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愛拼敢贏,奮力建設21世紀“海絲名城”

盛夏泉州,激情燃燒,處處湧動著澎湃的發展活力,激蕩著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泉州市首屆“海絲”僑商投資貿易大會上,71個重大項目簽約,投資總額達1195.11億元(人民幣,下同);首屆“泉州人才節”,發佈泉州高技能人才政策和總規模10億元的創業天使直投基金;“一灣兩翼”三大指揮部同步成立,總投資超520億元的20個優質項目集中簽約,6個項目集中開工,打響聚力攻堅“發令槍”⋯⋯

今年以來,泉州落實福建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確定“民營經濟強省主力軍”“項目奮戰年”“選樹擔當者”等15個重點行動專項,採用“市領導+工作專班”模式強力推進,尤其是重大項目建設開足馬力,跑出“加速度”。今年1月至5月,泉州884個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52.64%,超時序進度11個百分點;215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的51.95%,超時序進度10.3個百分點,提前一個月實現“投資任務完成過半”的目標。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新發展理念,傳承弘揚‘晉江經驗’,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全力以赴大拼經濟、大抓發展,勇當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的主力軍,加快建設21世紀‘海絲名城’。”泉州市主要領導表示。

01
新引擎
打造“一灣兩翼”新增長極

環灣向海是泉州城市的未來。環泉州灣的晉江、石獅、南安、惠安等縣市都是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經過10多年的發展,“一灣兩翼三帶”的環泉州灣城市格局日漸形成。
上月,泉州市中心市區城建總指揮部、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建設指揮部、泉州市石化產業指揮部同步揭牌成立。自此,泉州“一灣兩翼”城市發展框架正式從規劃設想走向了現實,開始啟航。
“全市‘一盤棋’,奮力拼發展,高效協同,全面推進。”泉州市有關領導表示,泉州將在環泉州灣做大做強中心市區,在南翼環圍頭灣打造兩岸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在北翼環湄洲灣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基地,鍛造泉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新增長極。
“古城提質、新城聚集”是泉州提升城市能級的重要支撐。“吸引落地一批高質量的好項目大項目,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泉州市中心市區城建總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泉州演藝劇場綜合體項目便是近期鯉城區招引落地的好項目。這一項目預計總投資超25億元,由泉州鯉城區文旅投資集團和全球領先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IDG資本合作建設、運營。“屆時將由著名導演張藝謀擔綱演藝劇場總導演,借力IDG資本的優勢,在泉州打造一台富有閩南特色、再現海絲盛況、融入媽祖文化的多媒體沉浸式演出。”泉州鯉城區有關領導表示。
在高新技術產業最為發達的泉州南部,即將成立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
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範圍涵蓋晉江市安海鎮、內坑鎮、東石鎮、英林鎮、金井鎮和南安市官橋鎮、水頭鎮、石井鎮等8個鎮,陸域面積605平方公里,人口近百萬,是中國重要的加工製造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這個基地既擁有石材、鞋服、衛生用品、食品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傳統產業基礎,又具有半導體產業的先發基礎和政策優勢。”業內人士說。
南安官橋、水頭、石井三鎮,今年在建重點項目105個,總投資1156.18億元,分別占南安市的26.25%、40.59%。而晉江安海、內坑、東石位於晉西輔城,英林、金井位於晉南輔城,經濟體量合計占晉江市的38.4%。
跳出泉州看南翼。在當前國家重視科技創新的大背景下,泉州將用好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新能源產業創新示範區等國家級牌子,做好兩岸融合發展、高新區擴容、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等,真正把南翼區域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科技初創型企業首選地、“產、城、人、境”融合新區、濱海生態科技文化城,致力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關鍵節點、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石化產業是泉州九大千億產業集群之一。經過30多年的發展,泉港、泉惠石化園區雙雙入選中國化工園區30強,綜合實力位居中國前列。
當前,中國正在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石化產業處在轉型發展的窗口期。如何把握戰略機遇,推動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隨著中國化學、國亨化學、百巨集石化、宇極等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產業鏈關鍵項目引進落地,以及聯合石化和中化煉化一體化及中侖、博純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的建成投產,泉州推動泉港、泉惠石化園區的差異化、協同化發展,石化產業邁出了騰飛的步伐。
“石化產業鏈的不斷完善,與紡織鞋服、輕工等民生產業不斷延伸、有機融合,逐步形成‘油頭—化身—輕紡尾’產業鏈結構雛形,有望帶動泉州石化產值朝著萬億規模前進,打造‘石化—紡織鞋服’兩萬億級的產業鏈群。”泉州市石化產業指揮部負責人信心十足。
區域專家表示,“一灣兩翼”區位優勢突出、產業特色鮮明、輻射帶動力強,有望成為泉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新增長極。

晉江金石能源生產線(董嚴軍 攝)
02
新動能
傳統產業與高新產業“齊飛”

當下,對於製造大市泉州而言,產業轉型正呈現加速態勢。
縱觀泉州的產業體系,紡織服裝、鞋業、食品、石化、建材等九大超千億產業集群享譽全國。然而,這些產業多集中在傳統製造業領域,目前均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對於泉州而言,儘快啟動“存量”的產業經濟,顯得尤為重要。
石獅,泉州紡織服裝產業最為密集的縣級市。在石獅卡賓創意園內,布料經自動裁剪機分割後,沿著智能吊掛系統送到具體崗位,由工人縫製後一路送往倉庫。
“服裝流水線實現智能化、自動化,使訂單進度把控更精准,產品質量更好、產能利用更高。”卡賓服飾(中國)有限公司製造事業部負責人黃慶彬介紹,作為石獅市數字化改造示範項目,公司生產車間實現全面改造升級。
統計顯示,目前,石獅市有8000多家紡織服裝及配套企業,從業人員超16萬人。當地引導紡織服裝產業順應市場需求轉型升級,推動企業提升研發能力和市場反應速度,逐步告別低端代工生產模式,轉向生產高附加值的創新產品。去年,石獅全市服裝行業358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851.95億元。
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泉州致力建設“智造泉州”,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助力下,一大批傳統製造業企業駛上轉型升級的快車道。數據顯示,目前,泉州市已有271個項目列入省級重點技改項目庫。同時,泉州市工信局、財政局聯合印發《泉州市級技術改造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實施方案》,合力推動各縣(市、區)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在推廣應用數字化生產線方面,今年1—5月,全市已完成推廣應用數字化生產線52條。
傳統產業的轉型,直接推動泉州數字產業的壯大。在洛江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新源重工、勁力機械、雲知聲智能、華南動力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聚集在一起,相互配套和協作,引領泉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近年來,洛江區引進和培育了多家數字經濟領域的龍頭企業,為泉州高新技術產業的做大做強提供了動力。
面對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泉州市果斷出擊,瞄準半導體、芯片、光電等新興產業,把握住了產業經濟發展的風口。
位於南安的“芯穀”,是泉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在“芯穀”半導體產業園區,由光電行業龍頭企業三安光電投建的第三代半導體項目生產車間,正在滿負荷運行中。
2018年,三安光電斥資333億元,在“芯穀”投資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材料、LED外延、芯片、微波集成電路、光通信、射頻濾波器、電力電子、SIC材料及器件、特種封裝等產業。憑藉該生產基地,今年,隨著各個分項目的投產,三安光電實現在半導體化合物高端領域的全產業鏈佈局。
當下,隨著半導體、光電等一批新興產業園區、企業和項目的崛起,整個泉州的高新技術產業呈現勃興的發展態勢,為泉州產業經濟轉型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
高新技術產業,需要更多智力支持,近年來,泉州加快了“引智”步伐。泉州科技部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8家“雙一流”高校的研究院、中科院系列院所、央企研發中心等科研院所落戶泉州。這些“大院大所”先後為泉州引進各類人員800余名,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近千項。這18家“大院大所”,覆蓋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等產業領域,承擔了泉州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重大創新產品的研發攻關任務。
“傳統產業轉型加速度,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泉州的產業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泉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九牧永春智慧製造產業園區,智能型機器人為潔具噴釉。(康慶平 攝)
03
新優勢
營商環境力求最優化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體現一個地區的經濟競爭力。為了服務好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泉州將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刀刃向內,改流程、轉作風,打造民營經濟的發展樂園。
今年3月,泉州市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制定《泉州市激勵“幹部敢為、企業敢幹”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實施“親清助企”“智慧政務”“清障破壘”等營商環境創新突破八大專項行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6月28日,泉州豐澤一家模具廠申請獲得貸款480萬元,泉州市一家塑料製品公司申請獲得貸款40萬元;6月30日,南安市一家科技發展公司申請獲得貸款30萬元⋯⋯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體量大、企業主體貸款“白戶”數量多等情況,由泉州市發改委等部門聯合設立的泉州市信易貸平臺近期正式運行,已吸引入駐企業47.6萬家、入駐金融機構218家,促進融資放款1271.05億元。
今年年初,泉州市委市政府探索建立政企“早午晚餐會”機制,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跟企業家面對面,借著餐會契機談問題、議發展;泉州市在全省率先上線“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證書線上化管理平臺”,台商台胞可線上“一鍵”申辦金融信用證書,尋找對口金融服務;以“政策找企”推動惠企政策加速直達⋯⋯
近日,泉州市占行石油製品有限公司成功辦理泉港區首張異地租罐的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這一許可證的成功辦理,得益於“大篷車”“輕騎兵”的傾情服務。
今年2月以來,泉州在全省率先組建政務服務“輕騎兵”“大篷車”,開展下一線、走基層服務。截至5月底,泉州市、縣兩級“輕騎兵”服務隊深入308家企業、140個項目、33個園區以及鄉鎮(街道)、村(社區),一線破解堵點、難點問題458個。
同時,泉州推出15條便企利企舉措,並推出監督保障安商惠企政策落地見效、及時有效推動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等八條措施,實現政企良性互動。
不僅如此,泉州還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推動政務服務進園區、社區,推動更多事項“一件事一次辦”,推行社會保險“一區通辦”,推出企業職工退休“一網通辦”;推動數字應用賦能營商環境,推動更多便民服務掌上辦⋯⋯
在2022年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泉州位列全省第二,躋身全省營商環境標杆城市,標杆指數12個,為全省最多,其中5個指標位居全省第一。

遊客在德化石牛山景區戲水。(黃龍俁 林婉清 攝)

來源:福建日報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