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新社記者日前探訪中山陵,整個建築群依紫金山而建,微雨過後雲霧盤繞,靜謐中更顯氣勢磅礡。各地慕名前來的參觀者,從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牌坊出發謁陵。
肇建共和憾倉促,畢生凝夢歸金陵。孫中山59年人生歲月,戎馬倥傯,輾轉各地,在南京唯有短暫的92天。
「吾死以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依孫中山先生遺願,先生遺體於1929年6月1日奉安紫金山。據《總理奉安實錄》記載,當時陵園內,廣場旗桿降半旗誌哀,舉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近一個世紀過去,偌大的陵園及文物遺存保護完好,域內植被茂密、草木蔥蘢。
博愛牌坊、陵門、碑亭、祭堂等建築群在紫金山中軸線上依次而建。陵墓建築覆蓋藍色琉璃瓦。從空中俯瞰,似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鍾」。
一批生前追隨孫中山先生的仁人志士去世後,也葬於陵園內伴其左右,其中有廖仲愷何香凝墓、譚延闓墓、鄧演達墓、范鴻仙墓等。
參觀者拾392級石階,抵達祭堂。祭堂中央是孫中山漢白玉座像。孫中山先生手執長卷,目視前方。穿過先生手書「浩氣長存」橫額墓門進入圓形墓室,人們繞靈柩一周,憑弔瞻仰。
是何情結和牽絆,讓孫中山先生選擇南京作為生命歸宿?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員郭必強告訴記者,先生在南京僅92天,卻是肇建共和、夢想終償的92天。辛亥革命,是其畢生事業的巔峰,亦留下遺志未竟的遺憾——臨時大總統之位很快讓位於袁世凱。而南京,是這一切的見證。
如今,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對實業發展的諸多規劃和宏願已成為現實。振興中華、天下為公,孫中山先生的精神為後人所銘記,更激勵著中華兒女。
每年在孫中山誕辰日(11月12日)、逝世紀念日(3月12日)謁陵,是江蘇省、南京市各界人士的傳統。民革江蘇省委會前副主委殷志強告訴中新社記者,從上世紀80年代起,這個傳統堅持了30多年。「兩岸是命運共同體,是骨肉一家人。中山陵是兩岸同胞記憶共系、情感共鳴之地。」
迄今為止,連戰、吳伯雄、江丙坤、洪秀柱、朱立倫、林豐正、蔣孝嚴、郝龍斌、蕭萬長等台灣政要和知名人士,及近300批次的台灣參訪團體專程赴中山陵謁陵。
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不少兩岸年輕人在中山陵舉辦的交流活動中結識、結緣。中山陵不僅是兩岸同胞、全球華人共同瞻仰的精神聖地,更是聯結華夏兒女情感、溝通兩岸親情的紐帶,增強兩岸同胞認同感與凝聚力的一座「心橋」。
孫中山紀念館前,王省撫摸著家族幾代人泛黃的家書,既有不捨,也是釋然。沉默許久的他緩緩對記者說道,這裡是家書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