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5日,「中國白——德化白瓷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位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北1和北2展廳,展覽時間為期3個月。
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主辦,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德化縣人民政府承辦,來自合作各方以及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收藏家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等機構代表和嘉賓出席了開幕儀式,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楊帆、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福建博物院院長傅柒生、泉州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洪自強、德化縣委書記黃文捷發表了致辭,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宣佈展覽開幕。開幕式上還舉行了「和諧」瓷花籃捐贈儀式,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向德化縣委書記黃文捷、福建省佳美集團副董事長蘇堯政頒發了收藏證書。
本次展覽精心遴選出從古至今400餘件組德化白瓷展品,分為一白獨秀和百技爭艷兩個單元,除了涵蓋「何朝宗」款觀音像、「筍江山人」款觀音等傳世精品,尾林窯遺址、華光礁一號沉船等德化窯古代珍品,而且集中展現了當代德化藝術家的傑作,體現了德化瓷精湛的製瓷技藝和一脈相承的傳承創新。
德化陶瓷製作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宋元時期,德化陶瓷業隨著海外貿易的興盛而繁榮,青白瓷、白瓷成為主流,並源源不斷的銷往海外,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品;明代,「中國白」在窯火的淬煉中脫穎而出,因如脂似玉,有溫潤的手感,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精品,從而風靡世界。德化白瓷的行銷足跡,從東亞、東南亞,到南亞、西亞,再到歐洲,並深入歐洲大陸地區,引發了歐洲人民對中國陶瓷的極大追捧。德化瓷塑取材廣泛,以各式觀音、如來、彌勒、羅漢、八仙等道釋人物為主,以神化傳說、歷史典故、民間故事為創作素材,另有專供外銷的特定題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器物譜系。隨著時代發展,現當代德化匠人在新時代師古而不泥古,在繼承中大膽創新,推陳出新,塑造出變化萬千的德化瓷器。雕塑技藝逐步得到發揚,藝術題材不斷拓展,人物形象愈加豐富,表現手法呈現更加多姿多彩的潮流和趨勢。
在具體設計方面,展覽突破傳統上按瓷器造型功用和歷史演變進行分類的結構形式,從「中國白」的特殊視角出發,結合白瓷的藝術特性,通過色譜分析,把德化窯傳統的「豬油白」「象牙白」「孩兒紅」等概念進行科學界定和歸納,以對應的展品加以呈現,讓觀眾在感受德化白瓷藝術韻味的同時更加深刻領會讓世界認可的「中國白」的獨特魅力。空間設計方面著力打造辨識度、包容性,突出德化瓷的外銷特徵,以溫潤的淡青色貫穿始終,形成以白為基礎又豐富包容的展覽基調,用靈活的手法呼應展品。
長期以來,德化縣緊緊圍繞陶瓷為第一產業,努力踐行「精美的瓷器做出來、擺出來,還要傳出去」,2018年啟動實施陶瓷產業跨越發展五年行動計劃,推動陶瓷產業發展駛上「快車道」,2022年陶瓷產值達502億元,創下了年均11.7%的高速增長,榮膺福建經濟發展「十佳」縣、中國創新百強縣。如今的世界瓷都,擁有陶瓷企業4000多家,陶瓷從業人員10多萬人、佔到全縣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陶瓷產品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茶具、花盆生產基地,擁有省級以上大師279人,入選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作為福建唯一縣城列入全國區域(城市)產業名片打造計劃首批試點。2023年,德化縣深入實施「中國白‧德化瓷」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計劃,未來五年,德化將堅定實施陶瓷創新戰略,實施「陶瓷+」產業融合發展,力爭通過擴大國際影響力、增強工藝創新力、提升市場競爭力這「三力引領」,到2027年打造陶瓷千億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鄭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