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專刊】人工智能為「北京的聲音」譜曲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蒞臨『北京的聲音』曲藝創演周活動現場,我是主持人曲小藝。」伴隨著獨特的聲音,在觀眾驚喜的目光中亮相的主持人「曲小藝」,竟然是個仿生機器人。
日前在前門北京坊·勸業場,碰撞古今之韻、書寫時代之聲的「北京的聲音」曲藝創演周首場演出,可謂別開生面,創意連連:既薈萃了各種京腔京韻的傳統曲藝精彩節目,又融入極具時代特色的創新元素。大陸首段AI題材相聲和首個由AI人工智能作曲創造出的全新曲牌——AI夜息香首次驚艷亮相。

機器人「曲小藝」登台主持
「曲小藝」介紹,這台演出採用說唱曲韻雅集的形式,在北京小吃、北京胡同的基礎上打造以「北京的聲音」為主題的藝術盛宴。單弦、京韻、梅花、琴書、時調……再配以鴿哨、叫賣、鐘聲、鼓聲、蟲鳴……糅以國粹京胡聲、昆曲笛子韻,轉、支、揉、調、落間,展現古往今來北京獨具特色的聲音形象。同時還首次將AI人工智能和仿生機器人技術融入曲藝創作、表演,碰撞融合成新的京味表達。
第一個節目就令人耳目一新,是由AI人工智能自動作曲系統創作,再由曲藝藝術家加工整理、重新配器、演奏演唱的一首京韻悠長、婉轉動聽的曲韻雅集《北京的聲音》。
據介紹,最初由AI人工智能自動作曲系統生成的原曲版本,雖然很好聽,但是總欠缺了幾分韻味,因此又請來特別能接受新生事物的曲藝藝術家蘇帥文、白子豪、陳彥錕進行整理加工、重新配器,由祁夏竹演唱,終於呈現出如今這版又好聽、又有味兒的《北京的聲音》。

相聲名家李偉建、劉偉表演全國首段AI題材相聲《AI來了》。

曲牌「AI夜息香」耳目一新
第二個節目大膽創造了一個全新曲牌——AI夜息香。單弦藝術家劉禹借鑒琵琶傳統曲目《十面埋伏》,又延續了上世紀50年代南北曲藝交流時,北方曲藝大家馬增蕙曾拜評彈名家蔣月泉先生為師,並把評彈演唱方式融入單弦的文化傳統,和AI人工智能作曲一起創造了以全新曲牌「AI夜息香」亮相的單弦岔曲《十面埋伏》。劉禹、孫晨薈兩位藝術家精彩的演奏和演唱,將古代戰場上的緊張氣氛以及霸王與虞姬之間的情感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接下來的節目,既有由蘇帥文創作、王文磊表演的京東大鼓《晨鐘暮鼓》;也有由洪宗義表演的被稱為「北京的旋律」的北京琴書《北京城》;還有由李娜、樊博表演,將梅花大鼓與昆曲表演相融合的梅花大鼓《桃花扇》,都給人耳目一新的藝術享受。

單弦岔曲《十面埋伏》展現了AI人工智能作曲的全新曲牌「AI夜息香」。

最讓觀眾捧腹大笑的是由相聲名家李偉建、劉偉表演的大陸首段AI題材相聲《AI來了》,用新穎獨特的視角,演繹人工智能時代新生活新感受,同時也巧妙地將傳統相聲說學逗唱的精華融入其中。
最後,由北京曲藝雜家崔琦作詞、「三弦王子」馬小祥作曲,老藝術家王曉莉和四名青年演員載歌載舞共同表演的北京時調《串門兒》,將瀕臨失傳的非遺曲種以充滿活力的形式搬上舞台,令人驚喜感動。
「我認為,所謂京味,是互幫互助的溫暖,是吵吵鬧鬧的歡樂,是北京的煙火氣和人情味。」「曲小藝」的一番話讓人心生感慨,「您也許想問,作為一個機器人怎麼懂得什麼是京味?但從我知曉北京時調這一非遺曲種起,就明白它與京味血脈相通,是北京聲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知道有那麼一群人在為它的傳承努力著。」(王潤/文並攝)

西城區為千餘處文物「摸家底」
最新科技讓文物有了高清「全景照」

西城區文物普查工作人員近日走街串巷,尋古跡、訪居民,陸續對1000餘處文物普查對像開展實地調查,目前已完成什剎海街道的文物調查。日前,該區啟動新街口街道實地調查,利用文保新科技採集文物數據,通過地毯式調查豐富歷史細節。

文物工作者在歷代帝王廟景德崇聖殿前拍攝全景照片。

上午9時,歷代帝王廟內,幾位普查工作人員站在景德崇聖殿前,利用高精度的文保科技設備,對文物古建進行細緻的信息採集。西城區文物保護管理中心文保科科長李帆捧著調查表,邊記錄邊介紹,「對比十幾年前的『三普』,我們使用的技術手段先進多了。採集設備包括實時動態差分定位和全景拍照兩項功能,不僅精準度大幅提升,還能實時保存文物信息。」


歷代帝王廟是大陸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普」前經歷了騰退、修繕,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十幾年間,這裡的文物古建、古樹碑亭等有哪些變化,是我們普查的重點。」李帆說,由於技術限制,當時採集的信息比較宏觀,「四普」會更加精細,普查人員希望通過拉網式的調查,清晰呈現區域內的文物「全景圖」。


盤點文物家底的同時,文物部門還對全區的胡同街巷開展了地毯式調查。西城區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張華介紹,該區組建了4支普查隊,實地調查377處不可移動文物、242處掛牌院落、339處歷史建築;同時,通過居民座談會、網上徵集等方式,收集了很多新線索。「目前我們已走訪22個社區、4000餘處院落。」 張華說。(李祺瑤 張譯珈/文 武亦彬/攝)

市民走進先農壇收割谷穗
「在中軸線上秋收感覺很奇妙」

寒露無雨夜無霜,黍壯稻香谷滿倉。近日,北京市民在先農壇迎秋收,走進明清耤田里割谷穗,體驗農耕文化。

秋高氣爽,在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2024先農壇一畝三分地農耕體驗季」秋收活動中,市民親身體驗農耕,瞭解傳統文化,感受收穫樂趣。

「開鐮!慶豐收!」伴隨著一陣響亮的鼓聲,「2024先農壇一畝三分地農耕體驗季」秋收體驗周拉開序幕。「這裡是北京城中軸對稱格局的重要禮制建築群之一,也是北京中軸線核心遺產要素之一。明清時期,帝王在耤田舉行耕耤禮。現在,先農壇是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包括耤田在內均向觀眾開放。」耤田前,古建館館長薛儉對觀眾說,「收割的谷穗可以帶回家,希望大家通過農耕體驗活動,能夠瞭解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和先農壇的歷史故事。」

市民開鐮慶豐收。

耤田里,金燦燦的谷穗壓彎了腰。觀眾揮動鐮刀收割。「看!這是粟,也叫小米。它是由野生的狗尾草馴化而成的。」二年級學生楊睿謙捧著剛割下的谷子,和母親分享學到的知識,「我想多收一些帶回家,熬成小米粥。」「歷史上,耤田收穫的穀物還要儲存到神倉裡。」楊睿謙的母親說,「這是孩子第一次收割谷子,我和他都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體驗活動結束時,很多觀眾捧著自己收割的谷子拍照,發朋友圈。一位市民表示:「在北京中軸線上體驗秋收,感覺很奇妙。」
觀眾還可以在現場學習神倉歷史文化和農業科普知識,參與集章集書籤、農作物科普體驗等活動。薛儉介紹,這是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後,該館首次舉辦農耕主題體驗活動,目的是吸引更多人走進先農壇,體驗稼穡之艱難、勞作之辛苦,感悟農業之重要、收成之不易,自覺參與到文化遺產的保護中。(李祺瑤/文 武亦彬/攝)

父母食堂開啟貼心定制

從2022年9月開始,西城區推出「父母食堂」養老助餐品牌,由轄區養老助餐點、驛站、社會配餐公司合力,累計已建成320家「父母食堂」,為西城約11萬老年人提供養老餐服務。

大柵欄街道延壽社區
從定制小炒到家庭餐桌
「父母食堂」顧名思義,即用對待父母之心,為老年人提供周到、熱情的服務。從開始推廣至今,西城區15個街道的263個社區已經實現了「父母食堂」全覆蓋。
眾多「父母食堂」中,大柵欄街道延壽社區銀鶴苑養老驛站特別突出,亮點就在「貼心」二字。


「貼心」首先表現在菜品的質量上,這裡除一位主廚外,還專門配備了麵點師傅,老人們不僅可以品嚐到七八種葷素菜餚,還有特色肉餅、彩色花卷等主食。
驛站站長鄧育的筆記本上,記錄著不少特色菜:炒鮮筍、炒臘肉、蘿蔔乾……都是周圍老人們點的定制菜。
一家「父母食堂」,為什麼會推出定制菜呢?這要從一個老人的心願說起。
去年,常來用餐的居民邵女士找到鄧育,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小鄧,我知道咱們廚師做的湖南菜不錯,我祖籍是湖南人,特別想吃地道的蕨根粉,可惜不好做。」
鄧育和邵阿姨是老熟人,知道她快過生日了,子女又不在身邊,於是沒等老人說完,就接過話茬,「您放心,我們幫您想辦法,一定滿足您這個願望。」
聽了這話,老人連連道謝,一再表示按照飯店的價格付錢。讓她沒想到的是,話說了不到一周,蕨根粉就端到面前,夾起來一嘗,真就是家鄉那個味兒。
有了這次嘗試,來打聽定制菜的老人多了,經過研究、協調,銀鶴苑正式推出定制菜服務,主打一些相對少見的地方菜。從去年推出這項服務至今,每週都會為老人們定制三到五單,只需提前兩到三天預訂即可。
服務貼心為銀鶴苑聚集了人氣,如今這裡每天要接待好幾批客人。一大早有來做操、鍛煉的;中午主要是來吃飯的老人;下午,老人們會過來排節目、唱歌;到了晚上七八點,還有老人飯後來找驛站工作人員嘮嗑。


「有些老鄰居聊得高興,到了晚飯點想找地方聚餐,我一看晚上堂食人少,乾脆就擺上桌,讓老幾位在我們這聚。」鄧育沒想到,今年三月份的一次成人之美,竟然成為驛站又一項特色服務。從今年四月開始,週一到週五晚上,都有來銀鶴苑聚餐的人。其中,既有一家子,也有老街坊。為了不影響他人,這樣的餐桌每晚不超過三桌,包含三葷、三素和一湯,總價約為200元。「我們管這個叫『家庭餐桌』,就是提供給那些來看爸媽、想一起安靜吃頓飯的家庭,或者想小聚的老街坊。」

月壇街道 「按兩稱重」主打可口實惠
西城320家「父母食堂」中,像銀鶴苑一樣推出個性化服務的不少。在月壇街道附近的長安商場地下一層,就有一家因「按兩稱重」出名的助餐點。
到了飯點,家住商場附近的劉大爺走進了這家「父母食堂」,只見他夾起三塊紅燒肉、一大塊魚肉、一塊蒸芋頭和少許青菜,再搭配兩三勺米飯,來到稱重餐檯。電子秤上顯示出數字,總重剛好四兩。
「年輕人3.29元一兩,60歲以上老人持老年卡或者身份證2.98元一兩,菜品種類不限。」一邊結賬,服務員一邊向劉大爺和身後排隊的老人解釋門道兒。正在排隊的有十幾位老人,「食堂」的27張餐桌,已經坐了一多半。負責人崔立同介紹,該食堂從2023年4月開始推出「按兩稱重」服務,現在每天中午、晚上兩餐的堂食人數在800人次左右。
「以前訂餐,經常有愛吃的菜不夠吃,不愛吃的一口不動,還是自己做主最靠譜。」劉大爺說,從2023年開始,自己每天至少來這裡吃一頓飯,在他的帶動下,左鄰右舍的五名老人都成了這裡的常客。
崔立同介紹,為了滿足老人多元化需求,從今年開始,該「父母食堂」推出馬蹄獅子頭、白灼板藍根、小炒野山菌等降血壓、血脂,口味獨特的新菜,擴大了老人的選擇範圍。「我們每個季節、節氣都會推出新菜,老人們可以打一點嘗嘗,愛吃再多打,同樣不會浪費,來就餐的老人們都很滿意。」(張驁/文 方非/攝)

梅蘭芳紀念館重新開放
四大名旦同台戲單等首次展出

梅蘭芳紀念館舊居主體修繕完成,日前重新開放。梅蘭芳自訂起居時間表、梅蘭芳藏中外唱片目錄、四大名旦同台的堂會演出戲單等首次展出。
作為重張重頭戲,常設展覽《最美奮鬥者——梅蘭芳藝術人生展》設3個展廳,展出近200幅圖片和85件(套)實物。

梅蘭芳紀念館舊居主體修繕暨常設展陳提升後重張開放。

展廳裡,梅蘭芳的集郵冊、四大名旦同台的堂會演出戲單、刊載梅蘭芳去世消息的剪報以及1986年10月2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載的梅蘭芳紀念館開館消息的剪報等文物文獻,均為首次展出。東西廂房展廳則分別以「台前·舞台形象」「幕後·藝術生活」為主題,將梅蘭芳舞台上的形象和生活中的意趣對應陳列。
西跨院是新開闢的展陳空間,專題展覽《梅苑丹青——紀念梅蘭芳誕辰130週年美術展》已經開放,展出34件(套)展品,以梅蘭芳的書畫創作及收藏歷程,展現其「戲畫相融相生」的創新精神。
重張後的紀念館開放場地擴大了,展出文物藏品也進一步增多。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紀念館最大程度保留了梅蘭芳舊居的傳統風貌。
舊居東耳房以梅蘭芳經典唱段等營造了視聽空間,西耳房通過電子穿戴設備、面部融合等多媒體互動裝置提供了沉浸互動體驗空間,吸引更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走近梅派藝術,感受中華傳統戲曲藝術魅力。(劉冕/文 安旭東/攝)

手提信號燈、泛黃火車票、老式火車鑰匙
老物件講述中國鐵路發展歷程

一邊是「老掉牙」的手提鐵路信號燈、充滿歲月痕跡的老火車票,一邊是栩栩如生的內燃動車組紙制模型、鐵路線上的AI生成高鐵圖像……日前,西城區京鐵和園社區服務站一樓展廳內,千餘件珍貴的火車老物件、文創產品、照片畫作現場展出,吸引各地的鐵路收藏家、火車迷慕名而來,老中青三代車迷共話鐵路發展。

陳福漢與車迷互動。

這是2024年北京國際設計周「行動設計」之「交通強國、魅力鐵路」主題展覽。展覽現場,老物件大多來自老一輩鐵路收藏家的個人珍藏。翻開一本收藏冊,一排排上世紀的卡片客票標注著票價、座次、出發地和目的地,收藏者們講述著一段段旅途故事,追憶舊時光。收藏冊裡,車站給列車上開水的收據勾起了老車迷的塵封回憶。老式火車鑰匙、印有機車工廠名稱的搪瓷杯也引起了很多參觀者的興趣。

老車票、老票據。

對火車感興趣的不只老人,很多青年學生車迷也來到現場打卡。中國收藏家協會鐵路文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趙向紅說,許多年輕人是火車迷,有人能把機車型號背得滾瓜爛熟。「為了給他們搭建舞台,這次展出的攝影、繪畫作品,全部由年輕的火車迷拍攝、繪製。」現場,數十幅火車畫作鋪設成的「臉譜牆」,這些畫由青年火車畫師苗雨完成。現場有不少人對著牆上的火車,挨個兒辨認火車型號。

老式火車鑰匙、老搪瓷杯。

可操作、會冒煙、能鳴笛……人氣最火爆的要數「唐山上游」景區小火車了,這列小火車不久前從內蒙古烏蘭布統草原運回北京,很多小朋友都登上這個機車模型,扮演了一把「火車司機」。(鬍子傲 李航/文 徐方琛/攝)

喚醒京張記憶
社區變身露天博物館
近日,2024北京國際設計周「行動設計」主題沙龍暨「尋憶京張」鐵路文化博物館社區展覽在西城區廣外街道京鐵和園社區舉行。經過設計改造,社區變身露天博物館,43個鐵路元素融入社區景觀,打造特色場景,講述鐵路故事,喚醒居民對京張鐵路的珍貴回憶。

漫步社區,共有43個鐵路元素散佈於各個角落。

步入社區5號樓南側小廣場,牆上一面巨大的記憶地圖映入眼簾。地圖的上半部分是小區的平面圖,下半部分則是廣安門車站的歷史場景。原來,社區就坐落在京張鐵路第一站——廣安門車站旁,是在車站的貨場遺址上建成,許多居民也是鐵路系統的老職工。「雖然這段鐵路早就廢線、拆除了,但咱們這片土地上關於京張鐵路的歷史文化記憶不應該被抹去。」社區相關負責人程子夏說。
在記憶地圖上,歷史場景與場地現狀相互融合,直觀展示社區的「前世今生」。地圖還標示出小區內鐵路文化記憶博物館的參觀路線,並在左下角設置了交互科普裝置,居民只要拿起手機在「鐵路故事播放台」上進行掃碼配對,就能通過視聽互動的形式,詳細瞭解京張鐵路的歷史與文化。視頻中的講解員全部來自社區內的退休鐵路職工。
漫步社區,共有43個鐵路元素散佈於各個角落,成為這座露天博物館中的「展品」。例如,路旁草坪中有不少小巧的水泥枕軌,掃瞄枕軌上的二維碼,可以瞭解與鐵路相關的藏品、故事。枕軌上還安裝了太陽能照明燈,點綴夜晚環境。小區的路牌則被設計成鐵路標樁的樣式,便於老人識別,又凸顯鐵路特色。
社區一處閒置的空地被打造成互助花園,長達42.8米的主題牆繪融合了軌道、火車、信號燈等元素,以軌道為主線,一端連接舊式蒸汽機車,另一端延伸至復興號高鐵,宛如過去與當下的對話。(陳雪檸)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