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紗塔:失傳近百年後,“穿越”回來的鄉愁

在農曆七月,泉州多數地方會舉行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動過“普度”。這其中包括一項失傳近百年的民俗技藝——紗塔。

顧名思義,“紗塔”有塔。絕大部分村落有特定屬於自己的“普度日”,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紗塔,一項失傳近百年的民俗技藝於日前重現人們面前,它有七層樓高(二十米以上),壯觀、有氣勢,讓人頗為震撼,吸引了海內外華僑和中國各地的人趕來參觀。據悉,這個技藝習俗唯一存在于泉州石獅蘇厝村。發源於台灣的它,為何會流傳到這裡?這中間有著什麼感人的故事?塔的技藝特色有哪些?還原這麼大一個塔,它對當地人的意義是什麼?
清代嘉慶年間晉江人蔡永蒹所著《西山雜誌》關於“獅塔”的記載,這個“獅塔”應該是紗塔最初的雛形。
流傳感人故事 失傳近百年再現光輝
“塘頭鼠、亭下牛、塘邊虎、蘇厝兔、後宅龍、埔仔蛇、洪窟馬、塘後羊、後垵猴、山仔雞、鼇頭狗、後頭豬”,這句俗語講的便是泉州石獅市寶蓋鎮原龜湖塘廿四都的“龜湖大普”盛會。每年農曆七月,是當地普度的重要日子,廿四都各鄉輪流舉辦普度大會,按十二生肖順序,每年一個鄉里當東道主,今年是兔年,輪到蘇厝做東,這裡最有趣味、最盛大隆重的便是紮紗塔。

該民俗活動吸引了許多人的參與,他們觀看現場的傳統文藝活動。

紮紗塔敬神習俗源於台灣。明朝年間,在台灣沿海港口,船民紮紗塔以祈求平安,後來便演變成紮紗塔的民俗活動。蘇厝紮紗塔傳說源于當年一位旅居台灣的鄉賢一段奇妙經歷。當年恰逢農曆七月普度,他帶領家眷從台灣鹿港乘船回蘇厝,經過台灣海峽的時候,突然狂風大作,情況十分危急。心內絕望之時,見海上有一艘商船,船頭懸掛有紗塔,船體雖然顛簸,卻能較為安全行駛。他急忙爬上甲板,向天祈願:“如若蘇某今日能平安回鄉,阮厝普度我會結一座更大更美的紗塔敬普度公。”說來也是奇怪,祈願之後,海上頓時風平浪靜,蘇某安全回到家鄉蘇厝。於是他邀來名工巧匠,歷時半年打造了一座紗塔。紗塔六面七層,巧奪天工,內設佛龕禮佛,塔中還設置木梯可以登臨,到塔頂點燃油鍋裡的燈芯,燈火通明,引來四鄰八裡一睹紗塔風采。此後逢兔年,結紗塔便成了蘇厝一項傳統習俗。至丁卯年(1927年),蘇厝紗塔最後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至今失傳近百年之久。今年恰逢癸卯兔年(2023年),蘇厝眾人齊心,訪名師,重結紗塔,重現了這項珍貴的傳統民俗技藝。

 

七層樓高的壯觀模樣 吸引各地人慕名而來
蘇厝紗塔沿用傳統六角七層的基本造型,在地面改用鋼架逐層安裝固定,再進行吊裝,完成紗塔的骨架,外面以布覆蓋,並繪出建築人物造型。第一層用六根盤龍柱“支撐”塔簷,二至七層做了圍欄,佈置人物,用機械進行驅動。塔頂以寶葫蘆作塔刹,塔身逐層收縮,用簡單的材料,在短時間內最大限度模仿寶塔形象。塔內各層安裝燈光,夜晚來臨,華燈齊亮,照耀四方。“世遺點姑嫂塔就在我們這裡,我們有意做成貌似它的模樣,這樣蠻有意義的。”當地文化人士表示。
舉辦該民俗活動期間,每天都有閩南戲劇表演等文藝活動同時進行。
整個民俗活動持續了20多天,每天都有村民24小時值班,迎接各地慕名而來的參觀者,還有海外的華僑。這是當地一年最熱鬧的時刻。當地人蘇老先生表示,“這還不算人多的,以前的紗塔有27米高,當時城市建築物很少,泉州市區的人站在東西塔上,就可以看到紗塔的光彩。不過,那時用的都是油燈,安全問題不能馬虎。守塔人要非常用心”。
塔內的普度公和村莊擋境神供鄉人祭拜。鄉人動用如此人工物力建造這座紗塔以敬神明,祈求平安,內心可謂至誠。寶塔正門有瑞兔,以象徵卯年。當天,在紗塔旁邊還設置有舞臺,現場有閩南歌舞表演,古典的靜雅與現代的動感在此交匯,構成了這幅熱鬧的場景。
夜晚的紗塔光彩閃亮,特別耀眼。(李蒼墀 攝)
“第一次看到這麼高的塔,逼真十足,全國獨一無二吧?我也是趕來沾沾喜氣。”從晉江來的許先生表示。
這次民俗,吸引了一些時尚潮流的小年輕的參與。“晚上,我們穿著漢服來這裡打卡,感覺像夢境一般,大家太有智慧了,好像這個神奇的古代紗塔穿越到我們現實生活中來了,竟然有莫名的感動,我從來沒有這麼認真感受過我的家鄉。”自稱“蘇小妹”的小美女表示。
特地趕來觀看的潮汕人阿栩表示,看了蘇厝紗塔,為鄉人至誠之心所震撼。感受表演,想起在潮汕地區的潮劇和紙影,而在這裡,鄉人用一種自己更喜歡的新形式來作娛樂,也是頗為契合當地風土人情。鄉人祈福辟邪,是每場民俗背後的真正內涵。

 

還原民俗的意義 傳統鄉愁的回歸
要還原失傳如此之久的民俗,並不是一件易事。因為失傳太久,關於紗塔的記載非常少。
當地文化人士在研究中發現一個記載——據清代嘉慶年間晉江人蔡永蒹所著《西山雜誌》(龜湖塘篇)記載,“……是以七月十三日,龜湖之域諸村,因循普度,從茲而起,結鼇山紗綢之獅塔也。普度之風,乾隆弘曆乙巳年(1785年),泉郡劉知易本府偕闔邑紳耆商,改於瓜之末為普謝之期”。隨後每逢兔年,習俗相沿,蘇厝士紳與南洋僑胞、寶島台胞共商,形成在每逢兔年普度期間集資結獅塔的共識。這個“獅塔”應該是紗塔最初的雛形。
該圖為蘇氏宗祠旁的紗塔牆繪作品,充滿鄉愁氣息。
“當時為了建這個塔嘛,我們發動了全村力量,但是村裡最老的老人都不能很全面說出整個塔的模樣,後來,我們是通過旅居台灣103歲的石獅鋪錦籍老師黃厚源老先生那邊得到最大的信息。就這樣,通過他的描述,綜合村裡人的口口相傳和文化人士的判斷,終於請人畫了圖紙,‘還原’了紗塔的模樣。要建這個塔,菲律賓的這些鄉賢還有村民都是全力以赴的,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蘇厝村張書記表示。
黃厚源,1920年出生于石獅“龜湖村”(今鋪錦村),1946年去台灣,1952年落戶於台灣桃園縣楊梅鎮。他積極從事文史調查,並出版多種刊物,一生治學勤勤勉勉,直至90歲方真正停筆退休。據他回憶,那時的紗塔,就好比泉州的東西塔,好遠就可看到,十分壯觀。再裝飾色紙和采分漆,又披上紅紗和彩綢,掛上各種燈,美麗極了。這塔需用一根巨木為中軸,要早在一年前就出發到閩江上游去選材。塔也是雇請專門的師傅來建造的。
特色民俗點亮百姓生活,是承載鄉音、弘揚文化的一種方式。
但是,誰來做這個紗塔?聽說當時請的是漳州平和的師傅過來的,石獅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頗為重視,聯繫了漳州平和的有關部門,找到了手藝人胡師傅,通過瞭解,他爺爺以前有幫忙做過這裡的紗塔,這個工藝現在傳承給他。
紗塔上各個閣樓的人物、裝飾、風格都不一樣,每個人物都是“會動的”。
據悉,早在2020年,寶蓋鎮政府和蘇厝村民委員會就一起策劃並實施在蘇厝蘇氏宗祠旁將紗塔文化做成充滿鄉愁味的牆繪,讓民俗“潮起來”。未來,當地人計劃將這門獨樹一幟的民俗申請成非遺項目,真正地保護起來。
作者 賴小玲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