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蛙類都是冬天冬眠,春季復蘇出來求偶產卵。被泉州德化戴雲山當地村民稱之為“角怪”的蛙類卻反其道而行,春夏秋氣候條件好的時候躲起來不見蹤跡,11月份天冷了才出來求偶,且其蝌蚪狀態要兩三年,至少經過兩個冬天,才能變態發育為幼蟾。據福建省德化戴雲山保護區管理局消息,經過多年尋找,這種神奇“角怪”的身影再次被發現。
據戴雲山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小黃介紹,“角怪”學名崇安髭蟾,是角蟾科擬髭蟾屬兩棲動物,為中國特有的珍稀蛙類,屬於“三有保護”野生動物。這種蛙天生不怕冷,生活於海拔800—1600米林木繁茂的山區,常棲息在流溪附近的草叢、土穴內或石塊下。崇安髭蟾不僅是生態環境變好的證明,還因為能捕食多種昆蟲,本身也對森林病蟲害起到防除作用。
崇安髭蟾長得比較怪,身體的淡紫配色比較吸睛,名字有蟾但皮膚沒有麻麻癩癩。它的眼睛也長得怪,眼睛有兩種不同的顏色,眼球的上半部呈黃綠色,下半部呈深藍色;瞳孔縱直,會隨光線的強弱而縮小或放大,在強光下瞳孔縮成一條縱縫,好似中午的貓眼睛。
“角怪”的“角”,即上唇邊緣、眼睛下方的那幾個小刺,在學術上,稱之為“髭”,即鬍子。這些角質刺是雄性髭蟾的專屬,繁殖期時,角質刺會因為激素刺激變得非常粗壯,成為雄性們爭奪地盤和交配機會的武器。獲勝者贏得配偶,待產卵完成之後,這些角質刺就會脫落。而對於幼年髭蟾和雌性,它們僅有不明顯的“胡茬”。
“角怪”的生兒育女時間更怪。大多數蛙類都是在春夏季產卵繁衍後代,冬季冬眠,而崇安髭蟾卻在冬天交配產卵。根據記載,每年的11月中下旬,雄蟾一般選擇水層較淺的石洞或石縫為產卵場所,在澗內極力鳴叫,招引雌蟾,抱對胯位。雌蟾大多在陰雨天的黎明前產卵,為防止卵被流水沖掉,便將卵黏附在石塊底部。雌蟾每次能產200—500粒。產卵後雌蟾首先離開,雄蟾守候卵旁數天,當繁殖季節一過,在溪流中再也見不到它的蹤跡。
崇安髭蟾的蝌蚪大約要在水裡生活三年左右
崇安髭蟾的蝌蚪多在流溪緩流處或回水氹內,白天隱蔽在石縫內,以苔蘚、藻類為食,大約要在水裡生活三年。其間它們要不斷進食,變成大胖子,才有足夠的能量變態成蛙,也因此它們的幼蛙登陸時就比很多小型蛙類的成年體型還要大。三年的漫長蝌蚪生活,對於崇安髭蟾來說,風險是相當大的,一旦這期間水源枯竭、環境震盪,很容易集體死亡。好在它們採取了冬天繁殖的策略,這樣至少卵不容易受到天敵的損害,且蝌蚪的基數足夠大,存活的個體數量也就有了相應的保證,讓種群延續成為可能。
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戴雲山保護區就有關於“角怪”的記錄,但當時調查人員只發現它的卵,並未找到成蛙。
戴雲山再現“角怪”
“幾十年沒有關於‘角怪’的記錄,我們也想再確認一下,保護區內是否還找得到。”工作人員小黃長期進行保護區“兩爬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統稱)相關工作,此前在進行“兩爬類”本底調查時,也沒能發現“角怪”。於是,他們利用到保護區內的村落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講時,將崇安髭蟾的照片給當地村民看,想問問他們是否有見過。沒想到,其中一位經常在山裡幹活的村民一下就認出來:“這種蛙我們這裡的山上有,我們叫它‘角怪’。”
11月22日下午,一位村民在戴雲山一處偏僻山溝溪流聽到“角怪”獨特的“啊、啊”鳴叫聲後,下到山溝溪流中翻石頭尋找。最終,他在一塊石頭下發現一只“角怪”並將該信息提供給保護局管理局工作人員。
這隻雄性“角怪”體長達到10.5釐米
得知有“角怪”的信息,工作人員非常開心,立即趕到現場展開研究工作。這是一只雄性“角怪”,體長達到10.5釐米,在“角怪”家族中算得上是身強體壯的大家夥。它的上唇緣兩側,靠近眼睛的地方各長著一大一小兩個小角。
戴雲山海拔高,冬季氣溫低,霜凍、下雪、結冰都是常事,“角怪”在這種寒冷的氣候中,還能正常活動覓食、尋偶、交配、產卵。可謂是長得怪,習性也怪。此次發現“角怪”的地方,是上次記錄到“角怪”卵的上游源頭處,是人跡罕見的深山內,距離最近的村子要走大約兩個小時的山路。此次的發現,再次證實戴雲山保護區內該物種的存在。
據介紹,崇安髭蟾的模式產地(指對物種定名的時候,用來定名的原始標本產地)在武夷山。經過比對,此次在戴雲山保護區內發現的“角怪”整體與崇安髭蟾相似,但體型、膚色等也存在一些差異,為了進一步確認是否為同一物種,工作人員已經對該“角怪”進行體液採樣,將進一步做分子分析。
作者 陳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