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78,266 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在十二生肖中,具有不同於其他生肖的特殊意義。值此辭舊迎新之際,一起來尋訪泉州城內外與龍相關的地名及地理事物。 山川形勝見“龍影” 龍頭山:龍頭山之得名,據泉州文史學者陳垂成記載,源于陳章應宅邸的閭門匾額。明洪武四年(1371年),泉州第一位明代進士陳章應在山下住家前設一閭門,題匾“龍頭里”,後人就稱這裡為“龍頭山”。古代堪輿中常提到“左青龍,右白虎”,在泉州其實是反著來的。泉州古城的情形是“左白虎,右青龍”,城東北高地是虎頭山,而城西北的高地是龍頭山。龍頭山是泉州古城範圍內最早露出海面的區域,海拔亦為城內最高。縱觀千年歷史,龍頭山之地,曾有許多地理標誌性事物,五代有留從效的冶鐵處,宋代以來有州社稷壇,明時出現西嶽龍山寺,清時有正音書院,近代有曾遒宅邸,等等。 黃龍溪:黃龍溪又名黃龍江,是晉江一江段,上起九日山南邊的金雞橋閘附近,與晉江的金溪相接;下至白水營、忠堡一帶,與筍江交匯。黃龍溪屬於晉江的逆河區,即海潮上湧倒灌的區域,據萬曆《泉州府志》載:“南安之潮,自黃龍溪接晉江潮,西達金溪,至於雙溪口而止。”道光《晉江縣誌》記載:“曰晉江,自縣東石頭而入,潮達黃龍溪而上。”由此可知,黃龍溪河段是鹹淡過渡的區域。 黃龍渡:“黃龍渡在潘山前。” 在古代,為方便晉江兩岸人員貨物互通有無,人們除了建設橋樑,也沿江開設了多個碼頭渡口。潘山位於晉江北岸,潘山南麓的江畔即黃龍渡口,今已廢。黃龍渡大致位於晉江之黃龍江河段的中段區域。 見龍亭:見龍亭原位于南安縣學門口。現今有見龍亭社區,屬豐澤區轄地。“雲泮橋,在縣三都縣學之東,宋嘉定間,知縣王彥建。嘉靖二十八年,知縣唐愛移在學前之左,築為長橋,其狀如龍,向黃龍江而出。隆慶二年,同知丁一中于橋南築亭,以象龍首,名其亭曰見龍亭。” 據《泉州府志》描述可知,因丁一中所建之亭與唐愛所建之長橋匹配在一起,形如龍頭與龍身,見龍亭之名由此而來。 見龍台:見龍台位於老君岩以東的山坡上,是清源山上的景點之一。 宮宇重簷藏“龍身” 元妙觀古稱龍興觀 龍興觀:龍興觀是唐朝神龍至開元年間泉州城內的一座道觀,即今元妙觀前身。“元妙觀在縣前。晉太康(280—289年)中,為白雲廟。唐神龍元年(705年)建為觀,初名中興觀,未幾,改為龍興觀⋯⋯”僅憑道光版《晉江縣誌》的記載,無法獲悉中興觀更名為龍興觀的準確時間。不過,《舊唐書》載稱:“(神龍三年)二月辛未,制武氏崇恩廟依舊享祭,仍置五品令、七品丞,其昊陵、順陵置令、丞如廟。壬午,贈太師、酆王廟號褒德,陵號榮先,置六品令、八品丞。庚寅,改中興寺、觀為龍興,內外不得言‘中興’。”由此可知,“龍興觀”的表述始于神龍三年(707年)。 青龍巷北端東側有境廟青龍宮 青龍境和青龍宮:青龍境在泉州城南(今屬鯉城區臨江街道所轄區域),位於德濟門外附郭的聚津鋪內。鋪境制度是明清至民國時期泉州城內的一種基層組織架構,鋪為官方設立,境則由民間自發形成。據統計,泉州城廂範圍內共計41鋪104境,青龍境占其一。青龍境的境域包括青龍巷全段(又稱新巷)、道才巷、港仔墘、斗門頭。境廟青龍宮在青龍巷北端東側,坐東朝西,門牌號為青龍巷78號。青龍宮始建于宋高宗紹興年間,宋元稱“真人廟”,明清稱“帝君宮”,民國時期稱“青龍宮”,現在則稱為“青龍慈濟宮”,迄今已有八百年之久。青龍宮內所奉祀的境主神是保生大帝。 龍宮廟今稱龍宮城隍廟 龍宮境和龍宮廟:龍宮境是明清至民國時期泉州城廂鋪境之一。龍宮境屬於南隅三教鋪,境域包括龍宮巷全段和小菜巷北段,今統稱龍宮巷。龍宮境在20世紀90年代後面貌改變較多,現在這裡已經建起了龍宮菜市場、鯉城區婦幼保健院、鯉城區機關幼稚園等建築。境廟龍宮廟,簡稱“龍宮”,位於九一街北側的登仙橋巷口東側。小廟坐東朝西,原祀龍王,現主祀城隍爺,故又稱“龍宮城隍廟”,附祀觀音、土地諸神。龍宮廟始建於唐朝。人們對龍神的信仰往往依水而產生,唐代,因為此地臨近東湖(當時湖域面積廣闊),古人疑湖中有龍神,遂建廟祀之,龍宮廟應運而生。而東湖由此也有了“龍湖”的叫法。 西嶽龍山寺是全真教廟宇 西嶽龍山寺:“龍山寺在勝得鋪升文山。明天啟丁卯建,名資壽寺。國朝雍正二年修,改今名。”道光《晉江縣誌》所記升文山即龍頭山。若以泉州舊城廂鋪境劃分,龍山寺處在勝得鋪與鐵爐鋪的邊界區域。明朝天啟七年(1627年)建寺,初名“資壽寺”,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名“龍山寺”。西嶽龍山寺位於泉州城西龍頭山西麓,寺因山而得名。而“西嶽”的提法來自泉州古城“五嶽”之說。據古代堪輿界的說法,泉州古城內外有五嶽,分別為東嶽鳳山、南嶽溜石山、北嶽獅山、西嶽龍頭山、中嶽雲山。西嶽龍山寺是閩南地區僅存的全真教廟宇。 龍湖院:龍湖院是宋朝至元朝時期位於泉州東湖之濱的一家佛教禪院。東湖有龍湖之稱,龍湖院因此得名。龍湖院與東禪院、護安院、太平院、報慈院合稱“五院”,這五座禪院據說是宋元時期泉州仁風門外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五座寺院。 龍神廟:“龍神廟在府治東登賢鋪承天寺內。乾隆間,奉文崇祀。”龍神廟在承天寺內大殿之左,南向。清乾隆年間(1736—1796年)奉文崇祀。21世紀初重建。 塗門街的龍會古地廟 龍會境和龍會宮:龍會境是明清至民國時期泉州城廂鋪境之一。龍會境屬於南隅惠義鋪,境域包括講武巷口以東的塗門街兩邊,包括東魯巷、棋盤園、觀音巷(今民權路)、靈慈街東段、金獅巷、講武巷、惠義巷、傅厝巷、池尾傅、後山巷。龍會境今僅南部保留了舊式的建築。據陳垂成《泉州習俗》記載,舊時有“龍會七個池”的說法,如番佛寺池、後濠池、放生池等,此說法屬實。巽流以南的泉州古城由於地勢相對較低,宋代以前為澤國灘塗;宋朝時期,逐漸成陸;南宋末年,蒲壽庚圈佔此地修建自家的園林,著名的棋盤園即在此境;元末,達魯花赤偰玉立將東西翼城相連,正式將此境圈入城中;明清至民國時期,此地仍有較多池沼;20世紀四五十年代後,池沼逐漸被填湮,今已無跡可尋。境廟龍會宮主祀相公爺,境廟原在東魯巷南端的養路段內,後廢。塗門街改造完成後,將境內的龍會宮、大哥公宮、水尾觀音宮三處神廟合為一處,共祀于新建的宮廟——龍會古地廟中。 高門宅邸隱“龍人” 泉州吳氏合族大宗祠是清末由吳龍徵府邸改建而來的 吳龍徵府邸(東觀西台):吳龍徵,泉州人,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進士,翰林院庶起士,官至河南參議。吳龍徵府邸,在塗門街吳厝埕(今地名“東觀西台”)。因其曾任東觀侍讀、西台禦史,其府邸遂被稱為“東觀西台”。府邸內有“東觀”和“西台”匾額,大門外有石刻對聯:“東觀讀書榮分雕錦,西台執法望重豸冠。”清光緒中葉(1886—1897年),吳龍徵九世孫吳朝銓獻出宅邸前三進,改建為吳氏合族大宗祠。建至第四年(1890年)時,晉江人吳魯殿選恩科狀元,吳氏族人認為是改建大宗祠而使龍脈復興,於是加快修建宗祠的步伐。祠於第五年落成,祠前曾立狀元旗杆。 曾從龍太師府:曾從龍,字君錫,初名一龍,晉江人。北宋昭文館大學士曾公亮四世從孫。宋慶元五年(1199年)狀元,累遷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曾氏“一門四相”(北宋宰相曾公亮、曾孝寬和南宋宰相曾懷、曾從龍),留下佳話。“太師曾從龍宅。在曾井鋪。狀頭裡、鋪裡皆以從龍得名。”曾從龍太師府又稱“狀元第”,在曾井鋪(今曾井巷一帶),中有園池。太師府今除狀元井(1998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外,其餘無覓。 曾從龍別墅:據道光《晉江縣誌》記載,石筍橋南的石塔山南宋時有曾從龍別墅。曾從龍別墅在道光《晉江縣誌》成書時就已無存。現今石塔山附近有浮橋觀音宮等建築物。 泉州城內曾有曾從龍狀元坊,如今,市區東街後街立有重建的狀元坊。 曾從龍狀元坊:曾從龍狀元坊是泉州城內的舊牌坊。坊原在開元寺附近的西街上,南宋時為狀元曾從龍立,後歷久傾頹。明永樂九年(1411年),知府胡器、同知周文郁重建曾從龍狀元坊于宏博境曾公亮相府之右,即關刀埕之“石獅王”。後亦被毀,殘存的坊匾被收藏。20世紀90年代東街拓改,重建狀元坊于東街後街,新坊東臨南俊路,將舊坊匾額用作新坊匾額,其街因此得名“狀元街”。 作者 許晟恒/文 吳拏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