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叔涓四川報導】古有「愚公移山」故事,現在,有一位北大的台青博士林書任與父親林春福,他們到大陸發展不是到北上廣深的大城市,而是去到台灣人很少的四川涼山「種橄欖」,他們種田種樹賣橄欖油,一路勤懇耕耘的故事值得一探。
在春日暖陽下, 第四季「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體驗採訪團到了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宏模鄉的山上,看到遍佈山坡的油橄欖樹已發出新芽,到處一片綠油油的繁盛景象。
迎接大家的是戴著無邊框眼鏡、一身書生樣子而被曬得很黑的「80後」台灣青年林書任,和他的父親林春福曾經是深圳台商老闆,現在他們在是寧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業經營人,種植著幾個山頭的油橄欖樹,並將農業視作終身事業。
林書任的父親林春福是1987年便到大陸深圳投資的台商,「80後」的林書任因為常常聽到父親講大陸的種種發展情況,也看有關大陸風土人情的紀錄片,成長過程中,林書任對大陸完全不陌生,因此他決定跨海到大陸升學,2013年到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攻讀博士。
接受現場多位台青自媒體人和記者採訪的林書任說,「我的故事很簡單,從台北到北京再到大涼山,從北大博士到四川涼山。」林書任已經很熟悉,他經常接受邀請去到各地分享他台青在四川涼山種田的「新農業」經驗,他總是介紹自己是一名紮根大陸鄉村的普通青年。
2011年,時年56歲的林春福決定再次創業,從製造業轉戰農業,發展油橄欖產業。經過考察走過許多地方,才選中土壤和氣候條件都適宜油橄欖生長的涼山,並開始在此深耕。
2013年,林書任從台北進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父親對大涼山的執著和熱愛深深打動了他。於是,林書任博士畢業後,跟隨父親的腳步開啟了在大涼山種油橄欖之旅。2014年起,林書任也參與進來,父子倆一個抓生產、管品質,一個做品牌、拓銷路,油橄欖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林書任笑道表示,父親的夢想是在大涼山種植10萬畝油橄欖,帶動更多人致富增收。望著田間茁壯生長、四季常青的油橄欖樹,在與父親共同奮鬥的過程中,他想探索更多跨界鄉村振興模式。
談及自己近10年來的心路歷程,林書任感慨道,自己和父親就像一對親密「戰友」,並肩奮鬥在田間地頭。「如果說一開始是被爸爸的創業精神和拚搏精神打動才加入,現在的我則是真正看好大陸鄉村的發展前景,願意全身心投入農業。」從對涼山一無所知,到學會簡單彝語,這位台青已逐漸融入當地。
作為新一代台商,和相對傳統的父親不同,林書任更樂於創新。他說,大陸是一片廣闊的舞台,自己想以油橄欖產業為基礎,探索更多農旅融合的延伸產業,「我們父子兩代人合力,一定能在涼山創造出不一樣的未來。」真正讓鄉村實現多元化發展,並期待形成可複製的經驗,為大陸鄉村振興獻計出力
當體驗採訪團行在田中和村莊行走時,不時有村民熱情地問候林書任,對他們而言,這對台灣父子已經不再是遠道而來的陌生人,而是帶大家致富的好朋友,當地人重要的一份子。
隨著大陸鄉村振興不斷推進,涼山的村莊風貌、基礎設施建設、民眾生活水準都越來越好,能為「第二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為實現上述想法,2021年,林書任在涼山組織成立了新農人培訓中心,教授當地民眾油橄欖種植技術,內容涵蓋施肥、管護、修枝、採收等各個環節,未來還會陸續開設民宿管家、直播帶貨等課程,希望吸引更多當地民眾加入,持續增收。
林書任認為,台灣在鄉建、鄉創方面有先進經驗,而台青非常適合將這些經驗帶到大陸。大陸是一片廣闊的舞台,台青既能在這裏實現自己的價值,也能為大陸的農業發展有更好的成績。
涼山全面脫貧 彝族村闖出幸福路
【記者蔡叔涓報導】在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螺髻山鎮西北部有個甲甲溝村,這裡距離州府西昌市50公里,海拔從2000米到2600米的跨度,地勢起伏大,氣候以山地高寒氣候為主,主要居民就是彝族村民。
涼山是大陸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也是一片多民族的土地,共有十四個世居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但是由於歷史、自然、交通、經濟、基礎設施、思想觀念等諸多因素影響,涼山也是大陸「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
但是,在在2020年在涼山州政府的努力下,涼山州宣佈全面脫貧,打贏了脫貧攻堅大戰,甲甲溝村的彝族村民也搬進新建的新家。
當地的彝族村民沙馬日各和老伴兒帶著孫子,在3年前搬到山下新房子,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還有個大院子,鄰居們可以一起在院子裡織布唱著彝族傳統歌聲。
沙馬日各講述著他這些年來生活的變化,非常滿意現在的生活,希望自己可以長壽一點,沙馬日各說:「以前住在山上什麼都難,現在好了,娃兒讀書方便了,看病方便了,生活也變好了!」
據介紹,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甲甲溝村堅持自然生態優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原則,新村新寨與自然環境合理融合,推進精準施策、精準幫扶,闖出了新村幸福路。
在這個彝族新村裡,有以彝漢雙語形式的公益廣告和諺語警句,教化於人。此外,通過發展種植養殖業、外出務工等途徑助農增收實現人均純收入達到12600元人民幣,脫貧戶的人均純收入超8000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