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桑
桑樹是中國南方常見的樹種,泉州市區也隨處可見。因它們的樹葉可喂蠶,所以連小孩都很熟悉。開元寺的古桑,據記載有1300多年樹齡,有“桑開白蓮”的傳說。據記載,其樹幹因雷擊一分為三,猛發細枝,臥龍式地撐起天穹似的樹冠,心材已有腐,仍頑強生長,春枝萌發,今仍可見開花,實為樹木一大奇觀。
桃花心木
三朝巷有一棵參天大樹,約6層半樓高,胸徑1.2米,羽狀複葉,生長茂盛,但未見開花結果,樹名桃花心木。該樹為世界名貴用材樹種,木材色澤美麗,硬度適中,易於打磨,不受蟲蛀。驚奇的是,其木材可開解成紙一樣的薄片,用於鑲木和作裝飾。它原產于熱帶美洲,系1966年由林業部門引種。
榔榆
玉犀巷一大院內有泉州最高大的榔榆和白蘭花樹,兩棵樹的樹齡都在百年以上。榔榆為落葉喬木,樹形奇特,葉小果紅,木材堅韌,根葉藥用。白蘭花樹屬常綠喬木,葉大蔥綠,花白色,香飄四溢,為著名的觀賞樹種。院內面積不大,但配置了假山小水池,景色宜人,如蘇式小園林。
油橄欖
泉州現有一棵油橄欖,在九一街一單位內,葉背白色,閃亮的樹冠伸出牆外,高約12米,樹幹黑褐色,密被銀灰色鱗片,曾開花但未見結果。該樹原產於歐洲南部,樹型優美,造型呈盆景形態,系1964年從阿爾巴尼亞引進種植的。
秋楓
一棵高大的喬木,巍峨在道路中間,名為“秋楓”,也有人叫它“重陽木”,是誤稱。它樹身近橢圓形,長2.8米、寬1.9米,估計有5層樓高,枝繁葉茂,樹冠覆蓋東西30米,南北20米,看起來“遠近高低各不同”,不愧為泉州“秋楓大王”。
闊莢合歡
為落葉喬木,樹冠寬闊,羽狀複葉,花黃綠色芬芳,莢果扁平經久不落,木材為傢俱、農具用材,泉州群眾喜歡用它做砧板,樹皮可入藥。泉州市區偶見。在新門街源和堂景區外牆,有棵高約13米、胸徑1.3米,南北樹冠長約18米、東西寬14米的大樹王,蔭蔽四周。
特點:世界十大佳果樹種之一,泉州市區僅發現兩棵,別具風格
椰樹
為世界十大佳果樹種之一,是海濱沙灘浴場的風景樹,中國海南、廣東、雲南、台灣栽培歷史悠久。南俊路兩棵椰樹別具風格,能開花結果,唯其果實內腔是否飽滿具汁,未見有人嘗試。
散沫花
別名“指甲花”,名貴花木,早在304年中國最早的植物專著《南方草本狀》就有記載。原產於南非和東南亞,世界熱帶地區灌木,花極香,可提取香精和香膏,用於化妝品,葉可做紅色染料,醫藥上外用治無名腫毒。泉州民間偶有種栽,菜巷和金山社區南區的兩株為珍品。
烏桕
百源清池波光粼粼,四周綠樹環繞。這裡有一棵泉州市區最大的烏桕樹,樹冠半倚池中,別具一格,與水中的石亭、石橋相映成趣,遊客常在樹下取景拍照。烏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木本油料樹木,它以種子取蠟和榨油而顯得稀有,是化工的重要油料。現在多開發為園林綠化樹種。
梧桐
樹型優美的觀賞樹種,歷代文人墨客譽其為高尚純潔的品格象徵,“築巢引鳳”之說指的就是梧桐樹。它是落葉喬木,樹皮青色,蓇葖果開裂呈匙形,種子長在匙緣邊上,樹木中唯有,是植物知識科普的材料。它果實小,可炒食,全棵可入藥,為名貴樹種。泉州市區僅見胭脂巷兩棵。
叢生樟
樟樹是大家所熟悉的樹木,常作為行道樹。它以樹身高大雄偉、木材優質和一身香氣而著稱,木材常用於寺廟建築和雕刻。福建省最大的一棵樟樹王在德化美湖。在泉州市區小山叢竹公園,有兩棵樟樹與眾不同,它一樹分為八樹幹,通直從容,似姐妹,造型別致,成為一大園林樹木景觀。
窿緣桉
泉州市區的桉樹20世紀50年代引進,至今所剩無幾(新引進的巨尾桉除外),唯獨靈山路停車場一棵引人注目。該樹生長健壯,高約8米,樹幹要兩人合抱,葉青翠,花芬芳,招引蜜蜂,蒴果陀螺形狀,成為泉州市區桉樹引種歷史的見證。它原產於澳大利亞,木材灰棕色,堅實耐腐,為建築和造紙用材。
金蒲桃
為澳大利亞特有的代表樹種,株型挺拔,葉色亮綠。冬春之時,一簇簇金黃色的花朵如黃繡球綴滿枝頭,鮮豔奪目,是十分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現今在小山叢竹公園可見。
鐵冬青
清源山、紫帽山較常見,為著名的觀果樹種。它葉似榕樹葉,花小白色芳香,密集的聚傘花序,結出紅彤彤、金燦燦的果,深受人們喜愛。小山叢竹公園的鐵冬青為泉州鯉城區市區同種樹木中的佼佼者。
垂柳
垂柳婀娜多姿,姿態優美,最著名的莫過於杭州西湖和北京北海公園的垂柳。泉州市區僅見于義全街渠邊的一棵,樹高約6米,葇荑花序,枝長1至2米,蒼翠優美,記載了泉州垂柳的栽培史。垂柳有天氣預報的功能,盛夏季節的垂柳枝葉蔥綠,若是暴風雨欲來,蔥綠的柳葉會忽然變白,下垂的葉片一下翻轉過來,預報晴即將轉陰。
長葉柞木
泉州市區石頭山真武廟有兩棵常綠小喬木,一年四季枝葉葳蕤,樹葉在陽光下熠熠閃亮,花小密集芬芳,花期時引來群群蜜蜂采蜜,漿果小,近球形。據管理人員介紹,兩棵樹的樹齡都在百年以上。經林業部門技術人員鑒定,它們在植物學上都屬於大風子科,一棵叫長葉柞木(胸徑80釐米),一棵叫廣東刺柊(胸徑50釐米),二者材料堅重,可用於農具及雕刻。此為泉州市區僅有的兩棵野生樹種,十分難得。
作者 許鈸鈸 吳嘉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