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流行到泉州打卡“寺廟遊”,“世界宗教博物館”火爆出圈!

在剛剛過去的清明節,途牛、攜程、去哪兒等旅行平臺的數據顯示,“寺廟+賞花游”成為假期的熱門產品,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今年以來,“寺廟遊”大火,中國不少地方的寺廟迎來了客流高峰,尤其是不少“90後”“00後”都迷上了“寺廟遊”。

作為“泉南佛國”“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去年以來,“寺廟遊”率先在各個社交平臺上火爆出圈,泉州成為許多年輕人打卡“寺廟遊”的重要目的地。

草庵摩尼光佛(艾羅斯 攝)

1
“寺廟游”成為年輕人最新解壓方式

當下,“寺廟游”成為年輕人最新的解壓方式。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寺廟相關景區門票訂單同比增長3倍多,其中,今年2月以來,預訂寺廟景區門票的人群中,“90後”“00後”占比接近50%。“寺廟遊”繼野餐、露營等之後,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今年以來,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寺廟遊”詞條熱度居高不下。不久前,微博熱搜有個詞條“#為何寺廟旅遊在‘90後’‘00後’中爆火#”,僅僅一條跟帖,就引發了13萬的閱讀。

“寺廟游”緣何受到青睞?不少年輕人表示,到寺廟可以舒緩心中的壓力。此外,寺廟宮觀的建築設計,贏得了當下年輕人的審美需求,不少年輕人進寺廟祈福、遊覽的同時,喜歡拍下一張張古風唯美的照片上傳社交網絡,贏得一波關注。

集“祈福、放鬆、打卡”於一體的“寺廟遊”,因此“拿捏”住了這屆年輕人。

2
穿漢服逛泉州寺廟很上鏡

早在去年,慕名前來世遺泉州旅遊的年輕人中,就有一大波率先啟動了“寺廟遊”,在開元寺、承天寺、崇福寺、清淨寺等地,一些寺廟內的網紅牆、出片地前,常常有年輕人排長隊,等著拍照打卡。

在小紅書、微博、抖音等平臺,穿著復古的漢服,在古樸的寺廟內拍一組照片,成為許多年輕遊客泉州游的“標配”,泉州也因此在各個平臺的“寺廟遊”中領先一步出圈。

宋元時期,泉州以“東方第一大港”的寬博胸懷,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賈,多種宗教文化和宗教藝術得以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紮根、成長,泉州因此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除了儒釋道,伊斯蘭教、天主教、景教、印度教、摩尼教等諸多外來宗教珍稀歷史遺存,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作為“泉南佛國”,泉州共擁有800多座佛寺,還有眾多的道教宮觀、民間廟宇、伊斯蘭教建築、基督教、天主教教堂等。位於泉州古城中心的塗門街,是泉州多元宗教文化的一個展示窗。這條街從西往東,短短數百米內,分別坐落著代表儒家文化的府文廟、代表伊斯蘭文化的清淨寺和民間信仰的重要代表關帝廟,千年以來,這些宗教信仰在此毗鄰而居、和諧共處,成為許多“驢友”、文史愛好者來泉州“寺廟遊”必打卡的點。

    相關鏈接

來泉州古城不可錯過的寺廟宮觀

十步一寺,五步一廟,在6.41平方公里的泉州古城,就分佈著開元寺、承天寺、崇福寺、清淨寺、天后宮、府文廟、元妙觀、關嶽廟等眾多驚豔四座的寺廟宮觀,隨意走進一座寺廟的回廊,或許就能聽到千年歷史的迴響。

開元寺

作為宋元時期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開元寺宏大的規模、高規格的建築形制及極高的歷史、宗教、藝術、科學價值,令其成為泉州文化地標之一。在這個千年古刹裡,有幾個“中國之最”——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宋代石塔東西塔,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古戒壇甘露戒壇,還是中國唯一擁有印度教遺存的佛教寺廟。

泉州被稱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圖為遊客在泉州開元寺裡參觀古印度教石柱。(陳起拓 攝)

作為被大批遊客奉為聖地的開元寺,來這裡更多的是操著一口地道方言、虔誠的老泉州人。每逢農曆廿六,這裡人山人海、煙火繚繞,一派“泉南佛國”繁盛的景象。東西塔、“網紅牆”更是許多年輕人“寺廟游”必打卡之地。

承天寺

紅磚白石、燕尾屋脊,晨鐘暮鼓,雨飛簷下,承天寺結構錯落,移步換景,頗具“鬧市山林”的幽靜,是人們在鬧市中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地方,漫步其中,令人心寧氣靜。

“鬧市山林”承天寺(泉州晚報資料照片)

承天寺有著悠久的歷史,原為五代節度使留從效的後花園,寺中還存有隋唐年間銅鑄阿彌陀佛、北宋石經幢、明代銅造觀世音菩薩等文物古跡,這裡還是一代高僧弘一法師最主要的駐錫之地,有“弘一法師化身處”和弘一法師居住的月臺別院等痕跡。

崇福寺

崇福寺與開元寺、承天寺並稱為泉州“三大叢林”,崇福寺以洪鐘、斜塔、千人鼎“鎮山三寶”著稱。每年早春,這裡的十多株山櫻花繞寺盛開,光豔動人,前不久,在各個社交平臺上,崇福寺粉色的櫻花與朱紅色的紅牆,迅速圈了一波粉絲。

早春崇福寺的山櫻吸引許多人打卡(戴涵琦 攝)

走在寺中,古老的應庚塔矗立著,晨鐘暮鼓,草木不語,殿堂靜穆,它們安靜了歲月,溫柔了時光,能悄悄撫平世人心中的焦躁。

清淨寺

泉州清淨寺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是中國少有的用花崗岩和輝綠岩建造的禮拜寺,現存有石構門樓、奉天壇、望月台等,呈現出鮮明的西亞伊斯蘭教寺院特徵,寺院裡還有《重修清淨寺碑記》《重立清淨寺碑》等中國伊斯蘭寺院中可考的最早的漢字碑記、宋代“出水蓮花大香爐”等諸多珍貴的歷史遺存。

外地遊客打卡清淨寺 (泉州晚報資料圖片)

這座散發著濃郁異域風情的寺院,是許多年輕人必打卡之地,“出片率”非常高。

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是海內外現存規格最高的祭祀媽祖的宮廟,這裡依然保留著“前殿后寢”建築佈局,是海內外眾多媽祖宮廟的建築範本。

天后宮與德濟門遺址毗鄰而居(黃寶陽 攝)

天后宮建築結構奇特,雕刻造型精美,壯觀的山門,小巧玲瓏的戲臺,讓人倍感尊威的東西闕和華麗大氣的大殿,是閩南建築藝術的一絕,天后宮與門前的德濟門遺址,2個世界遺產點同框,十分吸睛。

府文廟

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初年(976年)的泉州府文廟,是東南地區最大的文廟建築群。大成殿是其核心建築,為中國比較少見的宋代重簷廡殿式結構,面闊七開間,進深五間,殿頂鋪黃琉璃瓦,正面殿前簷下有兩根浮雕盤龍金柱和六根浮雕盤龍簷柱,這些建築做法,是宋元時期州府級文廟中最高的規制。

泉州府文廟主體建築大氣恢宏,秉承中原傳統孔廟規制,在建築手法和裝飾藝術上,則融合閩南傳統建築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以及裝飾的多樣元素和特色,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地域文化特色。隨便站在哪個建築前,一拍就是“大片”。

通淮關嶽廟

“詭詐奸刁,到廟傾城何益;公平正直,入門不拜無妨”。與許多大隱山林的寺廟不同,關嶽廟很直白地坐落在鬧市區塗門街上。

它的出現,讓遊客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駐足瞻仰。香火繚繞的關嶽廟,早已成為泉州的一景,是瞭解泉州多元宗教文化的一個窗口。

元妙觀

元妙觀(天公觀)始建於西晉,距今1700多年歷史,是道教傳入福建後的第一座道觀,被譽為“八閩第一道觀”。身居鬧市的天公觀,作為泉州人極其尊奉的天公道場,自有一番氣勢。

元妙觀融道教文化和閩南古建文化為一體,殿堂金碧輝煌,雕刻繁瑣精美,集漆金、瓷雕、木雕、石刻於一身,色彩絢麗,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

作者 黃寶陽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