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動館城融合 打造全域活態博物館

【本報綜合報導】一到節假日,一群身穿黃馬甲、耳邊掛著擴音器的「小小講解員」,就活躍在國家自然博物館的各個展廳。
17歲的講解員劉雨菲就是其中一員,她的志願講解經歷已長達10年多。儘管已經上高中,劉雨菲依然堅持定期來館裡講解,伴隨著博物館的「成長」,圍著她聽講解的文博愛好者也與日俱增。
北京市文物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共有備案博物館215家,年均接待觀眾超過5000萬人次。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參觀需求,國家自然博物館多措並舉推動館城融合,主動融入學校、社區及線上平台,並且將在北京南中軸地區的大紅門博物館群開闢新館。

郭守敬紀念館于2018年11月20日重新向公眾開放。

國家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說,文物、標本、模型雖然是靜態的,承載的信息、價值卻是「活」的。跨學科研究、跨國交流、數字化呈現、展覽「走出去」等做法助力打造「流動的博物館」「永不落幕的博物館」,為更多觀眾提供觸手可及的服務。
今年以來,國家自然博物館搭載有科普展板、標本、化石、互動展項、球幕電影的流動科普車,陸續走進江西、福建的多所山區學校,「點亮」孩子們好奇的目光。據介紹,自2014年開通以來,國家自然博物館流動科普車已前往全國12個省區市的中小學,為20多萬學生提供研學教育活動。

6月5日,參觀者在國家自然博物館內觀看展品。今年1月,位於北京中軸線南段東側、毗鄰世界文化遺產北京天壇的北京自然博物館,經有關部門批准同意,更名為「國家自然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安來順說,博物館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系統,它的功能不應局限於收藏、保護和研究,而應該將資源最大限度地傳播出去,能夠被社會所共享。
入夏以來,晚風送爽,位於北京什剎海西海北岸的北京郭守敬紀念館並沒有沉寂下來。大運河主題音樂會、大運河詩詞賞析會、大運河主題圖書角,吸引附近居民及慕名前來的市民感受大運河文化底蘊。
「自2019年社會化運營以來,紀念館聚集了專業的團隊,對博物館運營體系進行大幅提升。」北京郭守敬紀念館執行館長張鵬說,小到一處文物說明的措辭、一個展櫃的高度,大到紀念館新的定位,大家都不敢馬虎。
據瞭解,到2018年,北京郭守敬紀念館經過一年多的展陳更新及運營管理提升後,在2019年接待量實現同比增加約5倍。
「一條胡同,半部中國近代史。」史家胡同曾是清政府選拔赴美留學生的考場,諸多名人曾居住於此,它也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肇始之地。史家胡同24號院曾是民國才女凌叔華的故居,印度文豪泰戈爾訪華時曾到訪於此,各路名流也是這裡的常客。
史家胡同博物館副館長潘禾瑋弈介紹,史家胡同博物館是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館。自2013年建成以來,博物館面向胡同居民徵集老傢俱、老照片等老物件,邀請藝術家開展「胡同聲音」項目,錄製、收集了胡同裡的陣陣蟲鳴、聲聲叫賣,打造常設展覽,為胡同居民留下共同的記憶。

首鋼三高爐。

在京西首鋼園區,料倉、筒倉等工業遺產被改造成博物館、藝術館,迸發出傳統與現代相交融的文化活力。在光影、聲效的渲染下,300萬年前的「永定河」滾滾而來、洶湧澎湃,一幕幕傳說故事在360度的沉浸式數字空間中輪番上演,賦予古老的永定河文化故事以新的展現形式。
瞭倉數字藏品博物館(又稱瞭倉藝術館)館長韓月說,自2021年年底開館以來,博物館圍繞家風文化、詩詞文化、永定河文化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策劃了三期展覽。這些展覽突出科技屬性,運用全息影像、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向觀眾展現活態化、沉浸式的上古神話傳說以及不同時代的文化符號,同時增加互動環節,驅動聲音傳感器,傳達中國傳統詩詞的審美意境。
今年以來,北京陸續掛牌8家「類博物館」,將這些具有部分博物館功能、但尚未達到登記備案條件的社會機構,納入行業指導範疇,做好孵化培育。隨著北京地區博物館品類和內容變得不斷豐富,越來越多「私家珍藏」正走向「社會共享」。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