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福建行】清新福建行兩岸融媒體訪泰寧

看閩北三明這座曾經文風鼎盛的古城

【記者蔡叔涓福建採訪】清新福建行兩岸融媒體聯合採訪團日前往閩北三明泰寧,參訪了泰寧這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古縣城,也見識了福建生態美,山林環保良好的一面。下午再到三明清流縣清龍生態蘭花培植重要基地,聽蘭花育種達人賴張龍講述其在台資、臺灣農人技術加持下的創業歷程。

明清園以收藏和展示明清時期各流派大型古建築和木雕藝術精品為主。

泰寧,這座地處閩北的縣城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曾有過極其輝煌的時刻,所以,至今這裏還有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築真品——尚書第建築群,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時期建築物。

明清園是一家以收藏和展示明清時期各流派大型古建築和木雕藝術精品為主。

當天上午,清新福建行兩岸融媒體聯合採訪團一行先前往泰寧明清園參觀,據介紹,明清園是一家以收藏和展示明清時期各流派大型古建築和木雕藝術精品為主的「民間故宮」,也是一家獨具風韻的私家收藏文化大觀園,是一處以保護和傳承中國古建築、古木雕與傳統家風家訓文化為主題的4A級景區,是福建省十大重點文化產業園,中國木雕藝術博物院。

明清園是大陸4A景區。

明清園致力於保護和傳承中國古建築及木雕藝術文化,是大陸第一家以收藏和展示明清時期各流派大型古建築、木雕藝術精品和家訓文化為主,園區所展示的古建築、木雕精品都是在舊城改造與新農村建設中搶救性保護而得。
園區導覽員介紹說,明清園通過收藏—移植—重建,異地保護的方式,現已復原了20棟明清時期古建築,形成古建築、古木雕、家風家訓文化三大觀園,園內展示有石牌坊、司馬府等。

明清園是泰寧很受歡迎的景點。

明清園裡的司馬府第是明清園的鎮園之寶,始建於清朝中葉,是徽州任州司馬官職家的祠堂,建築規模宏大,進入府第,映入眼簾的建築藝術,木雕藝術令人讚不絕口!
隨後去到泰寧古城參觀,進入泰寧古鎮,沿著一條青石和鵝卵石鋪路的老街道,順道而行就可來到明代兵部尚書李春燁的府第,——尚書第,俗稱「五福堂」。

明清園裡的司馬府第是明清園的鎮園之寶。

這整座古建築就處在古城最繁華的尚書巷中,整個佈局是明萬曆末年至天啟年間建的「三廳九棟」宮格式民居,佈局嚴謹合理,是福建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其高大的馬頭牆與古色古香氣派的大木門,見證著泰寧古鎮這座府第厚重的歷史。
尚書第是明朝一名官員的宅院,整個院落的建築風格自然也就是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高高的馬頭牆代表了院落主人的身份,依舊是石板鋪地,青磚黛瓦,結構嚴謹,雕龍畫棟,所用材料也是內斂低調而有極其奢華。

是福建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

當地導遊介紹說,在兩宋時期,人文發達,物華天寶,李綱、朱熹、楊時等歷史名人曾留隅、講學於此,歷史上泰寧曾出過狀元2名,進士50多名,有「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之說,可見當時泰寧的文風鼎盛。

泰寧古建築–尚書第。

古城內的民居也大都建於明代,保存得非常完好,沿著青石和鵝卵石鋪著的路面,漫步街巷之中,給人一種古老和諧的感覺。如果在晚上來古城遊玩,每家住戶的屋簷下掛著精緻燈籠,其形態各異,顏色也有很多種,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泰寧有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築。
泰寧縣4A景點明清園。
溫奕筑

溫奕築(新民生報特約記者)首次登陸 有可能前進大陸工作

【記者蔡叔涓採訪】 才剛剛邁進30歲的溫奕築,算是年輕的台青,這一次也是他第一次到大陸,第一次走小三通抵達廈門,看到這個濱海的大陸城市乾淨和綠化程度高,給他很好的印象分!然後,他就搭大巴一路朝福建省會福州市前進。
溫奕築表示,以前有去過港、澳,但沒有機會到大陸,這次藉由海峽論壇的相關活動清新福建行讓他跟大陸有第一類的接觸,感覺很新鮮,看到的東西很多,也第一次搭乘大陸高鐵(他笑說:和馬英九先生一樣),覺得車廂很新、乾淨、快速!
對於福建福州和廈門這兩大城市,他覺得看得出發展不錯,但是,城市裡卻又到處看到綠蔭盎然景觀,感覺是一個生活環境不錯的地方。尤其是他參觀了福州晉安區桂溪社區的臺胞公租房,覺得這個安置在福州工作或創業的配套,真的很用心、實用。
在台灣,溫奕築居住在房價飆升的新竹縣竹北,因為和父母同住,他暫時不用擔心房價壓力,但是房子負擔還是現在年輕人最關心的。所以當大家在詢問這臺胞公租房所處的環境位置?交通是否便捷度?及最重要的公寓的租金計算?他特別注意聆聽,並記在心上,也感覺非常便宜,「地段好、配套完善,租金便宜。」,完全是可以負擔的範圍內。
溫奕築說,他對考察的結果十分滿意,現在從事資訊業AI專案設計工作的他,不排除有機會進到大陸工作,他說要再進一步瞭解大陸現在政策上,對台青創業、就業的輔導政策,然後考慮自己未來可能進到大陸發展的生涯規劃。

蘇秀枝

蘇秀枝(新生報記者)30年後再訪大陸 見證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者蔡叔涓訪問】新生報記者蘇秀枝是記者兼花藝師,所以在兩岸融媒體聯合採訪團到三明清流台灣農創園清龍蘭花培育中心參訪,她特別有感覺,完全是找到熟悉家園一樣。
蘇秀枝在車子一到台灣農創園清龍蘭花培育中心附近,就注意到了路旁邊種植的「鐵皮石斛」,因為她所在的地方也是台灣少數有種植「鐵皮石斛」的地方,所以她這一次參訪特別用心,也許,在「鐵皮石斛」種植上改天兩岸可以進行交流合作。
蘇秀枝表示,他上一次到大陸,是在30年前,這麼多年過去,大陸可以說是經過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得她驚嘆不已!尤其是清龍蘭花培育中心裡面現在用智慧大棚,以科技農業種植蘭化,並且已經創造出極好的經濟效益和收入,成為清流縣這山區李很重要的花卉產業,令人佩服!
她說,聽清龍蘭花培育中心賴清龍介紹,清龍蘭花培育中心主要以國(大陸品種)蘭為主,經尋苗再至育苗,要10年以上才能實現經濟回收,所以一般以蘭友做為主要的投資人。
三明市清流縣的台創農業園區,大陸廠家培植及交流台灣品種進行培育,但3年前疫情持續,反而使本地種「鐵皮石斛」大發利市。她聯想到台灣「鐵皮石斛」,目前規模小大陸許多,因為在台灣種植「鐵皮石斛」還不是很有經濟規模,創造的利潤還不高,也許以後有機會越來越好!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