,轉學入讀廈門大學。1949年,余光中隨父母遷往香港。1950年,22歲的他又隨父母赴臺灣定居。為繼續深造,1958年,余光中到美國進修,畢業後回臺任教,其間又兩度赴美。1974年,他到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直到1985年9月,他才離港抵臺,定居高雄。 1946年,就讀高三的余光中(右)和同學合影。 余光中的前半生似乎一路輾轉,與家鄉的距離越來越遠。但他卻說,自己與永春的故事早在出生前就已開始。余光中的父親余超英出生於永春鐵甲玳瑁山麓。在余光中小時候,父親跟他講得最多的是永春五裏街、惠安洛陽橋,有時也會說閩南話給他聽。 1959年和美國詩人佛羅斯特合影 1935年,因祖父去世,7歲的余光中第一次回到永春,並小住了半年時間。祖厝的院子、前院的曬穀場、房後5棵茂盛的荔枝樹和兒時玩伴也因此刻進他的記憶中,並伴隨他一生。 余光中的堂叔余承堯則讓他對永春有了更鮮明的輪廓。余承堯開創了現代山水畫的新風格,他常對余光中講起自己畫中的故鄉。2002年,余光中在《新大陸 舊大陸》中寫道:“我的祖籍福建永春,迄今尚未能回去,只能向北遙念那一片連綿的鐵甲山水,也是承堯叔父的畫境。” 被譽為“璀璨五彩筆” 《鄉愁》用20分鐘一揮而就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1971年,漂泊半生的余光中寫下了《鄉愁》。當時,他再次從美國深造後回臺,回望自己在幾十年間輾轉多地的經歷,思鄉愛國的情感迸發,這首經典作品僅用20分鐘一揮而就。他曾談到《鄉愁》的創作:“自己思念家鄉、懷念祖國的情感已經在心裏沉積了20年,靈感瞬間找到了‘出海口’,就一氣呵成地書寫了自己的‘鄉愁’。” 1970年,余光中在美國。 余光中是詩人,但不止寫詩。他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出版的著作逾70種。他的代表作有詩集《白玉苦瓜》,散文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及評論集《分水嶺上:餘光中評論文集》等,詩作《鄉愁》《鄉愁四韻》,散文《聽聽那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等,分別入選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科書。“我的文學世界有詩、文、評、譯四度空間,詩不寫就寫散文,散文不寫就翻譯、評論,譯、評一陣後靈感就來了,總之有四樣東西來來去去,可以靈活調劑運用,相互影響支持。”余光中在演講時這樣說。 余光中還是一名資深的編輯。他與詩人覃子豪、鐘鼎文等人組成倡導創作真純自由詩的“藍星詩社”,出版多本詩刊雜誌。他還曾主編《現代文學》及《文星》等。 幾度回泉解鄉愁 曾擔任泉州魅力城市推薦人 2003年,75歲的余光中在闊別永春68年後,再次踏上家鄉的土地。“一生漂泊,今天至少該落一次錨。”走進余氏祠堂,他寫道“鄉情怯怯,孺念耿耿”。祭祀完畢後,余光中去了萬杉鄭古厝,並告訴大家:“讓我和祖先靜靜在一起20分鐘。”回憶起7歲時在永春小住的半年時光,余光中提到自己那時最喜歡爬屋子後的荔枝樹。 2003年9月,余光中先生原鄉行,題字勉勵周梁泉(現為余光中文學館館長)複辦《永春文藝》雜誌。 2004年,余光中又專程回到泉州。這一次,他擔任泉州參評“中國最佳魅力城市”的推薦人,站上了央視的舞臺,向海內外賓客介紹自己美麗的家鄉,最終助力泉州獲評。 2003年9月,余光中做客黎明大學。 2010年,永春縣文化館開始創作交響詩劇《鄉愁》,余光中在創作未完成時就親筆題了劇名。編排完成時,余光中剛好在香港開會,連飯都顧不上吃,就一口氣看完了120分鐘彩排錄影;後來,他專程回來觀看演出,並鼓勵家鄉的基層文化工作者。 2012年,余光中先生專程回鄉觀看交響詩劇《鄉愁》演出,鼓勵說:“當年福建數百萬人到臺灣,很多人下南洋,該劇到那些地方演出,會引起很大的共鳴。” 2012年12月,“余光中文學館”奠基,餘光中再次回鄉。文學館建設期間,他親自回來指導布館工作,並鄭重表態:“關於文學館,凡我能做的,我都將去做。”他一下子拿出了近400張手稿、500多本書,還有價值千萬的他堂叔余承堯的畫作,連大學錄取通知書、工資證明都捐了出來。 2015年,在開館前一天,已88歲高齡的余光中花了近3個小時的時間為文學館工作人員細細講解鄉愁,並親筆題寫“文學有家,作家之幸”。他還和妻女一起和自己的塑像玩了半小時,並擺了各種姿勢拍照。後來因年事高行動不便,余光中沒能再到文學館,便委託朋友、同事悄悄到文學館看看,再向他詳細描述。 開館前夕,余光中細細講解鄉愁。 為泉州創作多篇作品 文字間浸染濃濃鄉愁 2003年,再度回到永春的余光中在《八閩歸人》一文中寫道:“淚水忽然盈目,忽然,我感到這一帶的隱隱青山,累累果林,都為我顧盼所擁有,相信我只要發一聲喊,十裏內,枝頭所有的蘆柑都會回應。驟來的富足感一掃經年的鄉愁。”在這篇3000多字寫福建見聞的文章裏,有2600多字寫的是泉州。 那年,家中族親曾給余光中送上了並蒂的蘆柑。他十分歡喜地說道:“有什麼比這對孿生的綠孩子更能夠吮吸故土的乳汁與地氣呢?綠柑盈握,有誰能比我更富足呢?”他將綠油油未成熟的蘆柑帶到臺灣,並在第二年為永春寄來了一首《永春蘆柑》。 余光中為泉州創作的作品中,不得不提的還有2011年發表的《洛陽橋》。“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余光中與洛陽橋結緣是在2004年8月。當時,他驚歎於洛陽古橋神奇的架橋法和文化底蘊,只可惜當時天氣炎熱,沒能細細體會其韻味。2011年4月,余光中花了一個多小時,用1060步走完洛陽橋全程。之後,他只用了一天時間一氣呵成,加上修改時間,從初稿到定稿僅用2天。“這首詩,是我的個人回憶,也是把小我回憶聯繫到泉州的整個大回憶中。”余光中說,《洛陽橋》是沉澱了自己76年濃濃鄉愁的作品。 2011年4月22日,余光中以1060步走完洛陽橋全程。 2015年,在余光中文學館開館前幾天,余光中又特地寫了篇《五株荔樹》:“最後車到了萬杉鄭古厝,不見萬杉,卻有五株荔樹,穿過磚灶猶存的廚房……”他還交代文學館的工作人員要把《五株荔樹》放在館裏較為顯眼的位置。 手稿:五株荔樹(三張) 余光中指導文學館開發鄉愁文創 如今,余光中已逝,但他留下的文化印記和鄉愁情結並未褪色。余光中文學館每年接待數十萬客人,已經成為泉州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名片。 2015年11月7日,余光中攜家人在文學館內。 作者 李菁/文 周梁泉/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