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廚師赴渝開餐廳 「靜中取鬧」亦「食」分安心

【本報綜合報導】「你看,我的餐廳既沒在商場,也沒在小吃街,而在比較偏僻的位置。我認為,只要菜好吃,自然能吸引顧客來。」來自台南的李意羚自信「飯」香不怕巷子深,到重慶開「靜中取鬧」的小餐廳,也能「食」分安心。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重慶渝北的「食也·灶咖」台餐廳,柔和燈光下,舒緩的音樂在店中環繞,三三兩兩的客人悠閑地品嚐著美食,店長李意羚則在廚房裡精心準備下一道菜品。
「美食能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連接,這本身就是一件溫暖人心的事。」廚師行業出身的李意羚回憶,曾有兩桌互不相識的客人,因為她店裡的甜品成為好友;還有一位不愛吃甜食的重慶人,吃過她做的甜品後,感嘆不是辣的也能這麼好吃……「看著這些生活沒有交集的人,因為我店裡的美食而成為朋友,這太酷了。」
提及為何來重慶發展,李意羚說,在她的家鄉台南,餐飲業「很卷」,很多是百年老店,這也導致當地年輕人更願意繼承家業,而不願走出去。「我更願意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品嚐各地美食的同時,打造自己的餐飲品牌。 回想8年前26歲的她初來重慶時,完全沒想到這座城市能吸引如此多台胞在這裡工作、生活。開店後,因為常有台灣顧客光臨,她才感受到重慶的「別有洞天」。
李意羚開餐廳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家」。「在外打拼想家是常態,而我本就是廚師,為何不自己開家餐廳,想家時就自己做家鄉菜,何樂而不為。」

圖為李意羚在廚房裡準備菜品。

平日裡,愛好探店的李意羚也會集各家之長,探索把渝台兩地的菜品進行融合。比如鹽酥雞,台灣不加辣,在重慶做這道菜她會適量加點辣椒,迎合重慶人的口味。
每次有新菜品,她都會拍照發給在台南生活的媽媽,分享自己在大陸的生活。「明年,我想把媽媽接到重慶來看看,帶她逛逛洪崖洞、磁器口……感受大陸這些年的發展變化。」李意羚說。
重慶是一個包容的城市。8年前剛到重慶時她就做過市場調研,當時重慶餐飲業門類單一,多數是火鍋和江湖菜,現在不一樣了,餐飲業更多元化、國際化,世界各地的美食都能在這裡吃到,「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
做廚師很苦、很累,但李意羚很慶幸自己能把愛好變成職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她已在重慶開了3家不同風格的餐廳,店面都在城區較偏僻的位置。經營餐館的同時,她還引入台灣的管理和服務模式,幫助多家重慶本地餐飲企業昇級改造。
舌尖上品味的不僅是美食,也是「登陸」台青的家鄉味。在李意羚看來,越來越多台青正在抓住機遇,融入大陸的發展中,「如今台灣女性青年『登陸』創業越來越多,我也希望在大陸書寫自己的發展故事」。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