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同「道」中人茅山坐論 共探海峽和合

近日在江蘇句容舉行的第五屆國際道教論壇上,兩岸宗教界人士於茅山共同探討海峽兩岸的和合之道、融合發展之道。
台灣很多宮廟的屋簷、牆壁上眾神集結,既有道教神明,也有佛教造像,還有民間信仰的神靈。台灣中華道教總會秘書長張肇珩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台灣延續了閩南地區的風俗,宗教信仰眾多。溯源尋根,台灣的道教信仰與大陸是同一源頭,這在道士日常修行中有跡可循。例如,兩岸道教人士都必須研讀經典《道德經》《道藏》,《太上感應篇》等勸善書籍在兩岸也有很大影響力。
「2005年,我們在台灣主辦過一場兩岸道教音樂會,僅兩岸的道樂團就邀請了約10個,北京白雲觀等大陸知名道觀的100多位道長身著傳統道裝,參訪台北101大樓等地標景點。兩岸道教人士交流熱絡,盛況空前。」張肇珩認為,兩岸道教信仰同根、文化同源。未來,兩岸道教界可在選擇道教學院教材、設置道士資格標準等方面開展許多有益的探索。
台灣中華道教聯合總會副會長王雙秀25日告訴記者,近三年,兩岸道友通過視頻會議等方式「雲上」交流,拓寬了道教界的交流方式。音樂會、書畫展、攝影大賽、藝術研學、夏令營等道教交流活動,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民眾交流往來起到積極作用。
參加本次論壇前,台灣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林安梧在湖南祭拜了炎帝。「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兩岸和平發展至關重要。道的價值觀為我們解決現實問題提供了智慧寶庫。政治紛爭是一時的,文化傳承是長遠的。」他說。
「我在平潭『海峽號』渡輪上留意到,船上擺放著福建省道教協會主辦的《海峽道教》雜誌,不少乘客拿來翻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青城武術傳承人、四川省道教協會常務理事劉綏濱受訪時說。
劉綏濱還介紹,過去他多次往返兩岸,結識了台灣許多同「道」中人。他說,「從醫學到武術,從書畫到音樂,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道教包羅萬象。兩岸道教界當以『道』為道,相互交流、共同進步,探討兩岸和合之道、融合發展之道。」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