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泉州男裝亦時髦

服飾與人類的關係至今已有上萬年的歷史。它被賦予的精神內涵可謂深遠。
宋元時期,泉州“織染為天下最”,泉州的緞、紗、羅等大量銷往世界各地。作為宋元時期東方第一大港,泉州的男人在時尚打扮方面走在潮流前面。
今日,我們一起去看看宋時泉州男性服飾,見識它們的獨特之美。
宋朝男士服飾規制嚴格

華夏民族服裝體系中,男裝與女裝一樣,都有它們的發展脈絡。
經查閱史料,宋時有職位官銜的男人穿的官服,主要有兩套。一套是公服,顏色按照品階來劃定,常見的有紫色、緋色、綠色和青色,其中青色是品階最低的。以電視劇《清平樂》為例,劇中范仲淹的官服,從綠色到紅色再到紫色。朝服顏色的變化,表示品級的升高。另一套是朝服,也就是上朝時所穿的服飾。緋色羅袍和裙,用戴冠、戴佩劍和錦綬來區分六品上下。這套衣服的脖子上有一個白色的掛飾,十分獨特,它叫“方心曲領”。這種項飾由白羅製成,是宋代朝服的顯著特點,體現了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服飾則以圓領袍衫為主,也叫“襴衫”。一般常用細布,顏色用白,腰間束帶,穿著舒適且輕便。除祭祀、朝會之外,男子平常居家會友等,一般也都會穿襴衫。
《清平樂》中王凱飾演的北宋皇帝趙禎的服飾是典型宋代男裝打扮,雙翅烏紗帽、襴衫,帝王的常服有赭黃、淡黃和紅色三種,其他官員按照品級顏色區分。
當時,帝王的常服有赭黃、淡黃和紅色三種,電視劇《清平樂》中,北宋皇帝趙禎幾個顏色都有穿過。另外,劇裡,趙禎所戴超長的帽翅特別引人注目。相傳,宋太祖趙匡胤在稱帝后十分勤政,為防止朝堂議事時大臣們交頭接耳,就下詔書改變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這樣只要腦袋一動,軟翅就“忽悠忽悠”顫動,皇上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
宋代男性喜歡戴冠,工作時戴雙翅烏紗帽,平時就不會了,畢竟那樣與人的社交距離太遠。通過《清平樂》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宋仁宗還是晏殊,他們生活中戴的帽子都和唐朝人差不多,叫“襆頭”。襆頭有很多種,像小垂的軟腳襆頭就是一個使用非常普遍的代表。
來自泉州的甲胄製作匠人潘剛峰根據北宋泉籍著名軍火家曾公亮所著《武經總要》記載製作的宋甲,甲胄也是男裝的一種,伴隨著戰爭出現,是冷兵器時代最主要的防護服飾。(採訪者供圖)
宋時泉州男士服飾具有本土特色

據史料記載,宋朝趙氏皇族將部分宗室由中原遷徙到泉州,他們從中原地區帶來先進的生產工具,也帶來羅、綾、綢、緞、紗、絹、綺等物品和織、繡、彩、繪、染色、印花等技術,配合泉州的東方第一大港地位,當時的泉州服飾成為各地的一個風向標。
泉州有句俗語,叫“蔔食著食菠倫,蔔穿著穿絲綢”,意為“吃就要吃菠菜,穿就要穿綢裙”。這是有它的歷史淵源的。
宋元時期泉州的“刺桐緞”聞名於世,金蒼繡甚或袞繡鋪、文錦鋪等地名,都可見當時泉州人對絲質衣物的崇尚。
當然,絲質衣物更多是為貴族所穿,至於一般百姓的男士服裝,則遠遠沒有那麼精緻華麗。它們以耐用、輕便,利於勞作為首要。這種服飾大多衣襟敞開、下擺開衩。穿著時可挽起袖子、系著腰帶、打著綁腿;衣服的顏色也不多,以黑、白兩種顏色為主,這在《清明上河圖》這類留存的畫作中可以看得出來。
歷史悠久的蟳埔女、惠安女服飾,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是泉州極富民俗特色的服裝。雖然男裝極少被提及,但其實也一樣極富地方特色。
“大裾衫、蓋腹肚、頭簪花、闊腿褲是一套傳統的蟳埔女服飾標配,男裝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黃晨是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豐澤蟳埔女服飾代表性傳承人,在他的“蟳埔女服飾傳習所”裡,也保存有蟳埔男裝。他說,大裾衫分為斜襟和對襟兩款,男子的大裾衫一般為斜襟。若左邊的衣領壓著右邊的衣領,就是所謂的“右衽”,蟳埔女服飾上身就是右衽衣。而男裝則相反,是為左衽衣,即右邊的衣領壓著左邊。
蟳埔女服飾是右衽衣,左邊的衣領壓著右邊的衣領,此款為對襟式。(採訪者供圖)
“我們的衣襟設計仍然保留著男左女右的傳統,斜襟大裾衫比較合體,衣長達到臀圍附近,立領,七分寬袖。至於闊腿褲,則會比女士的更寬。”
蟳埔男裝,一般為斜襟,為左衽衣,即右邊的衣領壓著左邊。
這樣的服飾藍色、黑色皆有,同樣還有當地特色的“薯莨色”。它們因用薯莨擠壓出來的液體將布料浸染而得名,是為赤褐色,也可稱為咖啡色。
黃晨說,在蟳埔,現在基本已經不做蟳埔男裝了。“人們對其知之甚少,也少有人穿了。”
晉江男裝博物館裡的中山裝。20世紀五六十年代,也用中山裝與惠安女服飾相搭配。
一直從事惠安女服飾的設計及推廣工作的蔣碧紅介紹:“目前我們留存最早的惠安女服飾大概是清朝末年的,男裝有記錄的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山裝,顏色以藏藍色、灰色為主。”
融合本地元素推陳出新

10月26日,一場當代泉州男裝大秀在古老的安平橋上演。服裝秀以世遺為媒,上演了一場承古融今、別開生面的“天橋風雲”。
近日,泉州男裝品牌利郎在安平橋上舉行男裝大秀。
而在今年9月份的中國國際時裝周上,另外一個泉州男裝品牌勁霸引入非遺應用場景,連接過去和現在。
“用服飾文化挖掘在地文化,一直都是我們在做的事情。現在年輕人在服裝選擇上包容性更強,無論是大街小巷上的漢服男裝,還是具有非遺特色的時裝,他們都喜歡混搭和變通。”蔣碧紅說,她要做的就是既能傳承“古代”,又能走進“現代”。

作者  張博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