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專刊】漢家發祥地 中華聚寶盆 漢中被譽為「天府之國」

【記者蔡叔涓報導】在陜西省除了省會西安文物薈萃不能不看,漢中市也是值得一遊的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市自古稱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之稱,又被稱譽為「天府之國」、「魚米之鄉」。
早在商朝時期,這裡就有了人類生息勞作的身影,在以後的歷史中,漢中又一度成為兵家爭戰之地,如劉邦、諸葛亮等都以漢中作為軍事基地。秦朝末年,各股政治勢力角逐中國大地,鴻門宴之後,劉邦向項羽稱臣,項羽封其為漢王,《史記》中記載,劉邦頗為失落,謀士蕭何勸慰:「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劉邦在漢中時期韜光養晦,採用張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策略,拜韓信為大將,後突襲拿下三秦地區,和項羽一爭高低,史稱「楚漢之爭」。

天漢文化公園

西元前206年,漢王劉邦以漢中為發祥地,築壇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成就了漢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文化等稱謂就一脈相承至今。
然後,到了三國時期,漢中是魏蜀兩國兵戎相見的主戰場,老將黃忠在漢中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驍將趙雲漢水之濱大敗曹軍,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一代名相諸葛亮在漢中屯兵8年,度過了他一生最為嘔心瀝血的歲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最終歸葬定軍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稱為「天下第一武侯祠」。
在地理位置上,漢中位於陝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與甘肅、四川毗鄰,中國古代稱為「江淮河漢」四大河流之一的漢江,流經漢中、安康和荊襄大地,匯入長江,成為長江最長、最大支流。

天漢長街-鹮喜文創市集
天漢長街-鹮喜文創市集

漢中全市轄11個縣區,景色秀麗,氣候溫和、濕潤,自古以來,就是連接西北與西南、東南的通道和輻射川陝甘鄂的主要物資、資訊集散地之一。被譽為「地球同一緯度生態環境最好的區域」。形成了植物南北共生的特點和生物種群的多樣性,素有「生物資源寶庫」、「天然物種基因庫」之稱。
漢中大自然資源豐富,野生動物有280多種,包括:列為大陸國家和省級保護的珍稀動物有大熊貓、朱䴉、金絲猴、羚牛等42種,尤其是漢中獨有的世界珍禽朱䴉現已繁育到260餘隻。
漢中也是大陸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漢文化的發祥地,早在西元前400年以前,漢中就已設郡,迄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著名的歷史文化古跡有古漢台、拜將壇、張良廟、蔡倫墓、武侯墓、古褒斜棧道、石門十三品、靈崖寺摩崖石刻等,是兩漢、三國旅遊熱線,聞名的武侯墓、褒斜道石門及其石刻,和自然景觀的:南湖、紅寺湖、南沙河、天台山、午子山等7處陝西省級風景名勝區。
每當百花盛開,白鷺飛翔,行走在漢江濕地公園,人在水上走,景隨腳步移,祥和而安逸,恬淡而幸福;白雪皚皚時,在漢江濕地公園還能見到遠道而來「做客」的紅嘴鷗,這個美麗的城市正向各地民眾招手。

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漢中興漢生態旅遊示範區漢文化建設項目於2012年經陝西省發改委批准立項,是財政部、原文化部重點扶持的文化建設項目和原國家旅遊局優秀旅遊目的地推薦項目,是陝西省「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全省首批文化產業示範園區,也是漢中市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重大項目。
項目位於漢中市中心城區北片區,與西成高鐵漢中站北出口無縫銜接。規劃區總面積27.7平方公里;規劃人口規模25-30萬人。

漢人老家街
漢人老家街

項目依托漢文化和漢中生態優勢,立足「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圍繞漢中「三市」建設和「四個在漢中」品牌戰略目標,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生產發展、生活幸福、生態美好「三生」融合發展,按照「大漢、大綠、大水、大美」的總體思路,以建設世界漢文化生態旅遊目的地和世界漢文化傳播聚集區為引領,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品質運營,著力建設文化旅遊度假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高新創意產業聚集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教、宜養」的產城人融合發展幸福新城。
興漢新區項目2012年啟動,2015年全面開工建設。目前,新區一級土地市場整理已完成80%以上,道路、橋樑、管網、水系等公益、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已基本完成,四大安置區已建成投用,核心旅遊板塊興漢勝境已成為區域旅遊網紅打卡地,以興漢三甲醫院和兩大康養社區為支撐的大健康產業有序推進,以「兩街」和中央商業大街為主的商圈逐步建成投用,以北師大漢中學校為依托的大教育產業已全面啟動,北師大漢中實驗學校已於9月15日順利開學。新區已具備二級產業開發條件。

漢中茶園

漢中茶產業蓬勃發展

茶產業是漢中市農業優勢特色主導產業。近年來,在省市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市茶產業在基地規模、加工水平、品牌建設、助農增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截止2020年底,全市茶園面積129.95萬畝,茶葉產量6.12萬噸,一產產值83.86億元。2010年以來,全市無性系良種茶園每年以5—8萬畝的速度增加,2020年已達53.89萬畝,佔到茶園總面積的41%。全市30萬畝以上的基地縣1個、20萬畝左右的基地縣3個、10萬畝以上的基地縣2個;萬畝以上的基地鎮41個。
漢中市已整合形成「漢中仙毫」、「漢中紅」、「漢中炒青」、「漢中毛尖」、「漢中茯茶」五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其中「漢中仙毫」和「漢中紅」多次榮獲國際國內多項金獎。2021年,「漢中仙毫」品牌價值達32.94億元,位居全國區域公用品牌前列。
隨著產業的發展,茶園休閒觀光、茶葉采制體驗、茶園民宿、茶文化展示等新型業態迅速發展,茶產業由一產獨大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轉變。全市累計建成西鄉江榜茗園、東裕茶葉養生谷、峽口茶葉特色小鎮、城固山花茶舍、寧強千山玉皇觀、青木川瞿家大院、南鄭羅帳嶺、勉縣小河廟、鎮巴觀雲山、大橋樑等20多個茶旅體驗示範點。

張良廟博物館

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漢高祖劉邦的開國謀士張良的祠廟,也是道教十洞天的第三洞天,由張良第十代玄孫漢中王張魯為紀念先祖之功德而修建,後在明朝萬曆年間潘一良道長帶領下遷移至此,經歷代重修和擴建,逐漸形成現在所見的宏偉廟宇群。


張良廟地處秦嶺南麓腹地的紫柏山下留侯鎮,位於留壩縣西北13公里處的廟檯子村,處於紫柏山、鳳凰山、青龍山、葦陀山、柴關嶺五山環抱,紫金河、葦陀河二水夾流之間,有古建殿、堂、閣、亭、廊、榭等院落9重,大小房舍201間,摩崖石刻50塊,碑題42石,楹聯48幅,錦匾53塊,館藏文物181件套,是我國古代建築群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研究秦漢歷史的珍貴文化遺產。
張良功成退隱,曾在留壩縣紫柏山中跟隨赤松子隱居修道,據碑文記載「盛於宋而極於明,名與蓬峨並崇」,張良廟遂成為全國道教著名的十洞天之「第三洞天」。

勉縣武侯祠內文物豐富

陝西勉縣武侯祠是紀念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蜀相諸葛亮的祭祀祠廟。位於陝西勉縣城西3公里處的108國道邊。始建於蜀漢景耀六年(263),是全國眾多武侯祠當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皇帝(蜀後主劉禪)下詔修建的祠廟,故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稱。


勉縣武祠內文物豐富,匾聯層層,碑石林立,古樹名木甚多。現有漢以來各時代碑刻91通、匾聯62方(副),其他遺存館藏文物65件,古樹名木35株。在這眾多的文物當中,唐貞元十一年(795)由沈迥撰文,元錫書丹並刻立的《蜀丞相諸葛忠武侯新廟碑銘並序》碑(簡稱《唐碑》)、嘉慶八年皇帝顒琰御書的《忠貫雲霄》、晉代石琴、古柏及旱蓮最為珍貴。其中《唐碑》因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極高於1979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書法藝術名碑」,古柏經北京林學院專家測定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旱蓮被證實為世界稀有花樹,樹齡400餘年。整個祠廟古柏參天,枝柯茂密,暗香浮動,環境幽雅,融建築、園林、雕刻、繪畫、書法、文學於一體,是陝南重點旅遊佳地。

洋縣有機產業發展 品牌特色具優勢

里,人口44萬,位於漢中盆地東緣,地處中國南北氣候地理分界線,受秦嶺巴山呵護、漢江滋養,被譽為地球上同緯度生態環境最好的地方。洋縣川、丘、山地形兼具,中部為千百萬年秦嶺洪積物堆積平原,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南、北部和東部丘陵山區青山環抱,綠水環繞,生態多樣性突出。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縣內流徑84公里,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境內森林覆蓋率68.9%,建有朱䴉和長青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秦嶺四寶——朱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齊聚境內,「洋縣黑米」和「洋縣紅米」、「洋縣紅薯」是大自然的饋贈,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洋縣是是世界四大發明––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封地 和墓祠所在地,「胸有成竹」的歷史典故出自洋縣。長青華陽、朱䴉梨園、蔡倫墓祠、金沙湖四大旅遊景區深受國內外朋友的喜愛和嚮往。發展有機產業的條件得天獨厚、無與倫比。
洋縣是有機產品認證的踐行者,也是發展有機產業、打造朱䴉品牌的受益者。近年來,洋縣以有機產業為引領,大力發展「米、果、藥、菌、畜」五大主導產業,已發展有機稻米、酒類食品、薯類食品、果品、中藥材等有機生產企業35戶,認證有機產品15大類85種,建設有機認證基地14.42萬畝。
洋縣有機產品「品種多、門類全、地域特色鮮明」,「朱䴉、有機、地理標誌保護、中華老字號」四大地域品牌特色優勢明顯,其中朱䴉牌有機黑谷酒已遠銷港澳台地區,出口到日本、美國;有機五彩米、菜籽油、銀杏保健食品等產品已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有機紅薯粉條、黃酒、黑米醋、魔芋食品、香菇、木耳等有機產品已銷往沿海發達城市。「有機」已經成為洋縣的靚麗名片和形象代言,有機產業正在成為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引擎。
在今後的發展中,洋縣將致力打造全國知名的有機食藥產品供給基地、中國最大的黑色有機食品基地、西北地區最大的有機工業集群和有機產品集散中心。

漢中麵皮與真空袋裝面皮(攝影:錢宏強)

特色傳統小吃 漢中米麵皮

漢中麵皮自古被稱為漢中名小吃「三絕之一」(麵皮、菜豆腐、漿水麵)。漢中麵皮發源於三國時期的城固上元觀,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漢中民眾傳統手工技藝的典型代表。口感麻辣香醇的漢中麵皮常與酸香清爽的菜豆腐搭配食用,被稱為「漢中料理」。

漢中麵皮大賽現場(攝影:羅漢濤)

漢中盆地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水系發達,物產豐饒,民風淳厚,自古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譽。勤勞聰慧的漢中人民早在秦漢時期已經廣泛使用麵粉為原料蒸製麵皮,用秦巴山地特產小粒黃豆製作美食菜豆腐。公元前206年,楚漢相爭初期,處於軍事劣勢漢高祖劉邦來到漢中作了「漢中王」。「人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以後爭奪天下做準備,他以漢中為根據地,大興水利工程,將漢中打造成為米糧倉。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漢中三堰」即修建於此時。劉邦經常巡視封地,督促軍事練兵、水利興修、農業生產等適宜。一次,在城固縣原公鎮微服私訪時,在農戶家中嘗到以麵粉為原料蒸制而成的麵皮這一農家美食,並賜名「麵皮」。

菜豆腐(拍攝:袁衛東)

漢中麵皮食用方法眾多,最常見的是城固熱麵皮,以麻辣鮮香,爽滑勁道見長。又可炒麵皮、燴麵皮、裹麵皮、油炸麵皮。還有用西紅柿、泡菜汁、漿水菜汁、肉絲等原料燒炒成汁代替陳醋調拌麵皮的吃法。在當代,又創新出五色雜糧麵皮,深受群眾喜愛。漢中麵皮歷經歷代代民間傳承發展,已成為名揚華夏的中華名小吃。它原生態的製作工藝,濃郁的農耕文化、飲食文化氣息蘊含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價值。漢中麵皮製作方法古樸,口感清香、細膩、滑爽,至今仍是當地群眾日常生活、款待親朋所必須特色傳統小吃。對研究陝南漢中盆地的飲食文化、民俗風情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新聞推薦