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專刊】陝西漢中山花茶業公司鑄造品牌茶企 助力產業扶貧

研發茶葉新品種 闖出致富新路

【記者蔡叔涓陝西採訪】在陜西省的漢中有這樣一個小鎮,當地生產的茶葉帶動多個村中的貧困戶脫貧,那就是山花茶業有限公司,他們公司的「張騫牌」茶葉被評為「2021年度中國茶業暢銷品牌」,該公司董事長吳培元被評為「2021年度大陸全國茶產業發展十大先進個人」。
山花茶業公司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是「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故鄉。


公司成立於2005年,建設自有茶園5000畝,聯營茶農茶園8000畝,共有茶葉基地1.3萬畝,2014年該茶園基地被陝西省政府評為「陝西省茶葉現代農業園區」。公司在天明鎮生產基地建有國內先進的清潔化流水生產線2條,在三合工業園區新建集茶葉精選、包裝、冷鏈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產品展示、展銷、茶產品研發、茶文化宣傳於一體的茶產業行銷中心一處。
是一家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茶園觀光旅遊及茶產品深加工為一體的龍頭企業。由1987年成立的原山花茶廠,在2005年改制而成,改制後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建有生態茶園基地5000畝,所在地生態優良,交通便利。當地百姓以茶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主,兼營糧油中藥材種植、生態養殖。


多年來,公司在發展中不忘社會責任,積極回報社會,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帶動茶農發展,採用建檔立卡制,與150戶農戶簽訂幫扶協議,採取技術培訓、免費提供肥料等措施幫助農戶進行低產茶園改造,通過提供就業工作崗位、訂單加價收購鮮葉等多種方式,使農戶都有長期穩定的收益。通過茶產業帶動,助力鄉村振興,為當地南部山區群眾增收致富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6年以來,公司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帶動貧困戶發展茶葉產業,為周邊村的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做出了積極貢獻。在產業精準扶貧中,公司按照「政府指導、企業參與、自力更生、開發扶貧」的方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與貧困戶結對幫扶。截止2018年公司共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50戶,其中:2017年帶動三化村、張坪村、黃埡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100戶,2018年又帶動三個村貧困戶50戶。公司與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採取技術培訓、免費提供肥料等措施幫助貧困戶進行低產茶園改造,通過提供就業工作崗位、訂單收購茶鮮葉等多種方式,使貧困戶都有長期穩定的增加收入來源。公司在扶貧工作上狠抓落實,2017年幫助38戶貧困戶實現脫貧,2018年幫助82戶貧困戶實現脫貧,2019年說明剩餘貧困村全部達到脫貧。

創新連結模式,真心帶貧增收
為了抓好茶產業可持續發展,公司從創建之初就狠抓「抓品質、打品牌、拓市場」三大項工作。品質是企業的生命,公司在不斷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的同時,在漢中首家引進清潔化茶葉生產線,並於2003年取得中農有機茶認證;2015年成為陝西省首家通過農業部GAP認證的茶葉企業。生產的產品有「張騫牌」漢中仙毫、漢中毛尖、漢中炒青等綠茶、紅茶、桔花茶三大系列十幾個品種。通過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公司「張騫牌」漢中仙毫在商務部舉辦的「中國國際茶博會」上,連續12年榮獲「金獎」產品稱號,特別是2016-2017連續兩年在中國北京國際茶業博覽會上榮獲全國綠茶類特別金獎!連續五年在農業部主辦的濟南茶葉博覽會上榮獲「極具發展潛力品牌」、「全國優秀品牌」「全國鬥茶賽金獎」和「全國優質茶園基地」獎。2015-2017年「張騫牌」漢中仙毫入選農業部《2017年度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目錄》,同時榮獲香港國際茶博會金獎產品稱號,「張騫牌」被中國農產品流通協會評為「2017中國百佳農產品品牌」,「張騫牌」商標榮獲「陝西省著名商標」稱號,2017年公司綠茶產品被評為「陝西省名牌產品」。CCTV-3《歡樂中國行》欄目組和CCTV-7《農廣天地》攝製組,先後兩次在公司生態茶園基地實景拍攝,將茶園的風光展示給全國觀眾。2018年公司茶產業產值達4100萬元,產品暢銷國內多個省市,並遠銷哈薩克、吉爾吉斯坦、新加坡等地,徹底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為精準扶貧提供堅實的產業基礎。
山花茶園基礎好,規模大,為促進精準扶貧工作,公司採用3種模式,帶動貧困戶增收。


低產茶園改造增收模式。通過統一技術培訓,改造低產茶園590畝,其中對30戶貧困戶中的自有97畝低產茶園,公司將按戶,免費供給貧困戶每畝茶園發放300斤有機複合肥料,在幫助他們將自有低產茶園,通過施用有機肥料,進行重修剪等管理,將低產茶園改造後,達到豐產茶園。改造後的茶園每畝可增產30%的鮮葉,每畝茶園可增加收入2600元。
公司將荒溝1000畝茶園管理成豐產茶園後,安排幫扶的三個村150戶貧困戶到公司茶園採摘鮮茶葉,采的鮮茶葉公司將按貧困戶自有茶園鮮茶葉價格收購,並且再給貧困戶加價5%分紅,使每戶貧困戶年增加收入6000元—8000元。
到公司示範園區務工增收模式。公司可提供茶園管理、制茶、茶葉篩選分級,等務工工作崗位,吸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戶12名到公司上班,每人年均領取工資12000元。

富裕不忘鄉親,愛心回報社會
多年來,公司在發展中不忘社會責任,積極回報社會,多次對災區捐款捐物,捐建、捐修學校,特別是對修路修橋無償投入大量資金,2013-2014年先後投資300多萬元,修建拓寬硬化了天明鎮至山花現代茶葉園區的5.6公里道路,既方便了當地群眾出行,又改善了園區基礎設施條件,促進了生態觀光旅遊的發展。公司通過幫扶150戶貧困戶,採用低產茶園改造、到公司茶園採摘茶鮮葉出售給公司、提供工作崗位,使這些貧困戶有長期的經濟收入,通過茶產業的帶動,使他們徹底脫貧。

馬嵬驛

馬嵬驛民俗文化村建築錯落有致 古樸素雅
咸陽馬嵬驛民族文化村位於興平馬嵬辦事處李家坡村,地處楊貴妃墓——黃山宮景區向西一公里處,相傳馬嵬是東晉時期的一名武官,因他在此築城而命名地名。
民俗文化依託黃山宮獨特的歷史資源順勢而建,園區建築錯落有致、古樸素雅,整體環境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其中山水瀑布、雕塑小品、亭臺樓閣更是彰顯了園區文化魅力。文化村將現代生活與歷史文化完美結合,在規劃上保護老窯洞遺址,收藏老農具及生活用品。

馬嵬驛民俗文化體驗園區。
馬嵬驛民俗文化體驗園戲台。

唐時馬嵬驛是西行的第一驛站,民俗文化村建在原址範圍內,這裡的建築古色古香,店舖林立,來到這裡立刻被古文化的氣息所感染,彷彿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馬嵬驛民俗文化村一景。

馬嵬驛民俗文化村以古驛站文化為核心,文化村內建築錯落有致、古樸素雅,整體環境綠樹成蔭充滿文化魅力!是一處融合「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休閒好去處,集文化旅遊、民俗文化展示、休閒體驗、生態觀光、環境保護與一體的新概念生態園;主要包括驛站文化廣場、民俗文化展示區、民族小吃文化街、垂釣區、家禽生態養殖區、百果林採摘園等八大功能區。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