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作品將中國傳統大漆藝術與馬來西亞的傳統紋樣、月亮風箏等元素相結合,是一次創新和嘗試,希望能以這樣的方式,為兩國的文化溝通交流牽線搭橋。”日前,華僑大學馬來西亞華裔學生蕭荷汶的漆畫作品《寄託·鄉情》在馬來西亞詩巫市美術協會會員書畫展中亮相,引發關注。
走進華僑大學美術學院的漆畫工作室,人們的目光很快就会被室內陳列著的一幅幅精美的漆畫作品所吸引,蕭荷汶的畢業作品《寄託·鄉情》也在其中。畫室裡,蕭荷汶正為明年即將在馬來西亞舉辦的個人漆畫展做準備。
“這是馬來西亞春節時的雞場街,這是吉隆玻的茨廠街,這是麻六甲雷州會館⋯⋯”她放下手中的畫筆,一一介紹起來。新作品選取的都是馬來西亞的主要景點,希望借此讓更多馬來西亞人能夠認識漆畫,感受漆畫的獨特魅力。
2019年9月,蕭荷汶懷揣著對藝術的追求來到泉州,在華僑大學開啟大學生活,然而這裡的一切她一點也不覺得陌生。“來到中國讀書,就好像回家一樣,很安心很舒適。”她說,小時候父母常常帶她來中國遊玩,他們和福州的親戚也保持著聯絡。
談及與中國漆畫的結緣,蕭荷汶坦言是緣於一門漆畫選修課。“大二上網課時,我從課程中第一次瞭解到漆畫,瞬間就對這一畫種產生了好奇和興趣。”蕭荷汶回憶,為了能夠更加深入瞭解中國大漆藝術,她在網上搜索查看了大量資料,但因在馬來西亞無法真正接觸到大漆材料,所以知之甚少。
2022年10月,蕭荷汶找導師金程斌答疑解惑。在導師的指導下,她開始全身心投入漆畫技法的學習中。
今年6月,蕭荷汶完成畢業作品《寄託·鄉情》後順利畢業了,但出於對漆畫藝術的熱愛,她決定留在華僑大學繼續深造。如今,她是美術學院一名研一學生。
蕭荷汶和作品《寄託·鄉情》合影
蕭荷汶回憶,為了能夠按時完成畢業作品,她每天早晨6點多就到畫室,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才離開,春節甚至都沒有回家。
“當時也曾聽說大漆容易引發過敏,但真正接觸後才知道它的‘威力’有多大。”蕭荷汶說,當時作品進入打磨階段,她的手臂、臉部開始發紅,在強烈的過敏反應下,兩只耳朵腫了,手上也長滿了水泡,每天都奇癢無比,晚上更是睡不著覺。“吃了治療過敏的藥物也無濟於事,最好的辦法是遠離漆畫,但時間緊迫,我根本顧不上那麼多,一直堅持到做完。”
就這樣,在導師的耐心指導及學長學姐的熱心幫助下,歷經4個多月,蕭荷汶的第一幅漆畫順利完成了。
蕭荷汶介紹,確定作品主題時,她和導師討論後,決定選用馬來西亞傳統風箏“月亮風箏”為主元素,並加入當地傳統花紋。“希望通過漆畫這一藝術形式,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馬來西亞當地文化融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將中國大漆的獨特之美傳播到馬來西亞,同時也能在中國展示馬來西亞獨特的文化魅力。”蕭荷汶如是說。
今年暑假,蕭荷汶主動向高中母校馬來西亞詩巫公教中學提出想要回校開展一場關於中國大漆藝術的主題宣講。宣講中,她向學校的老師及學弟學妹們詳細講解大漆文化的豐富歷史、獨特性、藝術性及其文化遺產價值等,許多人對漆畫產生了興趣,並與之交流。“還有家長詢問我在中國學習的點點滴滴,希望孩子以後也能來中國上學。”
“大漆藝術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想做中馬兩國文化傳播使者,通過漆畫這一藝術形式,搭建兩國文化溝通交流的橋樑,增進兩國人民彼此的瞭解。”蕭荷汶表示,在未來的學習中,她將繼續深入探索中國大漆和馬來西亞文化之間的共通點和聯繫,從而找到它們之間的自然融合點。
“比如,可以通過研究歷史、傳統、價值觀和藝術元素的異同,或是通過舉辦跨文化的藝術展覽,將中國大漆的作品與馬來西亞的藝術作品相結合,以展示它們的獨特之處和相互補充之處。”她說,自己將嘗試通過文化節慶、工作坊和座談會等交流機會,為人們提供瞭解和體驗兩種文化的機會。
作者 魏曉芳/文 受訪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