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72,954 為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爭當和美鄉村建設“優等生”“先行者”“實幹家”,泉州市充分發揮僑資源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聚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海絲僑鄉,首批確定14個推進傳統僑村保護開發試點村,三個多月來,各個試點村積極推進65個項目建設。 在石獅市永寧鎮下宅村,一棟五層樓的村僑史館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得知村裡要建設僑史館,旅港鄉賢莊紫祥主動捐出自家老宅懷清小築,並捐贈建設資金7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下宅村黨總支部書記、村主任蔡運河說,作為石獅市首個村僑史館,館內規劃建設下宅村僑史展廳及莊紫祥博士榮譽廳,充分展示“下宅村人”在海外的奮鬥歷程以及心系桑梓回報家鄉、建設祖國的愛國愛鄉情懷,打造村落文化記憶的一張名片。 下宅村戶籍人口2552人,而海外鄉親有兩三千人,他們念祖愛鄉,捐資興學,建設鄉村,熱心家鄉公益事業,是該村發展建設的重要力量。據統計,從1949年至2022年,僑親累計捐資村公益金額超7000萬元。 下宅村鄰里中心綜合大樓外牆上,“霞澤海內外鄉親同捐建”字樣醒目。“大樓是由海內外鄉親捐資建設的,其中海外僑親居多,我們在四樓分別設置了菲律賓霞澤同鄉會功能廳、香港霞澤同鄉會功能廳、澳門霞澤同鄉會功能廳,為返鄉的海外鄉親提供泡茶聊天、會客商談的場所,打造自在、溫馨的‘僑親之家’,目前功能廳佈置已基本完成。”蔡運河說。 此外,下宅村還策劃了僑親公園、僑親返鄉認種一畝田、僑資倉儲物流項目——永寧工業新區配套項目等。今年清明節,許多海外鄉親回鄉祭祖,借此機會村裡舉辦了鄉賢座談會,這些項目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支持,現已完成規劃,正在逐步推進。 其中,僑親返鄉認種一畝田項目,計劃對50畝土地進行提質改造,由僑親認種,以“全託管模式”委託種植戶種植番薯、胡蘿蔔、花生等農作物。僑親可以通過手機查看家鄉田地種植情況,收成後,村裡可以安排寄送到海外,或是幫忙寄給其朋友品嘗。“實施這一項目,不僅可以加強家鄉與海外僑胞的聯繫聯絡,緩解他們的思鄉之情,還能增加村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蔡運河說。 與此同時,其他13個試點村也圍繞鄉村肌理梳理、鄉村空間整理、新時代鄉村“僑+文旅”,策劃生成項目,彙聚僑資僑力,推進項目落地:羅溪鎮雙溪村整合僑資源、當地農特產品,建設僑情會客廳、僑文化主題公園、鄉愁農特產品文創園等;晉江龍湖鎮福林村將活化利用5棟傳統建築,打造研學基地、民宿、高校工作站、茶樓、非遺館等;南安市奎霞村利用古民居、閒置民房,發展特色僑鄉民宿;永春縣外碧村、夾際村計劃修繕古厝,活化利用為僑史館、僑家樂、古厝養生館、鄉村主題民宿、鄉村記憶館、農家小院等等,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和美海絲僑鄉樣板工程。 作者 陳淩鷺 林勁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