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如何把握「產業之鑰」

「祗有把特色產業發展好,鄉村全面振興才有基礎。」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黨委書記林豪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水滿鄉位於海南中部生態核心區,自然資源優勢得天獨厚,近年來,茶產業已經成為水滿鄉重要的經濟支撐和主導產業,當地通過發揮特色優勢,發展「茶葉+旅遊」,讓村民吃上了「茶葉飯」。
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抓手和關鍵。實踐證明,立足本地優勢、發揮特色產業,對產業振興具有「奇效」。
在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鎮西山村,有近90%的村民從事花卉種植、銷售,通過發揮傳統花卉產業特色優勢,村民們也嘗到了「產業興旺」帶來的甜頭。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鎮西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東海表示,西山村正借助電商、直播平台不斷拓寬銷路,「現在,村裡的花圃還吸引來了很多遊客,進一步帶動村民致富。」
發展產業,離不開科技支撐。加快推動科技下鄉,鄉村振興才能加速。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杜志雄認為,當前,關鍵是要著力形成一批規模適度、應對自然和市場風險能力強的農業生產主體,適度規模的農業生產主體(如家庭農場等)更願意引進技術、提高產出,從而帶動農業整體科技水平的提升。與此同時,也要認識到中國「大國小農」的現實,發揮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使用新的技術,降低生產成本,使小農分享利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原副院長萬建民表示,發展農業產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要重視提高農業領域的科技水平,增強農業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的協同,提高企業科研能力。
不少代表委員還就科技人才下鄉、助力產業發展提出建議。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副鎮長、五星村黨總支書記黃麗萍建言,相關部門加大對農村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農林大學根系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廖紅提出,中國農業主要以小農戶為主,特別是農村勞動力平均年齡較大,科學素質較低,對新科技的接受和理解力不高。建議建立穩定的基層農技人員隊伍,建立基層農技人員培訓體系,打通科技與田地的「最後一公里」。
目前,中國官方正將鄉村振興作為重要任務之一加以推進。7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審議,在農業農村部加掛國家鄉村振興局牌子,不再保留單設的國家鄉村振興局。
杜志雄表示,把國家鄉村振興局及其職能納入農業農村部,有助於理順政府工作機制,有助於鄉村振興工作的整體設計、統一規劃和統籌協調,實現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措施「一盤棋」地落實,從而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職能機構統一後,依然要保持對剛剛脫貧人口的關注,防止出現規模化返貧,這也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