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福建遊神民俗「出圈」,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抬著神佛輦轎巡遊鄉里成一時盛景。見到熱鬧的遊神場面,泉州安溪輦轎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許榮明由衷地歡喜。他說,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美輪美奐的閩南輦轎及其文化傳承。
「我17歲開始做木工,1980年村裡逐漸恢復遊神活動,活動負責人請我幫忙修理抬神佛的輦轎,我就和輦轎結下了不解之緣。」年過七旬的許榮明告訴中新社記者,輦轎製作是一門極其講究的手藝,整個過程既漫長又繁瑣,現在已瀕臨失傳。
當時的許榮明雖有木工手藝,對修理輦轎卻也一時無從下手。為瞭解決難題,他尋訪安溪縣各處宮廟,看到輦轎就仔細端詳,用筆記錄下輦轎的雕刻、構造、圖案等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繪製出詳細的圖紙,成功修好輦轎。
此後,許榮明便打出了名聲,周邊鄰村的村民都來請他修輦轎,有些宮廟輦轎破舊到無法使用,乾脆就請他製作。四十餘年來,他製作、修理了上千件不同樣式的輦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輦轎的材料一定要優質,結合部位都是用傳統的榫卯結構,製作時一定要鬆緊恰到好處,過松不牢固,過緊木頭就會裂開,對師傅的手藝有很高要求。」許榮明說,輦轎一旦製作完成,常常能用數十年,這都是榫卯結構的功勞。
據許榮明介紹,輦轎的品種樣式繁多,包括了文轎、武轎、籐轎、四角轎、六角轎、八角轎等等。他目前製作的是一頂結構複雜的武轎,除了基礎轎子結構,還雕有龍鳳、花鳥、獅子、水滸傳梁山泊好漢、封神榜天兵天將、歷史人物故事等等,這幾天正準備上漆。
「製作一頂武轎大概要三四個月,複雜的要一兩年。」隨著年齡增大,許榮明越來越愛琢磨造型繁複精美的輦轎,做一頂能「傳世」的輦轎是他的夢想。為此他不停學習嘗試、不斷精進,在方寸間的輦轎裡,彷彿承載著這位老師傅半輩子的匠心。
最讓許榮明欣慰的是,除了妻子一直支持他,他的兒子、兒媳、孫子都非常喜歡輦轎,兒子許偉卿承襲了他的手藝,如今已經能獨立製作輦轎。「他們工作之餘就會來幫我做輦轎,現在就連我的小孫子做起木工來都有模有樣的。」
「家教祗是傳承的一種方式,我還希望能夠打造一個輦轎博物館或者傳習所,讓更多人欣賞到閩南輦轎的美、學習到輦轎傳統製作技藝。」許榮明說。(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