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專刊】從「堯封太姥」到「白茶始祖」 「太姥」的神聖化過程

◎白榮敏

福建福鼎市境內有一座名山,絕壁摩空,奇峰插漢,怪石嵯峨,雲蒸霞蔚,形勝令人稱絕;但其實,她的名字也很迷人,叫做「太姥」。「太」是尊稱,「姥」原為「母」,即老母,「太姥」是最古老的那位母親,按專家的話說,「太姥是先秦乃至帝堯時代被尊為始祖母的女性,她和她的子孫們是開發福建及其毗鄰地區的拓荒者。」1從民間信仰的角度,她是閩地的第一位女神。這位女神和以她命名的這座東南名山,有一個神聖化的過程,至少有4次國家層面對女神的敕封或敕祭,而到了今天,太姥娘娘又享祀「中國白茶始祖」的尊號,筆者對相關史料和事實進行梳理,按時間順序考述如下:

太姥娘塔

一、 堯封太姥

「作為甌越一帶母系氏族的首領,太姥成為神靈的過程,揭示的也是南方部族祖先崇拜的興起與神聖化。」2回顧這個神聖化過程,我們可以先從「堯封太姥」說起。在相傳太姥娘娘修行的太姥山一片瓦區域,有一座「太姥娘塔」,塔是一座石構小屋,屋內供奉一座葫蘆形石塔,塔身刻「堯封太姥舍利塔」7字。石構小屋建於民國三十三年(1947年),是後來為保護「舍利塔」而建,而屋裡的「舍利塔」很可能至少在明代就已存在,民國卓劍舟的《太姥山全志》記載:「太姥墓碑:鐫曰『堯封太姥舍利寶塔』。明林祖恕記云『唐玄宗賜祭題額』,疑即此。」3如果林祖恕此「疑」能得到確認,那它就是唐時之物。不管怎樣,值得關注的核心還是這「堯封太姥」4字,它不但指出了太姥是堯時之人,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太姥乃「堯封之神」,它是太姥神聖化的開端,同時也是太姥被納入上古華夏文明譜系的開始。

《三山志》書影

二、 漢武授封

關於漢武授封,最早見於宋梁克家《三山志》的記載:
太姥山,舊名才山,《力牧錄》云:容成先生嘗棲之。今中峰下有石井、石鼎、石臼存。王烈《蟠桃記》:堯時有老母,以藍練為業,家於路旁,往來者不吝給之。有道士嘗就求漿,母飲以醪。道士奇之,乃授以九轉丹砂之法,服之,七月七日乘九色龍而仙,因相傳呼為太母。山下有龍墩,今烏桕葉落溪中,色皆秀碧。俗云:仙母歸即取水以染其色。漢武帝命東方朔授天下名山文,乃改母為姥。4
以上文字,表面上說的是太姥山的改名過程:太姥山原名才山,堯時有老母住在山裡,因為樂善好施,被道士度化成仙,被呼為「太母」,山改名「太母山」,到了漢武帝命東方朔授封天下名山,改「母」為「姥」,正式定名「太姥山」。但實際上說的是太姥山的神聖化過程:先是容成子在此棲居,容成為黃帝的老師,是上古時期一位重量級神仙,他在太姥山修真,開啟了太姥山作為神山的身份;而太母也在此山居住並且成仙;然後是東方朔身負漢武帝的旨意來到此山,他在驚訝於太母山高端顏值的同時,也驚歎於太母的高端地位,情不自禁地為太姥山正式定名,並授封太姥山為「天下第一山」5。「山名從『太母』改為『太姥』的過程,就是山嶽進入到帝國禮制的隱喻,也標誌著『太姥』此時已成為國家認可的山嶽之神。」6
漢武授封,也意味著太姥山被納入華夏文明譜系的延續。

《福寧州志》書影

三、唐皇敕「春秋致祭」

關於唐皇敕「春秋致祭」,明代以來屢見於各種記載,先看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大姥山,在福寧州東北百里,高十餘里,週四十里,舊名才山。《力牧錄》云:黃帝時,容成先生嘗棲此。王烈《蟠桃記》:堯時有老母居此仙去,因名太母山。漢武帝命東方朔校天下名山,又改母為姥。唐開元中,特圖其形,敕有司春秋致祭。7
這段文字記述了黃帝時容成子棲居、堯時老母居此仙去、漢武帝命東方朔校天下名山「母」為「姥」的一系列神聖化過程後,說到了唐開元年間,太姥山被繪製成圖,朝廷敕令地方官府春秋二祭。這既表明了太姥山進入華夏文明譜系的一脈相承,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太姥山祭祀制度的開始。從這裡我們得知,唐玄宗時期,太姥山被列入國家正祀體系。

太姥娘殿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的這段文字較為簡要,關於為什麼會有「春秋致祭」的開始,明代謝肇淛的《太姥山志》把來龍去脈交代地比較清楚: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都督辛子言自越泛舟來牧閩,止本州8海上,夢朱衣玄冠者執圭而前曰:「某神吏也,昧爽,仙姑將之蓬菜,司風雨者先驅以蕩魚鱉之腥。中丞泊舟當路,幸移楫焉。」既覺,亟移舟,果風雨暴至,洪濤駕天。少頃,澄清,雲霞絢彩,有鸞鶴笙管之音。子言繪圖奏聞,上置圖華萼樓,宣示諸王、宰輔,敕有司春秋致祭,仍禁樵采。9
這個故事明何喬遠《閩書》和萬曆四十四年《福寧州志》均有記載。故事的主體雖是一個靈異事件,但主人公辛子言確有其人。他在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受命擔任福州都督兼刺史,走海路去履新,路過福寧州海面,遇到了太姥赴蓬萊的壯觀場面。於是他關注到了福寧州這座太姥居住的神山,並且作為祥瑞繪圖奏報朝廷,唐玄宗在花萼樓和諸王眾臣觀賞太姥山圖之後,下旨福建官府對太姥山進行春秋兩季的祭祀,同時封禁太姥山,禁止樵夫進山砍伐樹木。
這裡要說明的是,對福鼎人而言,「太姥」既指太姥娘娘,也指太姥娘娘升仙之地的太姥山,「太姥」一詞既是具有道德感的神祇與地方標誌性地景的統合。10對於祭祀來說,太姥山與太姥女神是一體的,雖然唐代沿襲的是中國帝王祭祀山川的傳統,但太姥山因為太姥女神赴蓬萊的事件才引發當時權力核心的關注,作為太姥祭祀的靈魂,當然就是這座山的山神——太姥。

「天下第一山」石刻

四、閩王封為「西嶽之神」

唐以後,太姥山的神聖性繼續得以強化,有明確記載的就是閩王王審知封太姥山為「西嶽」、太姥娘娘為「西嶽之神」。宋代王象之《輿地紀勝》記曰:
太姥山乃三十六峰之一,有名山院,昔閩王將郊天,乃封此山為西嶽,霍童山為東嶽。
五代十國時期,王審知在閩中建立割據政權,成為南方九個國家之一,是為閩國,為了宣示王權,鞏固統治,在其治內行郊天之禮。所謂郊天之禮,是周代最為隆重的祭典,它原屬於自然崇拜的一種,但至夏殷時,「天」已由自然屬性的天,轉而為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合一的「天」,包涵有「地以上皆天也」的崇山信仰。太姥山作為「八閩人祖」11太姥的棲居地和道場,自然成為王審知行郊天之禮的首選山嶽。關於太姥為「西嶽之神」的記載,可見於明萬曆《福寧州志》卷一「山川」,12民國卓劍舟《太姥山全志》也說:「閩王封為西嶽之神,乃邑內諸山發祖處。」13可以說,太姥山被視為閩國的「萬山之祖」,決定性因素是被稱為「八閩人祖」的山神太姥。
總的來說,從「堯封太姥」開始,太姥及其所棲居的太姥山就一直持續著一個神聖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華夏文明「祭山」的禮制,到了明代還在繼續,明萬曆年間寧德人崔世召在一篇寫太姥山的文章中說:「復人重山川,山川亦重人。太姥自秦代歷漢,醮祠齋宮,迄今閱人已多百千春秋。」醮齋即為祭祀禮儀,可見這座名山一直為世人所重。

太姥始祖文化節

五、享祀「中國白茶始祖」

其實在福鼎民間,自發的祭奠儀式一直存在。福鼎市的道教界沿襲東漢王烈《蟠桃記》的道教「視點」,視太姥娘娘為道教神靈,在傳說中太姥飛昇的日子——每年七月初七,舉行對太姥娘娘的祭典。佛教界則視太姥為護法神,命名曰「太姥娘娘菩薩」,太姥山幾乎每個寺院都有「太姥聖殿」供奉太姥娘娘,他們也會在每年七月初七舉辦法會。太姥山地區的信眾則會在七月初六或者更早就來到太姥山,參加各種形式的祭拜儀式,或是在七月初七凌晨0點為太姥娘娘燒「頭柱香」。
而福鼎茶界,更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來表達對這位白茶始祖的崇敬。如從2012年開始每年一屆的福鼎白茶開茶節,都相應的舉辦太姥娘娘祭奠活動;從2020年開始開始,太姥山白茶商會聯合有關部門,在太姥山上太姥娘娘雕像廣場舉辦「白茶始祖·太姥文化傳承禮」;作為「綠雪芽」茶品牌名稱的擁有者福建天湖茶業有限公司,不但在其綠雪芽白茶莊園內建了「太姥廟」供奉太姥娘娘,而且還每年舉辦以祭奠太姥娘娘為核心內容的「頭采節」。以上活動,基本都包含向太姥娘娘進香、誦讀《太姥娘娘賦》,向太姥娘娘獻禮、呈茶等等一套特別的禮儀,表達對「白茶始祖」的禮敬。

太姥祭典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6月27日,在太姥山一片瓦舉行的福鼎大白茶始祖公祭儀式。公祭儀式由福建省茶業協會會長主持,省、寧德市、福鼎市各級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茶業界代表等參加,在禮炮、嗩吶和畬歌聲中,主祭、陪祭為生長在一片瓦鴻雪洞旁的「綠雪芽」古茶樹施以包括上香、採茶、送茶等一系列祭奠禮儀。這次官方舉辦的太姥祭典,對太姥信俗文化和福鼎白茶文化的傳統繼承和新的建構都極具標誌性意義,它既是福建省官方對歷史以來「太姥祭典」國家傳統的延續,也是民間習俗的提升,它的最大價值,就是在傳統女神信俗和現代產業發展之間尋找到了一個非常完美的契合點,即從官方的角度,把太姥娘娘成功認定為「中國白茶始祖」的神聖形象。

1 盧美松:《太姥考略》,《閩中稽古》,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585頁。
2 張先清:《綠雪芽:一部白茶的文化志》,河南文藝出版社,2021年,第21頁。
3 (民國)卓劍舟:《太姥山全志》卷之四「金石」,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9頁。
4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三十五「寺觀類三」,明萬曆癸丑刊本,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整理,方志出版社,2004年,第405頁。
5 《太姥山全志》卷之四「金石」:「『天下第一名山』六大字摩崖,東方朔題,鐫於摩霄庵右石壁上,字模糊不可辨。」現在摩霄庵旁確有一方摩崖,但文字卻是「天下第一山」五字,並且清晰可辨。明萬曆四十四年《福寧州志》卷十五「雜事志上·寺觀·摩霄庵」中有「天下第一山」五字題刻的記載,如果此記載屬實,說明在明萬曆四十四年以前,就有「天下第一山」五字石刻。
6 張先清:《綠雪芽:一部白茶的文化志》,第25頁。
7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五「福建一」,中華書局,第4372頁。
8 指福寧州。
9 (明)謝肇淛:《太姥山志》捲上,清嘉慶刻本。
10 張先清、葉梅生:《太姥文化:文明進程與鄉土記憶》,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903頁。
11 (民國)郭白陽:《竹間續話》卷三,海風出版社,2001年,第47頁。
12 (明)萬曆《福寧州志》卷一「山川」,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年,第29頁。
13 (民國)卓劍舟:《太姥山全志》卷一「名勝」,第1頁。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