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都江堰金剛堤上,程小琴看到這樣一幅壯觀景象:岷江水一瀉千里,洶湧向前,至魚嘴處,江水一分為二,此後水流趨緩……
「滔滔江水流過腳下,洪峰被都江堰化解的時候,感到很震撼,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作為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都發中心」)的工作人員,25日清晨,程小琴第一次在都江堰上目睹如此大型的洪峰過境。
自從今年7月進入主汛期,四川汛情不斷升級。7月11日,都江堰渠首剛剛經歷一次過境洪峰後,7月25日,川西地區暴雨驟降,上游水庫加大下洩流量,都江堰渠首又遭遇大型過境洪峰。25日深夜,都江堰渠首管理處水閘管理站內燈火通明,接到指令的值班人員將渠首閘群21孔閘門按預案全部開啟,讓洪水沿這座千年水利工程自然下洩。
都江堰灌區指揮中心負責人李勁介紹,都江堰魚嘴形的河堤,將奔湧而來的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內江窄而深,經寶瓶口引入成都平原;外江寬而淺,起到洩洪排沙的作用。在豐水期,岷江水位上升,約六成江水進入外江,約四成江水進入內江,防止汛情發生;而枯水期恰恰相反,內江得水六成左右。
「這次洪峰過境,都江堰再次以千百年來存續的形態洩洪,實現了『四六分洪』。而作為都江堰渠首三大主體工程之一的飛沙堰,進行了排沙,也就是『二八排沙』,同時也實現了二次分洪。」李勁說。
都江堰有2280年歷史。先秦時期,蜀郡守李冰組織當地岷江兩岸民眾將其建成。千餘年時間裡,都江堰在漢、唐、元、清等朝代進行多次改造和修繕,改變了蜀地「江水初蕩潏,蜀人幾為魚」的境遇,讓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
如今,都江堰已先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雖然始建年代十分久遠,但都江堰至今仍照常運轉,持續發揮巨大的水利綜合效益。四川水利專家謝羽介紹,都江堰肩負著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區1100萬餘畝的農田灌溉,為成都平原經濟區的重點企業和城市生活提供用水,並為防洪、發電、養殖、種植、旅遊、環保等提供相關水利服務。尤其在防洪抗旱上,都江堰起了巨大作用,讓四川大部分地區免受旱澇災害。
「可以說如果沒有都江堰,四川所遭受的洪澇災害是不敢想像的。」謝羽說。
隨著時代發展,如今都江堰不只依靠古人的智慧來進行防洪抗災,當今的數字技術也在防汛中得到運用。在此次洪峰過境前,都發中心利用「數字孿生平台」,對洪峰過境進行數字預演分析,為防汛抗洪提供重要幫助。
記者在都江堰灌區指揮中心看到,巨幅顯示屏上不僅顯示了岷江和都江堰各個區域的實時監控畫面,各類水情監測數據和計算分析也一目瞭然。
李勁介紹,在各個部門進行防汛會商前,「數字孿生平台」結合採集的數據,形成了一整套應對方案,並進行模擬推演,為防汛工作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
「結合歷年調度經驗,制定了最終的洩流流量和具體應對方案,成功抵禦了此次洪峰,讓下游成都平原安然無恙。」李勁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