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說起福建東山縣,魚是離不開的話題。千百年來,東山人世代耕海牧漁,但歷年海捕中的大宗魚類——野生巴浪魚,因口感差、價格低,被漁民歸類為「雜魚」,只能當作飼料。未曾想到,近年來在人工培育下,一個富民產業正在興起。
走進東山縣銅陵鎮豐匯水產巴浪魚優新品種推廣示範基地,只見藍黃相間的塑膠漁排下,成群的巴浪魚在水中爭搶魚食,濺起層層水花。養殖戶林孝向記者展示了「養魚秘方」——益生菌飼料。
「巴浪魚運動量大,所以進食量也大,但是吃多了容易引起腸胃病致死,益生菌能幫它們調理腸胃。」林孝說,相較於野生品種,養殖的巴浪魚吃大豆粉、食用油和維生素,營養搭配均衡,品質得以提高。
基地負責人林進東是全縣第一個養殖巴浪魚的人,養殖海域達上百畝。記者好奇,是什麼讓他做出了如此大膽的嘗試?林進東說:「原先我養別的海魚,在一次放苗中,巴浪魚苗混進網箱中,後來發現養殖的巴浪魚肉質更佳,於是下決心搏一搏。」
由於沒有養殖經驗,林進東經歷了一次次失敗,當地農業部門的技術人員在瞭解情況後,立馬登上漁排,對他進行「手把手」指導。專家告訴他,冬季水溫低,要在飼料裏摻一些蝦肉增加鮮味;夏季水溫高,要減少投食,以免影響魚的呼吸。從水質、水溫到營養搭配,再到深海網箱養殖,每一批次的魚,技術人員都會參與品質監管,通過藥檢部門進行認證,確保無污染。
因為肉質鮮嫩、綠色生態,養殖的巴浪魚成為餐桌上的美味。近兩年,巴浪魚的價格從一斤8元漲到一斤50多元。
為了讓大夥一起致富,東山縣採取「基地+農戶」模式,無償為養殖戶提供魚苗、技術指導、飼料供應等服務,並參與農博會展銷活動,積極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目前,東山縣巴浪魚養殖從業人員達2000餘人,巴浪魚年產量可達1600萬斤。
漁民姚東成是2022年新入行的巴浪魚養殖大戶,在當地農業部門的扶持和林進東的指導下,他養了6萬斤巴浪魚,一年時間獲得30多萬元利潤。「8個月到10個月就能養出一批,飼料都是專家把關,成品有漁業公司回收,不愁養不愁賣,今年再追加養殖4萬斤。」姚東成說。
除了鮮魚,養殖的巴浪魚還可做罐頭、刺身、預制菜等一係列深加工產品,不少漁民轉產轉業,從事巴浪魚的醃製、加工。有了完善的產業鏈和火熱的市場,東山縣養殖的巴浪魚長期供應40多家電商銷售,帶動當地冷鏈及活鮮運輸業的發展。
為了把「魚文章」做透,數十家巴浪魚養殖大戶還開發漁排垂釣、「巴浪魚盛宴」等活動,形成了東山旅遊新熱點。記者看到,一艘艘快艇往返於碼頭和漁排之間接送遊客,不少人在漁排上體驗養魚、抓魚,並現場購買。
「未來,我們將為農戶與科研院所牽線搭橋,幫助突破魚苗人工繁育關鍵技術,加快優新品種推廣和規模養殖,助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東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蔡燕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