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北宋謝履的詩句,道出了泉州向海而興的壯闊篇章。
“秋來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國人。”唐代薛能的詩句,折射出刺桐港成為外國人樂於到達的“目的地”。
“蒼官影裡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北宋宰相李邴,描寫了泉州向海而生的商業全球化。
“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宋朝大儒朱熹所題對聯,則彰顯了一種價值取向、精神追求。刺桐城在物質與精神層面的發達,既是共同澆灌的結果,也是全新出發的起點。
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泉州提供了一個文化包容、經濟繁榮、自由開放的城市範式,帶來了百業俱興、儒商並重、諸教共存的景象。借此,泉州經濟社會文明快速發展,繪就古刺桐城“市井十洲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景,開闢了“梯航萬國”的文明之路。
如今,泉州的諸多榮譽,亦與海洋休戚相關:世界遺產城市(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歷史文化名城、東亞文化之都、全球首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回望歷史,福建南島語系人群在歐洲大航海之前幾千年,就駕著獨木舟沖向了大海。兩千年前,古閩人在這裡逐海而居,治山牧海。“閩在海中”的地理環境,讓泉州孕育出具有海洋特性的文化,也讓泉州人擁有像海一樣寬廣的胸懷——這是這座城市後來能夠不斷海納百川、飛速發展,躍居“東方第一大港”的內在動因。
西晉末年,衣冠士族南渡入閩避難。在海洋的“撮合”下,中原文化與閩地文化不斷碰撞與融合,使得泉州人既能贏得“海濱鄒魯”的美譽,也能在“下南洋”的艱辛中打拼出世界泉商的一片天地。
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人秉承愛拼敢贏的城市性格,聯通中外,盤活有無,以海為路,借助全球資源,拼出一個“民辦經濟特區”,誕生了“晉江經驗”,大步邁向“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
這不得不歸結于海洋文化和海洋精神的力量。
縱觀泉州的海洋文明發展歷程,是一部英雄輩出的文明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發展史,是一部堅守初心的傳承史。
“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著名泉籍鄉愁詩人余光中的詩句,恰似泉州海洋文明發展的注腳——新時代,往來泉州的人們,正在這座城市續寫海洋的故事。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孟凡萌 攝)
向海而興,在民間與官方的互動中,一代代泉州人接續努力、持續發展,成就了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泉州的千年海洋文明史,閃耀著自下而上、上下同欲的不懈拼搏的海洋精神光輝。
基於依海而居的環境與遠古族群的自主選擇,古代泉州人選擇了走出去,與海洋的狂風駭浪搏擊,在廣袤的異國他鄉打拼。海洋文明,在泉州民間生根發芽。
隨著海事活動的發達,唐王朝在泉州設置“參軍事”,管理海外交通貿易。五代時,閩王王審知很重視海外貿易,“招徠海中蠻夷商賈”。宋元祐二年(1087年),在泉州正式設立市舶司,管理整個南方地區的海洋貿易。元朝,多次重大的海外招諭活動,都從泉州港起航。
即便各朝代官方的海洋政策不同,甚至出現開倒車的情形,但貫穿泉州的開放心態卻愈加蓬勃,民間對外文化商貿交流的火種從未熄滅,帶來了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繁榮開放景象。
刺桐夢華圖(來源: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南宋末年,泉州超過廣州,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港,與57個國家和地區有海交貿易關係,“閩海雲霞繞刺桐”“漲海聲中萬國商”。元代,“刺桐港”馳名於世,可見於四種外國著作之中:《馬可·波羅遊記》《德里遊記》《馬黎諾裡奉使東方錄》《伊本·白圖泰遊記》,都說刺桐港是東方或世界第一商港。
海商興盛,福佑民生。城南一帶,得以成為宋元刺桐的商業中心。聚寶街的南面為晉江北岸,馬可·波羅從這裡上岸,並從這裡護送蒙古公主遠嫁波斯。“這個地區風光秀麗⋯⋯這裡的居民,民性和平⋯⋯”馬可·波羅在其遊記第二卷《刺桐城》,讚美那時泉州的生活。
“一城要地,莫盛于南關。四海舶商,諸番琛貢,皆於是乎集。”東南亞的橡膠、朝鮮的“高麗參”、日本的大杉、阿拉伯的“番油”、柬埔寨的“高白棉”,以及珠寶、玉器、象牙等,本地的瓷器、茶葉等,在此聚集交易。海關、稅行、票號、信局、典當行、銀號等商業部門,還有明朝政府專為琉球通商設置的“來遠驛”,都是這場跨海交通貿易“蜜月期”的見證。
伴著泉州對外開放的腳步,隨之而來的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巨大影響和海洋文化的長期浸潤,閩南文化逐漸形成“敢為天下先”和“愛拼才會贏”的精神特質。與之相對應的,是以泉州為中心的世界海洋商貿的繁榮。
古往今來,泉州人以智慧和胸襟,以堅守和應變,把世代積累的海洋精神傳遞。在每個歷史的接續,在終點和起點之間,泉州人不是死守,沒有停滯,而是把時代特點疊加給這座城市,在動靜之間再揚棄、再起飛。泉州的千年海洋文明史,是變與不變、變化融通中不曾停歇的海洋精神弘揚征程。
在東南沿海,秋冬之際吹北風,滿載著中國陶瓷、絲綢和茶葉的船隻,從刺桐港駛出;次年春夏之際吹南風,外面的商船又載著香料和藥物進港。南來北往,貨物互易,折射的是上善若水的變通智慧,也是海納百川的寬博胸襟。
如今,在九日山的摩崖石刻群中,13方記載了南宋官員祈求保佑商船順風的儀典。與九日山相呼應的,是洛陽古橋、萬壽塔、六勝塔等古航標,石湖碼頭、文興碼頭和美山碼頭等古碼頭。摩崖石刻的古老印跡,古港錨石的深深烙印,傳遞給世人的是流淌其中不滅的海洋精神。
包容開放的海洋精神,滲透在整座城市。唐武德年間,穆罕默德派三賢、四賢來中國朝貢、傳教,兩位先賢歸真後葬於泉州靈山,即泉州伊斯蘭教聖墓。墓廊西側至今矗立著一塊行香紀事碑。據考證,這是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途經泉州,來此祭告行香後屬下為之所立的碑。
在佛教名刹開元寺,印度教柱子和石刻毫無違和感地屹立其中。在晉江草庵,摩尼教光佛石造像獨一無二。在清淨寺,中阿文化交流的絢爛篇章延續至今⋯⋯對泉州來說,“世界宗教博物館”“多元文化寶庫”的美譽,正是對她海洋精神的禮贊。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他曾說過:“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
潮起潮落,海洋以腳步不息的自我更新,成其浩瀚。守正創新,泉州以連綿不斷的精神傳承,推動開放。
今年春,在泉州市豐澤區,蟳埔漁村內,趙麗穎、毛曉彤等明星的到訪,讓簪花圍和蚵殼厝火遍全國。厝上的蚵殼是商船從非洲東海岸運回的蚵品種,這種房子在西歐的挪威、荷蘭等海邊也有。而蟳埔女頭上戴花的習俗,也和古阿拉伯的文化傳統有關。在鯉城區,泉台兩地媽祖文化交流活動暨媽祖繞境巡安儀式圓滿舉行。在泉港區,延續600多年的閩南古村落土坑村裡,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媽祖巡遊、送王船等,代代傳承⋯⋯
東南亞諸多文化在泉州的傳播和與中原文化、古閩文化的交融,折射出泉州與海洋的聯絡就在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中,就在人們的血脈流淌中。由古至今,從未間斷。
耕耘海疆的一代代泉州先民,留下了海外的950萬泉籍華僑華人。他們是泉州世界影響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泉州海洋文明的推動者。今年6月,泉州市首屆“海絲”僑商投資貿易大會在僑鄉舉行,海內外眾多泉州籍企業家、商人會聚一堂,共商泉州發展大計,共簽約項目71個,投資總額達1195.11億元人民幣。
如今,生活在泉州的“錫蘭公主”許世吟娥,因為愛情定居泉州的義大利人艾羅斯,在泉州創業經商的埃及商人亨利⋯⋯許多愛上泉州的新老朋友在這裡安居樂業,為泉州海洋文明添磚加瓦。
更多向海而興的實踐正在展開,更多泉州的海洋夢正在實現。擁抱海洋的泉州,以“敢為天下先、融入全球化”的昂揚姿態,正在鑄就新時代泉州的海洋文明。
作者 莊建平 吳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