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好不好,鳥兒最知道。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近年來,泉州市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環境品質持續改善,越來越多的珍稀動物在泉州“安家落戶”。這些“稀客”當中,不乏“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鳥中大熊貓”勺嘴鷸、“林中飛仙”白鷳,還有福建省首次記錄到的白嘴端鳳頭燕鷗等。
如今泉州市的鳥類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21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77種,保護級別鳥類數居福建省前列。2022年新增觀測記錄鳥類35種,在各地級市新增發現鳥類物種居福建省第一。
“前年,我市鳥類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僅有10種,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就增加到21種。”泉州觀鳥學會會長吳軻朝說,“最新的發現是小青腳鷸數量創新高。以往我們只記錄到過同域一兩隻,今年4月在晉江圍頭灣記錄到了26只。”今年4月中旬,泉州市觀鳥學會會員黃寶桐在圍頭灣驚喜地發現了這群小青腳鷸。小青腳鷸是旅鳥,春秋兩季都會經過泉州,其為小型涉禽,分佈區域狹窄,數量稀少,繁殖期主要棲息於稀疏的落葉松林中的沼澤、水塘和濕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海邊沙灘、開闊而平坦的泥地、河口沙洲和沿海沼澤地帶,主要以水生小型無脊椎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
中華鳳頭燕鷗 (吳軻朝 攝)
今年4月,6只中華鳳頭燕鷗也在晉江市圍頭灣現身。自2018年發現至今,每年清明前後的15天內,中華鳳頭燕鷗都會到這裡“談情說愛”,披上黑色冠羽,開始“炫舞”、和鳴、踩背等求偶行為,為春夏交際的圍頭灣濕地帶來蓬勃生機。中華鳳頭燕鷗又被稱作“黑嘴端鳳頭燕鷗”,如今全球種群數量僅150多隻。由於其極為罕見、蹤跡神秘,被專家學者稱為“神話之鳥”。該鳥繁殖于中國山東海岸,每年會遷徙到廣東、福建和東南亞地區越冬。每年三、四月,外出越冬的中華鳳頭燕鷗會返回中國求偶繁殖,該鳥已連續多年飛抵圍頭灣。
“近兩年我們記錄到的勺嘴鷸多在圍頭灣區域越冬,這有力說明勺嘴鷸從旅鳥到冬候鳥的轉變。”吳軻朝介紹,勺嘴鷸因全球種群數量極為稀少,被稱為“鳥中大熊貓”。其嘴黑色,嘴基平扁,先端擴大呈鏟形,覓食時用嘴在水中或爛泥中像掃帚一樣左右來回掃,據此特徵在野外很容易就能與其他鷸類區別開來。
此外,泉州鳥類中的一級保護動物還有黃嘴白鷺、黑臉琵鷺、白鶴、黑嘴鷗等。黃嘴白鷺又被稱為“白老”“唐白鷺”,是鷺鳥家族中既美麗又優雅的一員。黑臉琵鷺分佈區域極為狹窄,種群數量極少,每年11月至翌年3月到泉州越冬。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白鶴性情高雅,形態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直立時可達一米多高,看起來仙風道骨,被稱為“一品鳥”。目前,白鶴全球種群數量不到4000只,在泉州灣區域多次記錄到白鶴來泉越冬,去年11月記錄到5只,為歷史最高。而黑嘴鷗在泉州越冬時最多達300多隻,達到世界種群的1.5%以上。
今年5月,有“中國最美小鳥”之稱的栗喉蜂虎飛臨石獅峽谷旅遊路築巢,開啟一年一度的“蜜月”之旅。這是繼去年4月之後,栗喉蜂虎再次來到石獅“安家”。這群栗喉蜂虎已增至百隻,與去年到訪數量相當。栗喉蜂虎外形美麗,喉栗紅色,具黑色過眼紋,翅膀和背部綠色,尾翼藍色,飛行時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黃色的,在陽光的照射下,它們全身閃爍著金屬般的豔麗光澤。其飛行技術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飛行、滑翔、懸停、急速回轉和仰俯等高難度動作。
“今年春季,在圍頭灣記錄到半蹼鷸15對左右,數量居全國前列。”吳軻朝表示。半蹼鷸全長約35cm,體色和體型與塍鷸相似,但略小。嘴直長,前端膨大,其上具許多細孔,嘴長超過尾長。繁殖息於淺水沼澤,以昆蟲幼蟲及小蠕蟲為食。
被人們稱讚為“林中飛仙”的白鷳近年來更是常常在泉州山區被發現。其中,永春牛姆林、德化戴雲山、安溪雲中山、晉江紫帽山等自然保護區內白鷳分佈數量較多,清源山風景區內也可常見白鷳成群在林下覓食。白鷳多棲息于多林的山地,從山腳直至海拔1500米的海拔高度,尤喜在山林下層的濃密竹叢間活動。喜歡在晨昏活動,覓食時邊走邊叫,夜間棲息在樹枝上。
白鷳 (許國強 攝)
此外,水雉、白琵鷺、大杓鷸等二級保護動物也定期造訪泉州。水雉俗稱水鳳凰、淩波仙子,以昆蟲、蝦、軟體動物、甲殼類等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水生植物為食。白琵鷺是大型涉禽,全長85釐米,全身羽毛白色,長長的喙灰色似琵琶形。大杓鷸是一種體形碩大的鳥類,嘴長而下彎,色深而褐色重,下背及尾褐色,下體為黃色。其通過長而彎曲的嘴插入水邊沙地或淤泥中探覓隱藏於地下洞中的甲殼類和蠕形動物,也常在地表面啄取食物,有時也吃魚類、爬行類和無尾兩栖類等脊椎動物。
大杓鷸 (董帝偉 攝)
“這些珍稀鳥兒都可以為泉州生態代言。我市新增發現鳥類物種居全省第一與泉州近年來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互花米草除治後,鳥類的生存環境得到改善,記錄到的鳥類明顯變多了。”吳軻朝說。據瞭解,泉州市已建立省級以上各類自然保護地36個、自然保護社區267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4226.18平方公里,除治互花米草21000多畝,有效保護了自然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野生動植物得到恢復性增長,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
作者 郭芳蓉 魏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