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次!戴雲山保護區記錄到“蝶中皇后”羽化和產卵全程

位於泉州市德化縣的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追蹤調查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金斑喙鳳蝶時,記錄到珍貴的雌、雄蝶生態行為與習性,多次創下全國首次記錄,驚喜連連。

近日,據保護區管理局消息,工作人員研究又有新突破,他們在野外環境下記錄到金斑喙鳳蝶從蛹脫殼羽化和雌蝶產卵過程。這在金斑喙鳳蝶研究領域,均屬中國首次。

精心守護 記錄羽化全程

去年,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監測團隊順利找到金斑喙鳳蝶的棲息地,觀測到這些“蝶中皇后”攻頂、覓食等生活習性。但金斑喙鳳蝶在野外交配、產卵、孵化、結蛹、羽化等,蝴蝶研究界均無記錄。

為了實現零的突破,科研監測團隊從2022年9月中下旬開始,就在金斑喙鳳蝶的寄主植物上尋找它們的卵。“那邊的樹,每一棵我們都爬上去,一片葉子一片葉子地尋找。”科研人員陳文偉介紹,經過“大海撈針”般地搜尋,他們終於找到了多枚如同袖珍珍珠般晶瑩剔透的小卵。

5齡幼蟲

從那以後,科研人員長期監測這些卵,記錄下金斑喙鳳蝶從卵孵化成1齡、2齡、3齡、4齡、5齡幼蟲直至化蛹的全過程。

2022年11月開始,金斑喙鳳蝶幼蟲化蛹後,開始了漫長的蟄伏過冬過程。“我們總共監測了20多個蛹,幾乎天天都要去看一眼,觀察有沒有什麼變化。”科研人員笑著說,這些珍貴的蛹成為他們的“小寶貝”,大家定期觀測,每逢颳風下雨還擔心它們被破壞掉。2023年春節期間,氣溫驟降,保護區內出現雨霧凇,大家生怕脆弱的蛹受到傷害,連夜趕到現場去觀測。

2023年3月,經過漫長的蟄伏後,金斑喙鳳蝶翠綠色的蛹殼漸漸變黃,這預示著它們要羽化成蝶了。

科研人員監測羽化過程

“我們就像等待新生兒寶寶一樣,24小時守候著。”陳文偉介紹,由於沒有經驗,也沒有相關的科研資料可以借鑒參考,科研團隊成員只能採用最原始的辦法,帶著乾糧輪流在現場守候著。為了記錄下珍貴的羽化過程,科研人員還特意在野外佈置了“攝影棚”,光相機就架了四五台。

守候了數個通宵,曙光終於來了。3月底的一天晚上9點多,蹲守的科研人員突然聽到一聲輕微的“咔咔”聲,仔細一看,原來是蛹殼前端裂開了,隨後蛹殼的裂縫越來越大,幾分鐘後,一隻華美的金斑喙鳳蝶從蛹中掙脫出來,趴在附近的樹枝上,慢慢張開蜷縮著的翅膀,直至第二天清晨才振翅飛走。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蛹都能成功過冬、成功羽化。4月17日,科研人員發現編號為8號的蛹突然不見了,大家急忙到處尋找,最終只在附近的地上找到一些破碎的蛹殼,估計是被天敵捕食。“前前後後總共有4個蛹不見了,大家都很心痛。”

據統計,本季保護區管理局科研團隊總共監測了20多個活蛹,其中有5只雌蝶成功羽化,其餘羽化出來的均為雄蝶。

偶遇殘蝶 首次記錄產卵過程

金斑喙鳳蝶破殼羽化,開始了新一輪短暫而又璀璨的生活。科研人員們也開始了新一輪的觀測記錄。

4月26日下午3時許,科研人員小黃在金斑喙鳳蝶蜜源植物附近觀測、巡查時,突然看到地上有一隻撲棱著翅膀的大蝴蝶,但卻飛不起來。小黃上前查看,發現那是一隻受傷的雌性金斑喙鳳蝶,它的一邊翅膀已經破碎,另一邊翅膀也從根部斷裂了。

殘蝶產卵

“它太可憐了。”看到受傷的雌蝶,小黃心裡難受得要命,“而且它的肚子鼓鼓的,應該是已經交配過,肚子裡有很多卵,快生產的樣子。”這只雌蝶在野外肯定是無法生存了,小黃只好將它帶回保護區管理局精心呵護、監測。

4月27日淩晨1點多,小黃正在給殘蝶餵食時,突然看到兩顆小小的卵從它的尾部掉落出來。“啊,它產卵了!”上午8點多,雌蝶產下3枚卵;29日又產下1枚。先後產下6枚卵,這只雌蝶再也沒有力氣了,產下最後一枚卵後沒多久,它也消耗掉了最後的生機。“它肚子裡還有很多卵,但生不下來了。”小黃惋惜地說。她模仿野外環境,將這6枚珍貴的卵,分別安置在6片金斑喙鳳蝶寄主植物葉子上,期待著它們能成功孵化。

“能夠監測到這些珍貴的記錄,我們保護區監測團隊非常振奮,都覺得去年以來的辛苦付出很值得。”戴雲山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李文周說,“對金斑喙鳳蝶的研究,我們保護區將持續進行。”

作者 陳明華 文/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