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正斗鄉海拔約4000米的頂貢大草原上,一群犛牛在光伏板下緩步穿梭。這裡是當地藏民的牧場,也是全球首個超高海拔光伏實證實驗基地所在地。
9月8日,近20位兩岸媒體人來到甘孜州興川光伏實證實驗基地,瞭解高原上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共贏」故事。
甘孜州興川光伏實證實驗基地2022年正式投產應用,是以推動光伏、儲能行業發展為目標的國家級實驗平台。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3650畝,全容量併網後年平均發電量12.68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7萬噸。
「我們的光伏板傾角最低點高度為一米八,這意味著不會影響到犛牛的日常活動」,國家電投四川甘孜州興川能源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工程部主管劉宏德向記者介紹,該基地原先是正斗鄉的一處牧場,在建設過程中遵循「牧光互補」原則,以實現當地畜牧業發展與光伏發電共生共榮。
在架滿光伏板的草地上,記者看到成群的犛牛悠然覓食,也有牧民在光伏板下避暑休息。據劉宏德介紹,光伏電站內的高壓設備區域環境特殊,出於安全考慮,不對外開放,但其他地方,牧民和犛牛都可以自由進出。
「高海拔地區紫外線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牧草的生長。光伏板能削弱過強的太陽光,同時牧草的水汽在蒸發後會凝結到板子上,最終產生水滴滋潤草場」,劉宏德表示,基地在對「牧民友好」外,在草原生態修復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台灣自媒體人遊智彬在參觀興川光伏實證實驗基地後大為讚嘆,「在不破壞生態、不影響牧民的前提下還能夠實現『西電東輸』,這一點我必須要點讚」。在他看來,基地內光伏板依照草原的高低起伏佈局,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新生態、新能源風景畫。
參訪期間,基地內工作人員還回答了兩岸記者關於高海拔地區建設光伏發電設施的挑戰、大陸現階段高原光伏產業的佈局等問題。
本次兩岸媒體人四川行活動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四川省台聯承辦。(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