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個中國國家大科學裝置在泉州開建

12月7日,作為福建省首個中國國家大科學裝置,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泉州站在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工人文化宮啟動建設。此舉意味著中國唯一服務於海絲沿線的時間總部——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建設邁出最關鍵一步。
“在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中,泉州站是華南光纖環線的重要節點,建成後,泉州的標準時間準確度將優於100皮秒,可為東南沿海地區、臺灣海峽兩岸提供更精密的授時服務,意義重大!”特地來泉參與啟動儀式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如是說。據瞭解,泉州站的建設,將使時間頻率傳遞穩定度達到E—19量級,讓泉州授時精度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後期建設的“共時塔”,則將使我國以長波授時方式覆蓋臺灣海峽及臺灣島,發播我國標準時間,“兩岸天涯共此時”。
高精度時間在無人駕駛、物流直送、溯源認證、智慧製造、應用服務等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同樣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空間。當下,泉州正以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為核心,致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空科創基地,首批5家企業已入駐並投入運營。從事北鬥技術應用開發的泉州市申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我們已經與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展開合作,在解決運營商技術難題方面取得突破。”董事長歐陽惠蓉表示,入駐時空科創基地可以滿足企業在技術研發中對高精度時間的追求,使企業真正擁有核心競爭力。
作者 王樹帆 陳林森 陳起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