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蒼霞精舍舊址煥新 牽動遊子心弦

「2014年,我們到蒼霞洲『蒼霞精舍』舊址尋舊,當時的古厝正在拆除中,屋頂瓦片大半被掀,部分窗戶也已拆卸,可謂面目全非。」資深出版人李景端已到了鮐背之年,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視頻採訪時回憶道。
當天,林紓古宅蒼霞精舍復建展示會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蒼霞街道的「蒼霞精舍」舉行。時隔近十年,居住在南京的李景端雖未到現場,但通過視頻連線實時觀看現場盛況。
林紓是中國近代不懂外文卻用古文翻譯外國小說的第一人,1898年,林紓把法國作家小仲馬的《茶花女》翻譯成中文,以《巴黎茶花女遺事》為名發表,開創了中國的翻譯文學史。林紓是將外國文學作品介紹到中國的先行者,其諸多譯作也暢行天下。林紓同時還是一位頗負盛名的教育家。1882年,林紓攜母親和妻女,舉家遷至福州閩江邊的蒼霞洲,建新居五間。1897年春,林紓與舊友合作,在蒼霞洲舊居創辦了福建第一所新式學堂——「蒼霞精舍」。
「蒼霞精舍」是一所與舊私塾迥然不同的新式學堂,教學內容除傳統經史等課程外,還開設了數學、英文、歷史、地理、時務等新式課程。歷經多次變遷,「蒼霞精舍」演變成後來的福建工程學院,如今的福建理工大學。
據李景端介紹,「蒼霞精舍」舊址於1927年被其父親李仲青及兄弟三人共同買下,一直供作民宅居住。其中他父親擁有的前進部分,幾年前因拓寬道路被拆除,但後進部分保存至今。後在福州蒼霞舊城改造中,僅存的部分「蒼霞精舍」舊址面臨著被拆除的厄運。
李景端表示,鑒於這座「蒼霞精舍」老屋既是林紓住了十五年的故居,又是百年前中國早期新式學堂的舊址,具有傳承文化的歷史價值,他在2014年10月於福州舉行的「林紓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籲請政府有關部門務必保留這處文化古跡。
由此,一度被認為已消失的「蒼霞精舍」舊址再次引起廣泛討論。後來,隨著「地契」及居住於此的李家後人證實,相關部門終於確定江濱西大道130號為「蒼霞精舍」舊址。
經福建省文物局和福州市規劃設計院等單位組成的調查組調查顯示,江濱西大道130號(「蒼霞精舍」舊址)原為三進厝、佔地面積上千平方米,如今尚存七八百平方米。
2015年伊始,福州台江區政府決定停拆「蒼霞精舍」舊址,立即派人對已拆部分緊急加固;後續又把這所林紓故居及「蒼霞精舍」舊址復原建成了一處歷史文化景點;2022年,活用為「榕學書院」。
記者在現場看到,「蒼霞精舍」舊址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復原重建,這座百年古厝雖歷經滄桑而破敗,重建後,在城市更新中再次煥發新生機。
林紓古宅蒼霞精舍復建展示會上,林家後人、李家後人等一同為「蒼霞精舍」揭牌。李家後人、美籍華人張又新酷愛彈鋼琴,還專門購置了一台鋼琴,捐贈給「蒼霞精舍」。
目前,「蒼霞精舍」由福建儒醬軒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吳春梅運營。吳春梅表示,「蒼霞精舍」這處文化古跡今後將為歷史文化同好者打造一個傳承和弘揚林紓教育情懷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平台。
福州市台江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社科聯主席傅友輝透露,2024年正值林紓先生逝世一百週年之際,台江區社科聯將與福建理工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系列活動,緬懷與追思林紓波瀾壯闊的一生。(中新社)

1月2日,林紓古宅蒼霞精舍復建展示會福州舉行,林家後人、李家後人等一同為「蒼霞精舍」揭牌。 中新社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