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故里】一個坐南朝北的魯東地標——聚焦山東煙台天后行宮

【「國保」檔案】
煙台福建會館,又稱天后行宮,自清光緒十年(1884年)動工,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建成。現存兩進院落,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有門廳、戲台、山門、大殿等。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保碑

中華大地上,有一條文化脈絡,從「孔孟之鄉、鄒魯聖地」山東向南延展,在東南沿海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稱的莆田留下了深刻印記。
自宋代以來,發祥於莆田的媽祖文化,一路向北傳播至山東,來到煙台,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深遠影響。當地留存有福建會館(天后行宮)等媽祖宮廟。

煙台市中心原有一座俗稱「大廟」的媽祖廟,目前存有戲台。

北方十分罕見的閩式古建

煙台地處山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渤海。記者參觀煙台市博物館瞭解到,古時候,煙台就是一處重要港口。明代,為加強海防,築烽火台,又稱「狼煙台」,煙台由此而得名。1861年,煙台開埠,率先成為山東對外通商口岸。
「特別是煙台開埠後,包括莆商在內的大量福建商人、船幫來到煙台從事商貿活動。他們想在這修一處福建會館,並作為媽祖廟,既可以實現同鄉交流,又能實現拜媽祖的心願。於是,他們紛紛捐資建起這座天后行宮。」煙台市博物館副館長王金定說。
天后行宮於1884年開建,至1906年落成,緣何耗時22年?原來,建造所用的木石構件先在福建采制、雕刻好後,再一船船運到煙台組裝起來,因此耗時費力,時稱「魯東第一工程」,形成了北方罕見的福建風格古建築群。

雕刻精美是煙台天后行宮的特點,尤以山門的雕刻最為精巧。

天后行宮位於市中心,南臨「煙台第一街」南大街,周邊萬達廣場等高樓林立。步入天后行宮,頓感幽靜。通過地圖App測距,其與海岸線的直線距離不到1公里。講解員介紹,建造者考慮到煙台北面靠海,媽祖是海神,因此造就了「坐南朝北」的特殊格局。
置身天后行宮,精美雕刻吸引眼球。尤以山門的雕刻最為繁複,僅人物就有近500個。著名古建築學者羅哲文讚歎這是一座建築雕刻藝術的寶庫。
大殿正門上方掛著「天后聖母殿」匾,為藝術大師李苦禪的手跡。1993年,著名作家金庸參觀並題詞「文物之邦在人而不在物也」。2013年,煙台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天后行宮是其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

天后行宮楹聯有「湄島」「湄渚」「丹荔」等莆田元素。
天后行宮楹聯有「湄島」「湄渚」「丹荔」等莆田元素。2

「世紀老人」冰心的媽祖情緣

記者通過多方採訪發現,文學大家、福建人冰心與煙台天后行宮、與媽祖有著深厚的情緣。
1903年,冰心的父親謝葆璋受命在煙台創辦海軍學堂,年僅3歲的冰心來到煙台生活。她在這度過了8年時光,時常到天后行宮。記者查閱冰心文集發現,天后行宮被她寫入《我的童年》《海戀》等作品。

著名作家金庸參觀時的題詞。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顧問朱合浦說,冰心在回憶錄提到「海軍中福建人居多,每次我隨父親到軍艦上訪友時,軍艦上的水兵,往往把我帶到他們的房艙裡去參拜媽祖」,「我很為我們中國有一位『海的女神』而且她還是福建人而感到自豪」。
1963年冬,時任煙台市博物館館長的宋玉娥來到冰心家。年過花甲的冰心急切地打聽:「當年的福建會館怎麼樣了?」聽到「保護得很好」時,冰心激動了,突然捧住宋玉娥的臉,深情吻了一下。
冰心與媽祖的故事在延續。1992年,原郵電部發行《媽祖》郵票,冰心為郵票紀念封題字「護海女神」。1994年,一座高16.83米的媽祖石像立在廣東汕尾的鳳山頂,石像旁有石刻「天后聖母」四字,為冰心所題。

遊客在天后行宮內參觀。

煙台城市起源的重要標識

媽祖宮廟落戶煙台後,媽祖文化融入當地人的生活,並對煙台城市的興建產生重要影響。
距離煙台天后行宮不遠處,原有一座建於明代的媽祖廟,俗稱「大廟」;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擴建為三進院落。上世紀70年代中期,大廟被拆除。目前,存有一座戲台,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以前,由於香火旺、人氣聚、商氣匯,以大廟為中心,周邊出現了菜市、面市、魚市等10余條集市街道,組成街巷網絡。記者順著戲台周邊徒步數公里,找尋到「菜市街」「面市街」等路牌,這些街名沿用至今。
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大廟周邊有商號千餘家。近代,瑞蚨祥、生生堂等老字號選址於此。
大廟儼然成了文化和商業中心。1901年,煙台八大商家發起成立商會,會址設在大廟南廳。辛亥革命後,大廟又成為「金融中心」——金銀交易議價市場,每天清晨,各商號均要派人前去取當日「以金銀易銅錢、以金銀易銀元的標準比價」,回店按標價經營。
「煙台城市的雛形就是從大廟開始的,漸漸形成街市。大廟是煙台城市的一個起點,寄托了煙台人的眾多情感。」煙台市芝罘歷史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曲德順說,以前,大廟這一片有個動人的名字叫「海上」,之後還有「煙台街」「煙台大街」等稱呼,再後來正式命名為「北大街」。人們都喜歡來這逛逛街、拜媽祖。當地漁民出海時,會把願船(船的模型)供在這,祈平安。「我母親小時候特別喜歡到這玩,因為有集市,有船模。」
「大廟對後來煙台城市的形成影響非常大。」山東省海峽兩岸媽祖文化協會副會長潘立超提到,去年他在煙台初旺村走訪時,瞭解到當地有國家級非遺漁燈節,一打聽,果然漁燈節主要是祭拜媽祖,村裡曾有媽祖廟,可見媽祖文化在煙台傳播之廣。他和煙台多位熱心人士正策劃煙台媽祖文化藝術展,講好煙台「因廟興城」故事,弘揚媽祖文化。
2023年,煙台成為北方首個GDP過萬億元的地級市,港口貨物吞吐量躋身全球沿海港口前十。在神奇的北緯37度線,黃渤海之濱,媽祖宮廟見證著煙台揚帆遠航、向海而興。

【延伸閱讀】莆商熱心辦媽祖文化節
天后行宮楹聯眾多,從中可找尋到其與莆田的淵源。戲台石柱的楹聯有「鄒魯海濱」四個字,山門、大殿前的楹聯有「湄島」「湄渚」「丹荔」等字眼,均體現了莆田元素。
2013年,煙台市莆田商會成立,將會址設在天后行宮。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元新說,在煙台市中心有這麼一座宏偉的天后行宮,作為莆商,他們為之驕傲。2014年,他們從湄洲媽祖祖廟分靈了一尊媽祖像,供奉在天后行宮大殿內。每逢媽祖誕辰日,商會積極參與舉辦煙台市媽祖文化節。
煙台市台資企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葉日煌說,2023年12月協會從這裡請了9尊媽祖像,到台灣參加八天七夜的繞境祈福活動。 2024年媽祖誕辰日,協會首次與莆田商會聯動,參與舉辦煙台市媽祖文化節,共同把媽祖文化發揚光大。

本版文圖:湄洲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金山 鄭已東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