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龍新物種正式發佈,泉企為甲辰龍年中國“首龍”命名

龍年開春,甲龍新物種遇見甲辰龍年,成為考古佳話。2月29日,中國甲龍新物種“英良達泰龍”正式在福建對外發佈,這也是甲辰龍年中國公佈的首個恐龍新物種。“首龍”的發現與發佈都與泉州企業息息相關。兩件甲龍新物種的化石原本藏於“碎石塊”中,經泉州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清理後重現人間。標本將留在博物館內,方便各界隨時參觀“首龍”真貌。
2024年2月15日,恰逢中國甲辰龍年到來之際,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泉企投資建設的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執行館長鈕科程,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喬丹·馬倫(Jordan C. Mallon)教授和宮下哲人(Tetsuto Miyashita)教授等學者在專業期刊《脊椎動物解剖學·形態學·古生物學》上發表論文,描述了兩件發現於江西會昌縣晚白堊世早期的甲龍亞科標本。據稱,這是學界首度發現的甲龍科目類恐龍中的新屬種,為紀念其被發現的過程將其命名為英良達泰龍(Datai yingliangis)。署名達泰龍中的“達泰”取自中文“通達、安泰”之意。“‘英良’二字既是博物館的名字,也是向所在企業英良集團成立25周年的致敬。”鈕科程說。達泰龍的發現是對晚白堊世早期甲龍亞科化石記錄的重要補充,為解釋甲龍亞科與非甲龍亞科的甲龍科恐龍的分異提供了新的證據。
英良達泰龍模型
此次論文中的兩件達泰龍個體化石發現於江西會昌縣上白堊統周田組。2016年,在會昌縣貢水河沿岸進行道路開挖施工時,當地有細心村民注意到散落在路邊的紫紅色碎石塊中隱約可見一些白色骨質物體,並將其拍照發佈在網絡貼吧上詢問。2018年,鈕科程在負責籌建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期間,對接上了這些“碎石塊”的消息。經過多方聯繫,“碎石塊”因此被捐贈至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後續由該博物館主持清修保護並開展科研工作。
英良集團董事長劉良表示,作為石材界的代表性企業,英良可以在龍年春天裡參與“首龍”的發佈,是企業的福氣,也是行業共同的樂事。邢立達評價說,由民企投入建設的非國有博物館,能從化石入手參與恐龍新物種的發現與發佈實屬難得,這也是中國業界絕無僅有的個例,益於在另一個維度上宣揚泉州的經濟人文魅力。
經博物館清修後的化石陳列在館內
兩隻疊壓保存的達泰龍復原圖(本組圖片除署名外,由泉州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提供)
相關鏈接
甲龍:是一類非常著名的恐龍,生活在晚白堊世的北美和亞洲。其典型代表甲龍屬因在影視螢幕中常常出現在與霸王龍的對抗場景中而備受大眾關注。甲龍類最大的特點是從頭到尾有大量的骨板覆蓋,因此常被稱為“坦克龍”,一些甲龍類成員的尾巴末端還有一個炫酷的尾錘,既有鎧甲又有大錘,真正在恐龍屆做到了攻防一體。甲龍中的甲龍亞科成員尺寸較大、頭身較寬,並具有發達的尾錘。

達泰龍化石:經過博物館清修實驗中心的修復人員漫長的拼合修復工作,兩隻疊壓在一起的甲龍標本逐步呈現出來:疊壓在下方的標本為達泰龍的正模式標本,保存了頭骨、八節頸椎、兩件頸半環和骨片、部分腰帶骨骼和尾椎。另一件標本保存了頭骨、全部頸椎、部分背椎、肋骨和肩帶骨骼以及骨片。由於椎體上的骨縫合線並未完全癒合,研究人員認為兩件標本均是接近成年的狀態,體長約3.5米至4米。

疊壓在一起埋藏的達泰龍也為甲龍類的行為學方面提供了額外的信息。兩件達泰龍標本沉積在河流或者湖泊之中,無法確認是否為原地埋藏,但很可能和甲龍類的群居行為相關。

    
作者 王宇靜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