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左手大拇指不要太靠後」,「手移動的時候,手臂要跟著移動,彈的時候才不會怪怪的」……從演奏姿勢、轉腕到手指的彈挑,魏辰運手把手指導著一位8歲小男孩彈琵琶。
這是記者近日走進福建省福州市新僑聯廣場內的「雲響藝術」時看到的一幕。「登陸」近10年的台灣青年魏辰運看好自己事業的發展,他說,大陸藝術教育市場龐大。
「我再送你一副指甲,你回家要好好練咯。」看著男孩手上有些損壞的指甲,魏辰運既心疼又倍加鼓勵。他說,學習琵琶的男生很少,這個男孩小小年紀就因喜歡琵琶來學習,難能可貴,在教學的過程中難免絮叨。
魏辰運出生於音樂世家,從小與音樂結緣。「我的媽媽是琵琶和古箏老師,在她的影響下,我小時候就開始學習琵琶和鋼琴,其實父母並沒有什麼要求,興趣使然吧。」
「雖然一路這樣走來,比沒有學樂器的孩子辛苦,但回過頭看看,音樂對我幫助很大。」魏辰運深有感觸,「孩子如果對某樣樂器感興趣,父母可以讓他去試一試,讓他有機會去瞭解和接觸。」
2005年,魏辰運以優異成績考入台灣頂尖藝術學府——台南藝術大學,主修琵琶專業。2013年,經在福州工作的台灣青年推薦,他受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邀請,滿懷著夢想和對未來的憧憬來到福州。
這一來,他便留了下來,還把妻子黃資涵從台灣叫了過來。「福州這個地方挺好的,這裡的人都很友善,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動力。」融入福州,魏辰運夫妻倆踏上創業路,2014年在福州市倉山區辦起一家獨立運營的藝術培訓機構。
「這個世界不缺美,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作為從事藝術教育的工作者,魏辰運將多年來專業學習的沉澱和思考融入教學中,「希望有越來越多的藝術教育機構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藝術教育中來。」
看中藝術教育行業的發展前景,魏辰運2019年10月在福州創辦藝術培訓機構——雲響藝術,次年8月成立福州雲響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創業是為了搭建平台,讓更多的台灣青年瞭解大陸,來這邊有一個可以發揮自己特長的舞台。」在魏辰運看來,台灣藝術教育市場在萎縮,很多藝術類畢業生祗能靠商業演出維生,無法讓自己的專業有更好的發揮和發展。
「很多台灣的年輕人沒有來過大陸,他們祗知道兩岸語言相通,不知道大陸這邊的方言很多,福州有福州話、閩南有閩南語,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方言。」魏辰運坦言,過來了,這樣的誤解就會消除。
「大陸推出了很多惠台政策措施,就像我在『台青第一雲家園』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裡享受到很多惠台政策,但他們不甚瞭解,祗能透過我們這些在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去告知。」魏辰運希望自己能起到橋樑或紐帶作用,將兩岸藝術文化交流很好地做起來。
魏辰運認為,聯合舉辦一些演出或比賽,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可以真正地拉近兩岸的距離,在交流中產生情誼,增強兩岸同胞的認同感與凝聚力」。
「請把眼光放到與我們僅一海之隔的大陸。」在福州的這些年,魏辰運牽線搭橋,已經介紹十餘位台青「登陸」工作創業,「過來這邊(大陸)看一看,這邊有著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等著你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