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石材業與地學發展融合倡議在泉州發佈

10月18日,首屆福建地質古生物科普論壇暨中國石材產業與地學融合發展研討會在泉州南安舉行,眾多中國古生物、地學界頂級專家代表參與研討。會上,作為中國領先的石材企業,英良集團代表行業發佈了中國石材產業與地學發展融合倡議。這也是中國首個將石材產業與地學相融合的行業倡議,標誌著福建率先打開了石材產業與地學的交流窗口,探索傳統產業在科技應用領域升級的新可能。

01
石材業與科研“擁抱” 產學研成就新標杆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為推動福建省地質古生物學研究、科普及旅遊的開展,在福建省文物局、省科技局以及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共同指導下,此次國家級行業科研間的深度交流得以在位於南安的中國首個石主題自然歷史博物館促成,該博物館正是傳統石材產業通過科普實現創新發展的現實載體。
“一塊精美的石頭,一個承載億年自然科學史和百年人類文明史的產業,插上科學科普的翅膀,定能成就一個產學研高質量發展的標杆。”在研討會現場,中國石材產業與地學發展融合倡議的發佈者,英良集團董事長劉良在行業內創新提出了石材產業與科研的“三擁抱”概念。
據介紹,“三擁抱”首先是擁抱自然科學。用科學思維拓展產業的內涵與價值,石材所承載的是地球、生物以及人類文明的發展史。石材產業可以借助科學這把金鑰匙,賦予石材更多內涵與價值,由此提升產品價值。第二是擁抱科普,每一款石材品種的推廣都是一場科普的過程,以產業博物館的形式,以科學的語言來普及石材知識,可以更好地助力產業的市場開拓。“科普不僅可以走進博物館,同樣可以走進產業,走進消費者”。第三是擁抱人才。專業的地質學人才才能找到最優的礦山資源,才能更好地指導石材加工及營銷工作和石材維護保養問題。
02
福建地學方興未艾 科普漸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福建古生物學發展取得了不少新突破: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在福建發現了世界四大琥珀生物群之一的漳浦生物群;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與中國地質大學合作首次發現福建恐龍記錄——上杭恐龍足跡,還有在南平市政和縣發現首個鳥翼類恐龍——奇異福建龍等。福建古生物學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
“這些古生物的發現不僅可用於研究,更要用於科普,而博物館便是最好的紐帶與橋樑。”福建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表示,期待通過這次活動,在福建省非國有博物館龍頭企業裡運用好、發揮好、傳播好博物館館藏的研究與科普價值,拓展人才培養空間,讓博物館更好地進入人們的視野,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作為主辦方之一的南安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居民的精神家園,更是宣傳一座城市產業故事、產業發展進程的重要場所。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準和公民的科技素養,直接關係著民族的強盛。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專家委員會主任劉嘉麒表示,在非國有博物館中,能將產業與地學進行如此緊密聯繫的並不多見。在其看來,未來,博物館與產業之間還有多種合作的可能。
“值得欣慰的是,每個週末都有不少參觀者走進博物館。‘雙節’期間,博物館還與廈門科技館合作,推出恐龍主題展覽,吸引了數以萬計人次的關注。”劉良表示,企業將石材產業作為切入口、經過數年努力打造的石主題博物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民的科普認知度。以此次深入研討會為起點,企業還將向石材產業從業者及相關人群普及相關知識。據悉,僅南安市就有幾十萬石材相關從業人員。

 

作者 傅曉穎 王宇靜 陳雲青 文/圖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