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獅”話 | 德化紙獅:舞動在山村的文化名片

鑼鼓喧天,炮聲震天,花燈、風火輪、三通鼓⋯⋯山村彌漫著節慶的氣氛。隨著舞獅人的手勢與步伐變化,獅頭高昂,獅腰扭動,獅尾起伏,獅球搖曳——紙獅子亮麗登場。
德化縣楊梅鄉雲溪、上雲一帶的德化紙獅習俗,把長年寂靜的山村推向歡樂的海洋。
石獅、瓷獅、刣獅、風獅爺⋯⋯泉州人與獅有緣,對獅子的崇拜由來已久。然而,同為獅子,同為保境安民、驅邪祈福的形象,與其他材質和表現形式的獅形象不同,德化紙獅融匯了竹編、剪紙、武術等多種民族傳統文化,被當地人當成文化名片,傳承久遠。德化紙獅習俗於2007年列入首批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德化紙獅緣何而起,怎樣製作,如何表演,當下的傳承狀況如何?
竹編加剪紙 獅態懵又萌
林月端,50歲左右,清瘦、黝黑,在村裡算得上“年輕人”,他製作的紙獅有口皆碑。如今鄉村民俗活動就落在這些村莊“主心骨”上。

剪切彩紙

依往年,春節一到,村裡的長老就會派元宵節的活兒——紙獅、紙龍、花燈、燈謎、風火輪、三通鼓等,相對於燈謎、三通鼓等細活,紙獅、紙龍、花燈、風火輪是手藝活,卻也是“粗活”,講究熟能生巧,鄉村不缺能工巧匠。

粘貼彩紙

林月端拿出了製作紙獅的工具——柴刀、剪刀、美工刀,糨糊、鐵絲、麻繩,就是這些簡單而普通的工具,在一堆竹子和彩紙間擺弄出了紙獅。紙獅的製作主要有三個流程:用竹片紮出獅子的骨架,再以白紙粘成密閉空間,用彩紙裝飾獅子的皮毛及紋理,最後用光電裝備升級到適宜元宵表演的“夜間模式”。

剪綵錫紙當獅毛

大小寬窄適宜的竹片是製作獅子骨架的關鍵,小指大小、硬幣厚度的篾片紮起來最是得心應手,紮出來的骨架輕重及堅固程度同樣適宜表演。老林手起刀落,一陣子工夫,竹子成竹片,竹片成篾片,稍稍削去篾片上的尖刺,紮骨架的主要材料已備好。

竹子編成的獅骨架

獅子的骨架分成獅頭、獅腰、獅尾和獅球四部分,可分部分捆紮,再合併成型,總長度宜控制在2米左右,總重量20斤左右,這樣舞動獅子才能得心應手。老林經驗老到,選用帶竹青的篾片為骨架的週邊支撐。竹穰的硬度會差點,用在受力稍輕部位。獅頭用竹篾綁紮成圓柱體,選一端上部分另紮出一半圓截面為獅臉,再用細篾片在上半截面紮出凸眼和高額,又在下截面編紮出高鼻和大嘴。獅頭側後加裝長條狀和塊狀竹編,作為前獅腳和獅耳。十二個(閏月十三)竹圈用細麻繩前後串聯,即為獅腰,這樣設計製作的腰身可伸縮起伏自如。獅尾,即獅子的後肢部分,主體為竹子編成的圓柱體,外加小短腳和細長尾巴。獅球的編織更見工藝,先用細篾片編出36個小圓圈,再將小圈拼成一個小圓球,其實也就是一個三十六面體。到這時,鐵絲的大用處該派上用場了,將獅頭、獅腰、獅尾和獅球四部分用鐵線串起,再將兩根竹把手固定在獅頭和獅尾上,獅頭的把手要穿出獅頭上方彎曲到獅額之上,要用它掛上搖搖晃晃的獅球呢;同時,在獅頸部還會掛上一些鈴鐺。至此,一頭竹篾編紮的獅子,雛形已現。

用糨糊封閉獅骨架

“僅僅是竹編的獅架子未免寒酸了,下面主要工作是把獅子打扮打扮,讓它更適宜在元宵夜間表演。”老林說。

裝飾獅臉

第一步,先在獅身、獅尾和獅球加裝固定燭臺,在獅眼安裝反光板或小手電筒。第二步,用透亮的白紙黏合封閉獅子骨架,只留底部可放入燭臺及點火的小窗。第三步,用彩紙裝飾整頭獅子:粘貼上條狀彩紙模擬獅的毛髮,獅頭部分宜重點裝飾,紅色獅臉最為醒目,剪成齒輪狀的彩紙裝飾獅眉、獅鼻、獅口,以此來突出獅子的威嚴。第四步,在獅頸部掛上一些鈴鐺。裝飾工程基本完成,一頭灰色調的竹獅幻化成一頭五彩繽紛的紙獅。與傳統印象中的獅子形象相比,紙獅顯得有點呆萌。

一頭融匯竹編、剪紙民間藝術外加光電效果的獅子,“懵萌”地在等著重要的時刻,出場。

傳承中創新 獅步蹁且躚
一個老手製作一隻紙獅得花4天的工夫,有時趕工的時候要全家齊上陣。為了喜慶的元宵,村裡很多老人小孩都是這樣過來的,樂此不疲。大家盼著元宵節。在雲溪,沒有紙獅的元宵是不完整的。
村民在演示紙獅表演
“十五打獅,十六迎燈。村裡代代相傳著這麼一句俗語。”雲溪村退休教師林月誠介紹,明永樂年間祖上林慧六到尤溪縣廿九都看元宵受到啟發,在雲溪首倡迎龍燈活動,後來增設了紙獅、風火輪、三通鼓、車鼓等,或許有保境安民、驅邪祈福的用意。
然而,在“泉州市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公眾號文章《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展示——德化紙獅習俗》裡有這樣兩句話:“德化縣楊梅鄉雲溪村和上雲村的舞紙獅習俗活動,源于唐睿宗年間(710—712年),興於明末清初時期”“據楊梅雲溪村《林氏家譜》記載: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德化縣楊梅鄉雲溪村的鄉紳林公訓,到尤溪縣梅仙鎮學藝,結合本地群眾的集思廣益,寓意於獅有使人敬畏的威嚴,其意義深遠,創造出紙獅這一獨特民間藝術。”雲溪紙獅出現的具體時間還有待考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紙獅的製作與表演在雲溪一帶已傳承了數百年。
往年元宵紙獅表演(資料圖片)
每年的元宵還是如期而至。說起元宵節,林老師如數家珍。正月十五日傍晚,鑼鼓和鞭炮聲起,獅身、獅尾、獅球的蠟燭該點上了,遊村隊伍在祖厝埔上堂整隊集合,既定拜祭祖先的表演開始了,主角為紙龍和紙獅。紙獅的表演,又稱“打獅”,通常是雙獅表演,嬉戲打鬥。表演者腳踏似南拳“三戰”步伐,進退有度;雙手執手把,左右交叉揮舞紙獅,時而前後,時而左右,時而上下,獅子騰挪跳躍,進退撲殺,獅身起伏,獅腰扭動,獅球搖曳,獅鈴叮噹,燭火從獅身透出了溫馨的光,在彩紙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好一對漂亮又威猛的獅子。或許有人會說,紙獅表演程式太簡單,架勢粗獷。事實上,每頭紙獅重達20斤,一個成年人雙手左右交叉揮動起來並非易事,強體健身已綽綽有餘,要求再做更多的動作就勉為其難了。接著隊伍再到祖厝下的慈濟宮拜祭神靈,爾後便是全村遊行了。一老者推著風火輪在前面領隊,紙獅緊隨其後,後面還有紙龍、車鼓、三通鼓等,巨大的火龍在山路村舍間蜿蜒盤旋。隊伍經過民居時,主人便迎了出來,燃放煙花爆竹,祈求平安幸福。煙花爆竹聲和著鑼鼓聲,人群的喧鬧聲,山村沸騰了。過了十五,元宵節慶還在繼續——十六再迎一夜,十七晚只迎花燈不舞紙獅紙龍。一個元宵節,時長達三天之久。在雲溪、上雲一帶,對於元宵節的熱情,村民們總願意一再延續。
“當年雲溪、上雲一帶的元宵就是這般熱鬧。近幾年元宵節氣氛冷了下來,現在反而是三月十五更加熱鬧了。”林老師說,現在生活節奏快,春節回家的年輕人到了元宵時很多已離開家鄉進城了,雲溪、上雲村因勢利導,把紙獅、紙龍、三通鼓等表演融入當地三月十五“過關”傳統習俗中。村裡家中有小孩的,誰都願意為小孩的平安幸福而回家,同鄰縣尤溪、大田來到雲溪的父母們一起替小孩“過關”,有時人數可達上千人之眾。
往年的紙獅紙龍被放在老厝展示
除了舉辦時間的變化,這些年來紙獅也在與時俱進。早期紙獅的“紙”,是竹漿紙,為白紙、黃紙、紅紙,而現在更多採用的是彩色錫紙,披金掛彩,更為豔麗。
“明年的三月十五一定會很熱鬧。”村裡的老人們對下一個有紙獅、紙龍、花燈、三通鼓的節日,翹首以待。聽他們的語氣,這種期待是根植在骨子裡血脈中的,是村莊向外傳遞,代表著中國傳統村落雲溪的一張文化名片。
作者 連江水 文/圖(除署名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